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镇的历史沿革
南宋时期,醴陵至长沙的驿道开通,沿途“五里一墩,十里一铺”。当时黄梁井(位于竹花山村上铺路组)有一家店铺,所以有很多杉木林,驿站里沿街的店铺都是木板做的,用杉木树皮做瓦,故名半山铺。从1899到1905,汉冶平公司修建了株平铁路后,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名为半山铺站的车站。此后“黄梁井”之名逐渐消失,又改叫“半山铺”之名,于是该乡改名:半山。1984撤销公社,建立半山乡。原八步桥乡1950属八区,1951属十四区,1956属八步桥乡,1958属黄大嘴公社,1961属八步桥公社。1984安置。2005年,原半山乡(不含横塘集等4个建制村)、八步桥乡和转步乡老城建制村合并,组成新半山乡;原半山乡的横塘集、高家店、石塘庵、吴家塅四个建制村划入黄泥坳街道。
石门关的危险从醴陵到长沙的古驿道经过高家店,要过一个关口——石门关。石门关是醴陵的北大门。来自长沙的北军攻打醴陵。一旦突破了石门关,醴陵就没有危险了。醴陵市的东北边界连接着一个东南和西北方向。
山脉,这是蜈蚣山。这座蜈蚣山的头上有两块巨大的蓝色石头,像蜈蚣的眼睛。后来村民建了一座庙,就是现在的石宫娘娘庙。蜈蚣的尾巴一直延伸到半山乡五华庙村的石门关前。两山环抱的石门关,最窄处不到十米,实在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建国后修建的浙赣铁路从这里经过。2006年浙赣铁路醴陵段电气化,峡谷太窄,我们只好平移50米挖一条新的复线铁路隧道,隧道的名字还叫石门关隧道。隧道多位于土层和风化层中,岩石变化快,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均为V级围岩,开挖施工难度大,长度不到1.20米,经过两年的艰苦施工顺利完成。石门的风险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