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沉默的原因——课堂沉默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不断反思这一现象,发现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教师的原因占了特别明显的比例。由于九年义务教育,所有的小学生都进入了初中,没有经过淘汰和筛选,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教师仅仅依靠自己的感受和热情进行教学,无形中就与学生的实际相去甚远。以至于学生上课回答不了问题,上课听不懂就不听课,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与“新课标”中强调的“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是不一致的。经过思考,笔者决定从关注自身课堂效果的角度出发,将课堂有效提问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笔者发现课堂提问存在一些误区。
一、提问时间处理不当,急于求成。
有些老师为了赶上进度,增加教室容量,害怕浪费时间。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学生立即回答,这使得班上只有一两个优秀的学生举手,迫不及待地要求他们回答。这种提问不能给更多的学生思考的空间。只有少数学生是活跃的,大多数学生只是充当绿叶。在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急于给出答案,生怕自己的回答不够全面,很少提出或展开启发性的问题,也很少鼓励学生提问。这样,老师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关键点,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反而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这也导致了课堂的单调和压抑,让学生的思维无法活跃。
第二,问题设计没有趣味性,缺乏激情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对外界信息的敏感度,激发思考。学生一开始对每篇课文都不感兴趣。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问题新颖独特,难度适中,可以改变学生上课沉默、学习枯燥的局面。教师可以充分考虑这一点,可以调动学生思考的意愿,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对于部分同学,要注意换个角度来清新一下,切忌把问题弄得平淡无奇。在课堂教学中,问题太简单,想都不敢想。有的老师上课喜欢问“是”“好”“对”。这样的问题价值不大,学生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失去自己的思路。但提问模糊难懂,学生只能不发而起,听而不思。比如有的老师一开始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是什么写法?”“语言特点是什么?”等等。老师提问后,学生感到惘然和无知,主要是理解没有跟上,对课文内容没有全面理解,无从谈起。所以,笔者认为要把问题设计得尽量有趣生动,难度适中,问题浅显。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尽可能地发挥我们的幽默感,让我们的课堂提问充满乐趣和挑战,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快乐思考,善于思考,接受新知识。
三、提问对象集中,不针对全部。
老师应该给全班提问题。有的老师的问题设计成低中高三个等级,很有层次。但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有几个学生回答,这就很容易让课堂成为几个有能力的学生表演的舞台。长此以往,大部分学生会越来越懒,从而产生依赖感,觉得课堂与自己无关。师长不妨“授人以柄”。学生不想想,怎么回答老师的问题。对于老师来说,课堂上不应该有“被遗忘的角落”,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老师的关注。对于个别差生,教师要优先让他们提问,鼓励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习进步。学生答卷完成后,教师要充分肯定,同时指出不足,提出期望。千万不要对回答问题的同学白眼,冷嘲热讽,或者无原则的表扬。
第四,回答后评价单一,学生没有成就感。
学生回答后,教师要及时反馈,给予有效评价。可以纠正错误答案,可以重复或重述重要答案,可以检查其他同学是否理解或同意,可以根据同学的回答进行延伸或扩展。但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很多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极其单调,总是用“很好”、“很好”、“某某同学很好”之类的评语,或者回答“啊!这是一个想法。还有其他想法吗?”等一下。即使学生答错了,也给“很好”的评价。这种评价是程序性的,缺乏针对性,对学生发展没有意义!评价语言的简单化,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觉得自己在学习中没有真正的成就感,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熟练运用提问并不容易,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面对我们老师自己提问的误区,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来提问,这样才能提问到学生的心里,学生才能学得好,学得好,学生才能在语文课堂上不再沉默。
参考资料:
鲁治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顾·。中国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冯超唐楼中学,2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