学中医要注意什么?

中医是有境界的,不同的境界会有不同的风景。越研究中医,越认识到中医是无止境的,是有办法的。

中医是一门不同于数学和物理的科学。我们都是从数理化中学出来的,进入大学后开始接触中医。突然,我们觉得中医很不一样,甚至很特别。有的同学认为中医难学,有的同学认为中医很简单;有的同学觉得中医很抽象,有的同学觉得中医很有趣;有的同学说学中医没用,有的同学认为学中医很有用。种种不同其实反映了我们在中医研究中所处境界的不同。?

我的经验是,学习中医可以分为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掌握中医知识,第二个境界是培养中医思维,第三个境界是提升人生智慧。?

第一,掌握中医知识

准确掌握中医知识是学习中医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中医学习的第一境界。?

这里的中医知识主要包括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知识体系三个层次。准确掌握中医知识,就是要吃透中医学习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是透彻理解核心概念。

概念是学科语言表达的最基本单位。从中医中的一个原理,到中医的整个学术体系,都是建立在基本概念之上的。掌握这些概念,尤其是阴阳、五行、脏腑、气血、津液、病机、证候、天人合一等核心概念,举一反三,理清概念,辨证论治,是学好中医的重要前提。?

具体来说,要从两个方面注意:一是要严格把握核心概念的字面表达;二是全面理解核心概念的内涵。?

以阴阳为例:什么是阴阳?简单来说,就是太阳的背,太阳是太阳,太阳的背是阴。在此基础上,把温暖、向上、积极、主动称为阳,把寒冷、向下、消极、平静称为阴。?

生活是形式和精神的结合。尹和不仅代表了形式的层面,也代表了精神的层面。可以说,阴和完全表达了人体的健康状态。?

然后推断?一阴一阳就是道?。这里的阴阳不是指静态的阴阳,而是指阴阳、阴阳的动态循环变化。这种变化一直持续下去,没有利益停止,这就是道。也就是说,阴阳不是道,阴阳按照规律不断循环。?

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人是由天地之道而生的,人的健康和寿命也受天地之道的影响。要想健康长寿,就要把握一阴一阳,顺应天地规律。?

第二,掌握基本原理。

中医原理是中医知识的精华,在学习中要彻底掌握。有些同学认为通过记忆和背熟就掌握了基本原理,可以说是大错特错。

所谓对基本原理的掌握,至少要满足两个要求:一是有必要知道?为什么?,而且还知道这件事?那又怎样?即在熟记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要明白这个原理为什么是这样的;?

二是认识它?来龙?,而且还知道这件事?脉冲去除?即在理解为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这一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或启示,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以类比为例,上课是为了抓住* * * *的矛盾;比较是在总的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意象是《易》和《内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系词”说:?易,象也;大象也喜欢它。?从根本上说,中医就像医学,中医把图像运用到了极致。?

类比是一种非常聪明的理解方式。按照先贤们的理解,人是知识的主体,人可以主动地认识各种事物,但各种事物都是复杂的、变化的。如何把握它们的本质?历代先贤通过取类比较形象,从而掌握各种事物之间* * *相似的规律。这种认知方法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说明它是非常聪明的。?

从哪里?来龙?然后呢。脉冲去除?看到了:类比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可以很容易地把握事物的特点,为临床服务。但是,类比要选择,不能滥用。比如夏天要以火、心、噪、多动为主。那么临床治疗的所有多动症患儿都要从清心开始治疗,就是死在不知道辨证的句子下。?

第三,构建知识体系。

只有彻底理解了概念,掌握了原理,才能说掌握了中医知识。在此基础上,必须将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概念和原理进行整合,打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可以说是对中医知识的更好的把握。?

当然,中医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有时候,打通微观知识之间的联系甚至比构建宏观知识体系更重要。?

从宏观上看,天地一体。而且,中国的学问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和谐?。《内经》怎么说?天在我德,地在我灵,德薄而生也。?这个概念贯穿了中医的整个知识。想提高中药质量,什么时候用?人与自然的和谐?总结一下。如果你能这样想,你也能建立一套完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理论体系,并能概括中医中的所有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的框架内。?

微观上,每一个具体概念都是整个中医理论大厦的基石。所以每一个概念都要清晰明了,深刻把握其内涵和外延。?

比如说,?营地?用什么?谁啊。的概念?营地?指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具有生化气血、滋养全身的作用。?谁啊。指人体抵抗疾病和病原体入侵的能力。魏莹也是经脉的气血。水谷入胃,化气和血。骄狂者,行于脉外,命名为卫;见血者行于脉,住于营。对这些概念的深刻理解,不仅可以深刻认识脏腑六经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为临床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提高中医的质量。?

二,发展中医思维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指出:?不能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让知识变得生动而不是僵化,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

我们学了很多中医知识,这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利用它使它变得生动。学中医,用中医,在使用的过程中努力发展中医思维。这是中医学习的第二个境界。?

一、解释与诠释

我理解的中医思维是指我们有意识地运用中医的观点去思考生命健康的各种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换句话说,中医不仅仅是一门关于健康的知识,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知识。?

我们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中医的知识,所以要有意识地运用中医的知识去分析现实世界万物的变化活动。?

例如,秋天后树叶变黄。为什么?从中医分析,因为秋天有金气,阳气收敛。天地之间,阳气向下收敛,地面以上的阳气越来越少。受天地阴阳的影响,树的阳气下到根部,叶子的阳气减少,自然就变黄了。未来,太阳的精神会萎缩,叶子会枯萎脱落。这是自然和道的法则。?

道是低级的,中医也是。在生活中体验中医,随时可以享受中医。中医理论虽精妙,实践却极其接地气。这种药是我国人民最需要的。?

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是天地之灵所生。天地运行有其规律,规律即道。得道者存,失道者亡。中医包含天地之道,用天地之道来分析人的健康和疾病。所以我们可以用中医的理论来分析世间万物。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天地的变化而来,天地的变化也是可以用中医的理论推导出来的。学好中医就是掌握天地规律。

有人说你总是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生活的方方面面,你会误入歧途。我觉得只有这样才最符合中医的特点,因为中医是最接地气的医学。中医源于生活,当然也可以应用于生活。人出于天地之灵,人的生命健康与天地相关。中医是顺应天地之道的医学。是发挥中医的长处来解释生命和健康,而不仅仅是用中医治病。?

当然,中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日常饮食、起居、运动、情绪等等都与中医有关。中药不只是药店有,每个厨房都有,比如姜、葱、酒、醋、茶等等。?

中医不仅能让我们更健康,还能让我们感觉更舒服,让我们的生活更平和,更幸福。我个人体会到,越是研究中医,越是感叹道在其中!中医的方式很简单,平易近人,很好理解,每个人都可以学中医,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任何把中医当成空想的人,都不是真正的中医。?

可以说,以上的读解习惯和能力,是衡量和体现一个中医思维水平的重要方面。我们在学习中医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逐步养成运用中医的知识去解读和诠释世间万物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第二,反思与质疑。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源于我们对实践的质疑和对世界的思考。反思和质疑也应该成为中医思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习中医就是要树立永不满足现状的思维追求,增强思维探索的勇气,养成多问为什么的习惯。我们应该把中医的这种反思和质疑的思维运用到我们的日常学习(包括中医学习)、生活和临床工作中去。?

以《内经》第十九条为例。为什么?一切风坠晕,都归肝?然后呢。教材解释,各种表现为抽搐、头晕的风证,多为肝病。而且教材强调:都是翻译的:?一般多属?。这个解释一定有问题。我想问一下,古人说话很严谨,怎么会随便用呢?全部?这样百分百肯定的句子呢!?

深入思考后,我觉得教材解释有问题。这里的风应该是指六气当中的厥阴风木,因为这篇文章是专门讲六气的。这就可以完全解释了:六气中的风木异常变化所引起的全身颤抖、抽搐、头晕、嗜睡等症状,都与肝有关。?

比如说,?龙参加节日?根据教材,即治与调,特指肺助心治在调节气血津液脏腑生理功能中的作用。这个解释有问题。所谓?治理?应该是指调整人体以跟上天地变化的节奏。这个?节日?和节气意思一样。节日?类似于竹节,气很容易停滞在关节处,会导致生病。肺若能参加节日,则人气与天地之气相通,节气变化不影响健康。反之,节气变化容易生病。?

这样的反思和质疑,其实是思维的进一步升华。如果处处都能这样思考,那么学习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学习境界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我鼓励弟子做纯中医。我的理由是:越纯的中医,临床疗效越高,对生命的把握越深。生命本身是很复杂的,生命与世间万物都有联系,离开了中医的思考,我们无法深刻理解生命。从临床观察来看,中医不仅能治身体疾病,还能治心安神,使患者身心和谐,这一点没有中医思维是很难发现的。?

第三,提升生活智慧

对于我们中医来说,中医的整个理论体系就是一个由概念、原理、观点搭建起来的大楼。中医理论不仅可以指导临床实践,拯救生命,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我们的人生智慧。?

我学习和实践中医,也学习和实践中国传统文化。我的经验是,中医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把学到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内化为自己的人生智慧,即用学到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武装头脑,指导行动,把中医知识升华为人生智慧。?

一,快乐

聪明的人一定是快乐的人。另一方面,一个不快乐的人肯定没有多少智慧。为什么这么说??

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心能吗?有发现吗?安心不如安心,安心不如安心,安心不如安心。内心是基础,外部环境是标准。一个快乐的人自然是一个开朗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怨恨、愤怒和烦恼,这是智慧的表现。?

而且,学中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第一,因为中医内涵天地之道,学中医就是学道,道就是真理。为什么不每天学习真理呢?其次,因为中医是能治病的药,尤其擅长治疗急症,所以我在临床上总是用针灸来治疗急症,往往很神奇。这时,作为中医的幸福感油然而生;第三,中医有修养身心的大智慧。越是研究和实践中医,越是觉得中医真的好。每天离不开中医,也愿意每天提高修养。你每天都感到快乐。这种快乐是自然的,没有勉强,也没有做作。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不喜欢学习,或者没有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那么他一定是缺乏智慧的。?

学中医可能很难,也可能不难,但找到学中医的乐趣很重要,让学中医成为一种内在需求。?

有人觉得中医没意思。其实中医知识本身就是冷漠的,有趣的,无聊的。学习中医的乐趣很大程度上需要自己去体会。?

我是一名中医。我很努力的学习中医,思考中医,写中医,实践中医。我每天坚持中医,慢慢的我感受到了中医带来的快乐。当然,我也乐在其中,忘忧。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虽然学习中医,却拒绝深入中医,不愿意体验中医理论的精妙和中医的临床疗效,那么中医对他来说就不会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当然也就不会有幸福感。?

用什么?所以,那些让事物称之为心的人?比如中医认为心知天下,因为心主神明。那么,心统御神明的能力有极限吗?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实际上包含了大脑的功能。?

有资料显示,人的大脑利用率很低,人的智商潜力很大。有研究表明,人的潜在智商在2000左右,但人类只玩49到152。如果我们将这些信息与。所以,为物服务者,谓之心?当我们把这个知识点连接起来的时候,我们就会意识到我们有很大的内心潜力,我们要把它发挥出来。这样,理性甚至枯燥的中医知识就会变得很有趣,枯燥甚至无聊的中医学习也会立刻快乐起来。?

中医还是那个中医,有没有意思,其实还是看我们自己。我们学习中医是为了帮助自己发现快乐,越早发现越好,越深入越好。?

第二,智慧。

中医包含天地之道,是真理,是普遍的,是不变的。由此可见,中医是一门给人智慧的学问。但这并不意味着掌握中医知识就等于拥有智慧。?

只有把中医的知识内化为观察社会、反思人生、指导行动的个人素养,才能真正拥有中医赋予的智慧和灵性。所以学中医不仅仅是了解一些中医知识,更重要的是临床治病。学中医更多的是修身养性,提升精神境界,让自己更智慧的面对生活。?

作为一名中医,我很荣幸能研究中国最好的中医,也是最接地气的中医。学习中医多年,我的体会是,中医是取之不尽的精神矿。如果真的能开始探索,里面的智慧会很大。比如,天人合一才是真正关乎生命健康的真理;拿类比把各种生命和人类生命联系起来;这种把人看作一个有机生命体的整体观念是极其光辉的,是先贤们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

再者,中医的内涵是正义、道、大智慧,帮助我们提升身心修养。学习中医,一定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实践,不仅要用中医的理念治病,还要用中医的理念修身养性。学一个词就行,学一个词就行。坚持久了,就会看到好处。?

学习中医应该持什么态度?经过多年的思考,我得出的结论是?去哪?主要是。为什么要拜?因为这是圣贤传下来的大智慧,既有可以救死扶伤的医术,也有可以修身养性的知识。如果我们能对中医有一颗敬畏的心,那么学习中医的效率就会提高,头脑才能正,头脑才能安,学的东西才能入我心。尊重是平时的修身之道,也是学习中医的方法。?

如今,随着社会思想的改变,物质文明的普及,刚开始学中医的年轻人,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难免会感到困倦、迷茫,甚至暂时的失落。学习中医可以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平静和有安全感,让我们的人生目标更加明确,树立利人利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中医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坚定不移地追求中医,永不放弃。

学习中医可以帮助我们走出狭隘的自我,使我们的人生目的更加明确,同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所以,不要让中医学习成为自己的负担,而要让中医成为照亮我们前进道路的明灯。?

对我来说,中医不仅给了我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中医给了我一份工作?为民谋生,前车之鉴?我的自信,中医给了我健康,快乐,给了我人生的价值,给了我努力的方向。?

总结:

掌握中医知识,发展中医思维,提升人生智慧,是中医学习的三重境界。我的体会是,中医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中医的内涵是很深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感受和理解,不断地渗透到自己的血肉和情感中,最终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精神。?

为此,我建议年轻人选择中医专业。我的理由是:中医包含天地之道,这是真理。这辈子,要学会道理,走对方向;中医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中医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医对圣贤有大智慧,能给我们带来健康和快乐。中医让人心平气和,让人安心,让人不迷路。(董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