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学的特色

正如刘大年所说,“北方大学是解放区第一所院系比较全、规模比较大、比较正规的综合性大学。”当时学校设置了工、农、医、财、文化、教育、艺术、行政等七个学院和历史、金融两个研究室。两校合并时,北方大学有1000多名学生,此外还有700多人参加工作。

老赵曼贺子珍向记者介绍了当时各学院和研究室的简要情况:

行政学院成立之初1946。薄怀琦院长。医院位于邢台“新兵营”(现邢台一中)。学员来自区、乡党政干部,* * * 150余人。

理工学院成立于6月1946。该院首任院长是高太轩教授。同年8月,刘大年接任局长,65438年2月,陈伟士出任局长。我在邢台的时候,院址和学校系在同一家医院。后迁居山西,先后在潞城张庄、长治李村工作。回到邢台后,在“新兵营”里。工学院主要培养中级工程技术干部。教师大多是日本投降后“将官区”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少数是水平较高的专家教授。学生分为化工班、机械班、焦铁班、土木班,并设研究室。

农学院成立于1947年3月,校长乐大羽。设置畜牧兽医部、糖业部、经济植物部三个部门;附属于研究室。1947年6月长治成立一家兽医院,1948年3月成立七家兽医院。1948年,为防治动物鼠疫,建了血清厂。从65438年到0947年,在平顺和黎城采集了330多种药用植物和染料植物。制糖部门种植甜菜,建立实习糖厂,培训制糖技术人员。

医学院前身是18军1938年创办的野战卫生学校。抗战胜利后更名为晋冀鲁豫边区医学院,不久又转入北方大学医学院。钱新忠院长和刘合义主任。学生来自部队里的医务人员和当地的中学生,有400多人。学院重点培养一线医务人员。学院采用军队管理,军队编制。

财经学院成立于1946年8月,由边区财经学院合并而成。后迁至陕西,医院设在马厂,主任为梁·。学员来自新老解放区,文化程度较低,培养目标为一般财务干部。

文教院北方大学刚成立的时候,统称为预科,不是分校。6-9月1946叫教育学院。张翠忠导演。1946 6月10,教育学院改为文教学院。导演,导演张翠忠,其次是李。教育学院或文化教育学院设在学校部。1948年5月迁回邢台后,医院设在“新兵营”。

艺术学院65438+9月0946;在边区文联的协助下,北方大学成立了文艺研究室,由陈黄梅任主任。4月1947扩建为艺术学院。光伟然院长(张光年)。医院位于鹿城县张庄。迁回邢台后,医院设在河伯庙(现邢台大学旧址)。学院附属有艺术工厂,制作徽章和乐器,印制了30多万张领导人画像。

历史研究室建于1946年初。有8个历史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设立历史组。1946年7月,历史教师增加到5人,在范校长的指导下成立了历史研究小组,主要任务是编辑教材。1947暑假,在原历史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历史研究室,以范校长为主任。这个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在范校长的领导下修订《中国近代史》和《中国通史纲要》。

财经研究室1947成立于1年8月。张宇副主任。主要成员有肖谦、柯炳生、何照等。前三个月是学习的准备期,学习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各种财政政策,掌握统计知识和技能,到“基点村”调查,收集材料。后来成立了合作经济研究组和企业管理研究组。

当时的北方大学汇聚了一批名人、学者、名人,师资阵容强大。例如,中国第一位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历史的历史学家担任校长,还有历史学家商岳、刘大年、荣孟元和王。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经济学家黄松龄、著名农艺师乐天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家、人大代表、南京晓庄师范学院校长、著名《黄河大合唱》作词人光蔚然、画家陈黄梅、、罗等晋冀鲁豫边区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如、张百元、、张翠忠、孟等。另外,大部分行政领导干部,如副教务长、各学院的院长、主任甚至书记,都有业务领导能力,也可以兼课。

北方大学的干部职工来自几个方面。从延安出发,乐天宇、尹达、荣梦圆、陈伟士、龚古金、秦思平第一。有的是从晋冀鲁豫边区党政机关调过来的,如、张百元、梁、、孟。有的是从野战军调过来的,比如王楠、郭谦恒。也有蒋介石地区的人冲破重重封锁,如王金弟、、谢、王凡、贾、等。还应该特别提到韩丁和韩阳,两位著名的美国朋友。抗战胜利后,他们在联合国救济署工作。因为同情中国革命,他们于1947来到北方大学农学院工作,韩丁试用了“开山犁”。韩阳正在农场进行家畜人工授精试验。他们都为中国农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增进中美友谊做出了不懈努力。

北方大学的学生约70%来自解放区,30%来自蒋介石地区。学生籍贯几乎覆盖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其中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四省最多。东南亚国家的华侨也来这里。

解放区的学生包括地方和军队的干部以及青年学生。赵子珍说,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爱国青年“誓死不为亡国奴服务”,冲破日伪的重重封锁,奔向“大后方”(蒋介石区域)。经过几年的流亡生活,他们与社会有了更多的接触,深刻理解了人民的疾苦,亲眼看到了国民党反动腐朽的统治,所以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抗战后期,“大后方”学生运动蓬勃发展。在地下党的领导和教育下,许多青年学生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有了清醒的认识,积极追求光明。他们中的许多人冒着生命危险,通过18军办公室或中央城市工作部的介绍,越过敌人的封锁来到北方大学。赵子珍说,他先是从被日本占领的山东烟台老家迁到“大后方”,后通过地下党的介绍和保护到达北方大学,而他的爱人高翔则从昆明迁到北方大学。在赵子珍的记忆中,在整个北大办学过程中,总的指导思想是为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各类专门人才,为革命和建设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范文澜校长曾在全校大会上强调,“来自客观实际并被实践证明了的理论,才是最正确最科学的真理。因此,我们所说的应该是对边区建设有实际意义的课程。应该从边区、中国和全世界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教材的内容,以免脱离实际。”“不能关起门来上课学习,要有计划地去相关地方实习。”“学校的课程是以实际材料为基础的,但社会的实际情况经常变化。学生今后使用时,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来使用,以便与新的实际相结合。”总之,“只有用正确的人民立场、群众观点和科学方法。分析客观实际现象,提升为理论。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到实际行动中。行动的结果是继续丰富和发展理论的内容,这是理论和实践的真正联系。”

农学院根据边区发展糖业的迫切需要,设立糖业系,建立糖厂,大力培养制糖人才,以打破国民党的封锁,解决边区军民的用糖问题。为了解决边区农业生产和战争中畜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学院成立了畜牧系。由研究生、糖系、畜牧系学生组成的农村技术教育工作队,分赴太行、太岳,设立17工作站。鉴于边区和部队需要大量文教干部的问题,把教育学院改为文教学院。这改变了旧的教育制度理论脱离实际,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人才与推广新技术相结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促进边疆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弊端。

各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密切关注当时边区建设和战争的现实。如果学院普遍重视时事政策教育,学院领导经常做情况报告。组织时事研讨会。同时,注意加强革命基本理论的学习。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和中国生产党等。各部门的专业课也要结合形势发展和地方需要。医学院组团到各野战医院、后方医院调研,了解他们必要的、急需的知识,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安排。

在教学方面。还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如果说政治经济学,就补充大家关心的边区发展合作经济;在太行山上,它将补充太行地区的经济问题。

为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师生们还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调查。比如赵子珍所在的文教学院在研究剩余价值理论时,组织学生参观石圪节煤矿井下,请老工人讲述旧社会资本家是如何剥削工人的。在学习了《中国革命问题》和分析了农村各阶级的情况后,我们深入农村进行阶级调查,参加农民申诉会,参加土改工作队,接触实际的阶级斗争,在实际斗争中提高阶级觉悟,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

教育方法要结合实际。北方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年龄各异(20-24岁占57%,20岁以下占24%。25岁以上到30岁以上的人接近20%);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从高中到初中,再到大学和留学生。体验也不一样,有青年学生,有党政军基层干部,也有来自蒋介石区域的员工和记者。北方大学注意到了这种情况,教育方式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在学习方法上,有讲座、自学、集体讨论(互助小组讨论、大组或班级讨论)、总结(个人总结、领导总结)等方式。

参加革命实践是北方大学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946年,中央发出五四指示后,北方大学利用暑假组织“北大翻身大队”赴邢台市、南和县、任县等地参加土改。赵子珍老人回忆说,大家下去之前,在行政学院集中学习土改政策,边界民主运动部长聂震作了土改报告,大家热烈讨论。赵子珍被分配到南和县。当时斗争复杂,民兵暗中站岗,保护工作队员的安全。在实践中,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了被压迫和剥削的人民的苦难,加深了与劳动人民的感情。当工作告一段落,离开村子的时候,翻身的人把食物摆在街道两旁,依依不舍。大家深深体会到农民翻身后的喜悦,也深深体会到谁得到人民的支持谁就赢了。回忆起在北大读书的日子,赵子珍特别激动,一些难忘的小事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

当时的物质生活比较艰苦。学生的供应标准是每人每天三钱油、三钱盐、少许白面粉和主要是小米饭。刚去太行山的时候,一天三顿米饭和山药蛋,还有时间吃山药蛋。太行山上的冬天,天气非常寒冷。大家都在院子里吃饭。开始几口是热的,然后就变凉了。最后把碗里的米粒全部吃成小冰粒。南方的同学冷的受不了,手指都冻弯了。早上有同学用冷水洗脸,敲敲冰面,舀出一杯水。他们的手冻得很硬,但没有人抱怨。那时候,干部、老师、学生一起过着供应系统的艰苦生活。在学校搬迁和农村土地改革的过程中,干部和学生都在徒步行进。领导干部不骑马,不推车,走在队伍前面。500多岁的文教学院院长张宗麟也精神抖擞,步履铿锵,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们。在他的鼓励下,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加快了进度。

物质条件的艰苦并没有影响学生们学习知识、报效祖国的决心。同学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交流思想,政治上互相关心,生活上互相照顾。如果你在学习中有什么困难的问题,你通常会在一个互助小组中解决。如果谁心里有疙瘩,他的同学就会找他谈话,帮他解开。同学生病,总有人把生病的饭送到床边,体贴又安慰。

领导也很照顾同学。赵子珍一行13名青年学生从将官区到达北方大学时,范文澜校长亲自迎接,讲了当时的情况和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亲切地问我们是不是生活习惯不习惯,一路上吃苦。他们刚在北大安顿下来,就有一位穿着旧衣服的老人来到住处询问冷暖,并帮他们从总务处拿了一个水壶,亲自给他们送来开水。后来,赵子珍才知道,这个看似看门的,是教育所所长张翠忠。他经常去宿舍看望学生。当他得知学生们有限的差旅费都用在路上时,他向总经理借了一些零花钱。看到他们只有一床薄被子,就给了他们一条床单。这些事情虽然不大,但却给了赵子珍和其他刚到解放区的青年学生革命家庭的温暖,也从这些领导同志身上看到了* * *生产党关心爱护青年学生的可贵作风。

在艰苦的生活中,学生们学习紧张,精神很好。歌声到处回荡。那时候,大家都喜欢唱解放区的天,我们在太行山上,延安颂歌,南泥湾,游击队之歌,还有一些弹得很好的苏联革命歌曲。文教院还编了院歌。每逢重大节日,艺术学院和北大艺术团都会表演文艺节目。当时文化体育设备少,我们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开展活动。冬天去村子附近的大水坑里滑冰。南方的学生不会滑冰,北方的学生手把手教他们。记得有一天,有一个台湾省的同学。我刚从溜冰场上摔下来,摔断了两颗门牙。他不仅没有气馁,还说这是一个有意义的纪念。擦干血再练。

在北方大学的作息时间,我们早上6点起床,只要集合哨一响,大家就会迅速集合排队,在场上奔跑,跳秧歌。课间有人敲锣打鼓,学生们随着锣鼓声从房间里出来,扭秧歌。饭后,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在打谷场上、村道上谈心,谈学习、谈收获,解忧,谈革命理想。

为了尽可能减轻人民负担,学校发扬党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组织教职工和学生,利用学习休息时间开展生产劳动。北方大学在成立初期就成立了生产组织。在邢台,“新兵营”的广阔土地就是生产基地。学校迁到山西后,除了在村里耕种划拨给学校的土地,我们还利用学校院子内外的空地种菜。饭后,学生们三三两两地提着粪筐,互相交谈,同时收集粪便。生活充满了乐趣。不仅堆积了脂肪,还改变了以前很多人遇到拾粪人都会捂着鼻子绕道走的观念。通过生产劳动,不仅改变了学生的思想感情,也改善了大家的生活。一周可以吃几次白面豆腐两顿,蔬菜品种也比较多。自己养猪,春节吃肉也方便。改变了过去那种小米饭和山药蛋。这样既减轻了群众负担,支援了一线,又改善了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条件,真是一举两得。

除了农业生产,许多学生还学会了纺纱。一些学院也开发了织布机。一些女学生也在合作社工作,用当地的羊毛纺纱和织毛衣。学校还搞长途运输,学生参与运煤运粮。据统计,1947期间,全校生产折扣约2000万元(边币)。仅我们文教学院就收获了20多万斤蔬菜。

学校在提倡生产劳动的同时,也大力提倡节约开支,支援一线。很多同志把学校发的每人每月6斤小米的津贴省下来了,除了组织费。节约衣服鞋袜,也主动上交。行政学院只有123人,1947省下的津贴、鞋袜、衣服等物品将减少到210000多斤。在省钱前的动员会上,范校长公开说自己带头戒烟,当场砸碎了一个烟袋。我们把生活补助存起来发给公家后,没钱买牙粉就用盐水刷牙。如果你买不起肥皂,用灰色蔬菜或草木灰水代替肥皂。同学们不觉得苦,反而欢喜支援前线,安心为边区人民减负。北方大学虽然建校时间不长,但她继承和发扬了延安的革命传统,树立了优秀的革命校风。赵子珍老人回忆说,北大的校风是实事求是、团结友爱、艰苦朴素、活泼快乐,体现在学习、生活、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学习中,学校倡导民主作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耐心帮助他人,善于听取他们的正确意见。尤其是老师,总是能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虽然有些意见很尖锐,甚至刻薄,但老师可以虚心接受好的建议。有一次,一位著名的历史教授当众宣读了这本书,并附上了学生的笔记。其中一条评论写道:“老师讲课不生动,我本来对历史很感兴趣。听了你的话,我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看完之后引起笑声。老师当场说:对不起,我的发言很差,挫伤了这位同学的学习热情,感谢他提出尖锐的意见,帮我改正。老师这种诚恳的态度给赵子珍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使他在长期的工作中非常注意听取同志们的不同意见。

提倡自由思考,在学习中追求真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大部分都是通过自由辩论统一的。有时候大家意见不一致,各持己见,不同意,于是停止争论,进一步收集信息,研究文献,找到依据,然后组织讨论。当时无论是解放区的学生,还是蒋介石区的学生,都有很多模糊的认识。每个人都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来解决。经过讨论,这些问题甚至变红了脸。认识统一了,大家都觉得有收获,同时彼此的感情也加深了。

在生活问题上,我们也实事求是地对待学生的意见。办学初期,伙食标准不高,饭菜不干净,小米饭里经常有沙子。同学们意见很大,纷纷议论,在墙报上辩论。有人写道:先吃沙子,再吃路岐,再吃太行山。有人批评提意见的学生,说他们革命精神差,不能吃苦。范校长、秘书长等校领导认真地看着每一张墙报,同时露出了微笑。同时深入学生厨房了解情况,组织了一次审计。学校召开反腐会议。教务主任张百元在会上大声告诉学生:“一个腐败,一个腐败,就会使一个政党、一个干部从根子上烂掉。”这些话,几十年来,常常回荡在赵子珍的耳边。

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北方大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形成了一些新的特色,为创建新型大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特点是:以新中国建设为基点,既有地方性,又有全国性;校长负责,教师办学,学生自治,构成了民主集中制的新体制;发扬民主自由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新型的同志关系;教学实践与边境建设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以普及为主,提高为辅;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群众路线、集体组织相一致;教学与指导相结合,自学与辅导相结合;实事求是,艰苦朴素。这些特点反映了教育教学多方面的规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北方大学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活动中,初步奠定了现代科学知识和革命思想的基础,树立了为* * *生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革命理想。他们告别革命母校,走向广阔天地后,有的融入了解放军的洪流,很多人在战场上壮烈牺牲;还有的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人民事业做出贡献;有的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有的刻苦学习,刻苦实践,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其中涌现出一批成绩突出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