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增强全社会每个人的公民意识,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如何加强中国公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公民意识,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话题。一、公民意识的概念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体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的自我认识,即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融合了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感。它着眼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反映了公民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公民意识不仅能直接表明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程度,而且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第二,当代中学生公民意识现状。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中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整体上看,我国中学生的公民意识水平较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学生对国家历史、国家制度和国家常识有着清晰的认识;比较关注社会发展,对基本法律知识比较了解,中学生有一定的平等民主环保意识。但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值得我们关注。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对公民角色的认识还是无意识的,忽视和淡化了自己在这个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公民”角色;在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方面,仅停留在了解和遵守道德规律的层面,而不愿意主动制止不道德和违法行为;但权利义务意识不理想,混淆了义务与权利、义务与道德。可见,中学生的公民意识只是体现在书本上和口头上,并没有真正成为自己的意识。第三,培养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因为中学生在公民意识上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在行动上体现出应有的品质,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行不统一。反映了我们对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缺失,培养的方式方法有待探索。我认为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学生自治,提高中学生的公民意识。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公民平等、普遍地参与决策。中学生通过参与班干部选举和班级管理活动,可以加深对民主运行规则的理解,培养自己的民主素养。同时,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行使作为被管理者的权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意识。2.将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公民知识教育,建立和完善公民知识体系。比如可以在政治部分专门设立一章来说明。另一方面,公民意识教育应该渗透到各个人文学科中。3.将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我觉得纸上谈兵,不知道这件事该不该做。”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为特殊人群爱心募捐等实践活动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非常有用的手段。这些活动贴近现实生活,避免了空调里枯燥的说教。倾听蕴含的伦理原则和价值观,是加强中学生自理能力、独立能力和行为训练,提高公民意识和实际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4.通过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公民意识。公民教育和环境因素相辅相成。一方面,公民教育活动受到环境的制约,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公民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公民教育活动可以改善环境。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发挥环境特别是舆论环境的引导、监督教育功能。公民教育的环境建设应从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入手。从小环境来说,就是建设校园文化环境;从宏观环境来说,就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对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显性的约束力,又有隐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美好事物。比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利用广播电台、校报、宣传橱窗、学术讲座和人文讲座等。,让学生从中接受教育,自觉约束自己的不道德行为。社会环境的建设尤为重要。如果违法乱纪者得不到严惩,如果民主法制建设得不到落实,如果社会风气得不到有效纠正,如果社会道德滑坡得不到制止,那么公民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系统的学校公民教育就会事倍功半。因此,良好的环境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需要。中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根据中学生的现状,研究和探索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各种有效措施,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