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在哪里?它来自哪个国家?
文莱是亚洲古代王国之一。8世纪建立王朝,15世纪成为强大的穆斯林王国。后来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逐渐削弱了苏丹国的统治力量,于1888年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906年,英国人被任命为政务院,为国家大事出谋划策。1959年,他们与英国谈判缔结新宪法,成为自治国家。英国负责文莱的外交、安全和防务。
1984 65438+10月1文莱获得完全独立,不久加入联合国,成为英联邦和东盟成员国。
文莱以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而闻名,这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国民收入为2.5万韩元(65438美元+0.48万美元),在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人口只有33.07万(1.999),其中马来穆斯林占绝大多数(67.4%);中国人口49300人,占总人口的14.9%,土著和其他人种占17.7%。马来人和华人和睦相处,互相扶持。
-
中国移民
文莱古称博尼国。宋元时期,文莱与中国有贸易往来,中国商人有经停文莱的记录。1972年,傅吾康在文莱发掘出一座南宋古墓碑。从墓碑上刻的字可以知道,墓碑竖立于1264年。墓主人是蒲,可能是泉州的穆斯林。
相传明末清初闽浙在金门的总统帅黄顺卿被流放到文莱,被文莱苏丹封为许。由于村民关系,当时金门人移居文莱。这个理论还有待考证,但在1600年代,文莱的黄金、胡椒等香料无疑会吸引大量华商定居。
17世纪后期,文莱动乱,中国帆船和居民不得不出境。但在18世纪初,中国人卷土重来,造船、种植胡椒,成为当时文莱王国的主要收入来源。
根据文莱第一次人口调查,1911年文莱共有华人736人。1929年,文莱发现了丰富的油田,中国移民涌向文莱。在此期间,来自沙捞越、新加坡和香港的中国技术人员来到文莱寻找石油行业的工作,而其他中国人则从事农业。二战后,文莱加快了发展步伐,铺设了基础设施,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中国移民迁入。到1991年,中国人口达到40621,但其中一半是持有1到3年短期工作许可的临时居民。在52%的中国永久居民中,只有23%是公民,其余29%尚未获得公民身份。
-
华人社区
文莱华人生活在城市的现象尤为明显。他们主要居住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吉隆坡、斯里亚和土通。斯里巴加湾是行政、贸易和商业中心;马来亚市和Shiria市位于马来亚县,那里分布着油田,杜东市周围是农业区。
文莱的华人社区由福建人(主要是金门人)、广府人、客家人、海南人、潮州人、兴化人组成。这些方言群分布在不同的地域:福建的金门人聚集在首都;马来县分布着客家人、广府人、海南人。
-
经济活动
20世纪初,文莱华人以务农或小生意为生。从65438年到0960年,随着文莱基础设施的扩大,引进了许多中国的工程师、技师、机器技师、专业人员、推销员、建筑工人和管理人员,扩大了中国人的职业范围。在90年代,华人在批发、零售、餐饮和酒店行业占重要比例(36%),其次是建筑业,占20%。其余华人从事金融、保险、工商投资或这些行业的服务。建筑工人多来自东马、西马,多为临时工。中国建筑公司在斯里巴加湾建造了一些宏伟的高层建筑,如旧苏丹宫、文莱博物馆和议会大厦。此外,为了响应政府在1965-1980年代提出的经济多元化的号召,华人也开始投资制造业。
-
政治地位
文莱实行君主立宪制,世袭的苏丹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同时担任总理和国防部长等重要职务。马来语为官方语言,伊斯兰教为国教。并以马来、伊斯兰、君主为建国理念。因此,中国人不享有政治地位,也不允许组成政治团体和政党。要成为文莱公民,华人在文莱生活20年,通过马来语考试,并不容易。文莱人口近5万,其中获得文莱国籍的不到1000人。
-
社区组织
文莱政府允许中国人成立协会。目前大概有40个社团,每个社团多则300到400人,少则几十人。有的俱乐部成员之间有交情,一个人参加几个俱乐部。文莱由于华人人口少,没有宗族协会和姓氏协会。现有的社团主要分为八大类:地理类、行业类、学习类、宗教类、文学类、福利互助类、文化娱乐类、体育类。
其中,比较活跃的社团有以下19:
地理社区
1.马来亚琼桥协会
2.福州马来运动会协会
3.客人协会
4.琼州同乡会(施思)
5.赵光辉协会
6.大埔同乡会
7.福建俱乐部
工业协会
8.斯里兰卡中国商会
9.马史中国商会
10.马史中国机械协会
11.文莱建筑商协会
学术协会
12.文莱校友会
13.文中校友会
14.中正校友会
共享
15.腾云阁
文学团体
16.文莱校友会写作组
文化和娱乐协会
17.文莱盛群音乐俱乐部
18.施思光辉互助社
体育团体
65438+
-
中国教育
为了教育中国孩子,文莱华人早在1916就开始办学校。根据文莱官方公报,文莱第一所中文学校创建于1916,也就是现在斯里兰卡中文中学的前身——文莱中文学校。1931年,1月,马来亚县的华人也发起创办了中文学校;到1938,十里雅化社还创办了中正学校。文莱有8所中文学校(5所小学,3所中学),不是公会直接创办的,但公会每年都会捐款。公会堂的很多成员还担任学校董事。
文莱的中文学校,无论大小或地域远近,都是中英双语教学,符合政府的双语政策。特别重视中国人固有的文化习俗和道德伦理的教导。
因为学校教授三种语言,且教育政策符合政府的教育政策,所以招生不限中文;许多女巫、印第安人和其他土著学生也在中国学校注册,而且人数还在增加。
名校的老师除了本地老师,还从东盟成员国聘请有资质的专业老师,其中马来西亚占多数;一些中国学校甚至有政府任命的校长来协助学校事务和管理。
文莱的中文学校除了个别学校的考试外,还参加政府考试,小学毕业班参加P.C.E小学考试;中学生参加B.J.C.E初中考试或者G.C.E中专考试,中国学校的学生在这些考试中表现出色,不逊于其他学校。中国学校在各个领域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比如全国警察训练大赛,中国学校多次夺冠;在科学、体育和艺术等其他竞赛中,中国学校学生的表现也令人印象深刻。
文莱的中文学校都是私立的,资金来源靠学生的学费和每年社会各界的慷慨捐助。文莱华人热心教育,经费普遍还算充裕。几所规模较大的中文学校都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大部分学校都有电教室、计算机教研室和相当大的图书馆。
中学
1.博罗乃中华中学(施思)
2.马来彝族华人中学
3.水飞蓟中正中学
小学
4.杜东中文学校
5.九亭中文学校
6.那威中文学校
7.坦不朗耕作小学
8.双溪岭钟灵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