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柯佳的作家叫什么名字?
欣赏这首诗,把握几个关键词:臧克家;现实主义;中国式农民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来说,臧克家是一个丰富的存在,他的文学活动持续了70多年。2002年底出版的《臧克家全集》有12卷,近630万字。臧克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页,是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创者之一。
臧克家以他的新诗闻名于世,但他的散文,被这首诗的标题所掩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应该说,在创作的时间和数量上,他的散文与诗歌平分秋色。散文和回忆录,包括《野店》、《青蛙》、《洞里的聚会》、《海》、《火》、《我诗意的生活》,是留给散文评论家的一大课题。晚年的臧克家年老多病,无法接触新鲜的生活,于是“老了脑子倒过来,多写散文,少写诗歌”。"我极力抓住散文来表达我的诗的趣味."[1]臧克家的诗很少趋于平淡;另一方面,他的散文追求诗化——它包含诗的灵魂,这确立了臧克家散文的味道。有些党徒甚至有“文不如诗”的说法。
从横向来看,首先,对世界一无所知,还没有流汗的孩子,似乎还不够悲伤;第二次是“汗流浃背”的父亲,忧郁的心态流露出诗意;最后,大汗淋漓而死的爷爷,露出了他的悲伤。土里农家的生活!从纵向来看,孩子-父亲-祖父这三个形象表现的不仅仅是三代人,还有无数代人。这是中国一代又一代农民生活轨迹的具体化,每一个形象都是高度概括的。观察之细致,思考之深刻,文笔之巧妙,回味之强烈,是其他诗人难以企及的。仅此一项,臧克家这位“农民诗人”的成就无需多言。
臧克家非常强调只写自己熟悉的东西,这是他现实主义的一大特色。在“时代的需要”和“熟悉自己”的关系上,他强调了对题材的熟悉。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诗人要熟悉过去新的不熟悉的生活,这才是完全的现实主义。在他为《大地之歌》1946版所写的序言《中间的一场战争》中,他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对他们悲惨命运的担忧、悲痛和愤怒,停止唱这样难听的歌?什么时候,让我为他们唱一首快乐而解放的歌——中国农民,从道理上讲,就像他们唱一首悲伤的歌?”他熟悉旧中国的农民,所以他写旧中国的农民。但他也渴望新的人和新的世界。
臧克家总是被乡村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只要条件满足,他的灵感就很容易来了,于是一个个优秀的作品就出来了。1942年,他完成了《大地之歌》,这是臧克家除了品牌和诗人自己的满足之外最重要的作品。抗战开始后,诗人、作家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反思——空洞的热情消失了,高调的呐喊变得嘶哑了,一些诗人、作家回到了熟悉的题材,用新的审美眼光看待旧的题材,写出了新时代的新作品。于是巴金写了《春》(1939)和《秋》(1940)。曹禺写北京人(1941);茅盾写霜叶红如二月花(1943);臧克家写了他的11诗集《大地之歌》。相比那些直接唱时事的急章,臧克家说:“我最适合唱这样的歌,但也许我只能唱这样的歌。”[16]1944,他编辑《十年诗选》时,很少有直接表现抗战烽火的作品入选。
臧克家的诗是在抒情中酝酿的哲学,是一首哲理诗。闻一多曾有一个精辟的结论,“柯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极其真实的生命意义。”这种“极真”来自诗人对生命本质的关怀和把握的哲学概括。“极真”抒情短诗《三代人》具有简单、凝练、冷峻、深刻的艺术特色。
1905,臧克家出生于山东诸城臧家庄。诸城在胶东半岛上。这是古浪县吗?两千年前,秦始皇东巡时在那里刻石,现在那里仍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哨所?雕刻石头。臧家庄在该市西南18英里处。是孤独的高地吗?坐在一个山头上,村子旁边有两座青山,一座是长山,一座是马儿山。苏东坡在密州时,曾去长山打猎,留下“试扫北台看马”的诗句。
臧克家出生在一个中小地主家庭。这是一个封建家庭,但文化氛围很浓。他的祖先
我父亲和曾祖父在清朝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名气”,他父亲毕业于法政学堂。8岁时,亲生母亲去世,父亲常年肺病咯血,只活到34岁。
由于家庭的不幸,诗人在进入私立学校之前,有机会与贫困家庭的孩子一起玩耍,从而对农民的悲惨和痛苦的生活有了深刻的了解。由于家中浓厚的文化氛围,他从小就对文学艺术感兴趣,诗人第二年老了还能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听过的一些歌,比如:
老山人,长尾巴,娶了媳妇忘了娘。她把母亲背到山沟里,媳妇把她背到炕上。当她出去吃面汤时,她想念她的母亲。她妈当了箭手,摸了南墙摸了北墙。「HT」
臧克家的祖父和父亲都喜欢诗歌。爷爷严肃、沉默,让人不敢靠近,但一高兴背诗,声音里就充满了情感,进入了诗的境界,变成了另一个人。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祖父教他读古诗。虽然臧克家当时不认识他们,但他能背诵它们。什么“赶走黄鹂”;“从君”;“我的床脚闪烁着如此明亮的光芒”;“壮士不燕丹”;什么叫“一个少年离家出走,老大?”后退”...?爷爷也写得一手好字。每年临近春节,爷爷总是自己写春联,年轻的臧克家负责压纸,堂上的对联年年换,多为古语。像“花是真诚的,也是麻烦的,但石头不可能是最令人愉快的”;水是我的朋友,竹子是我谦逊的老师”万卷书宜童,十年木和风烟”等等。
大约在八九岁的时候,臧克家去了一所私立学校,在他12岁的时候,他去了他村子里的一所小学。在私立学校的几年里,他能够记住60多篇古文。比较长的如《王腾亭序》、《悬古战场》、《李陵答苏武德》;短一点的,比如《陋室铭》和《读孟尝君传》。他后来回忆说:“时隔近70年,我还能背出来。啃骨头的时候,今天开始明白味道了,受益匪浅。”
初中前两年,孙梦醒先生经常慷慨陈词:我们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光荣历史的伟大中国,却被一个小小的日本如此欺凌!而当局一味隐忍,使国家灭亡,四千万炎黄子孙,都将成为亡国奴!臧克家怀着悲伤而激烈的心情听着,他幼小的心灵播下了仇恨帝国主义的种子,这也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这一年,臧克家14岁,考上了县里的“第一高等小学”。夏秋之际,北京学运组织派当地大学生邱回老家做宣传鼓动工作。臧克家和他的同学跟着他上街打着旗子宣传,还去商店检查日货,登记封存,没收。
诸城县有两处古迹,一处是秦始皇的驿站。碑,另一个是苏东坡的“超然台”。“超然平台”是臧克家经常登上的地方。千百年后,人与人生死分离,他似乎与苏轼有相通之处。每次游览此地,臧克家北有渭河鸟瞰,南有“马耳”,东有庐山,西有穆棱山,唱着《不归之河》,让我有豪迈之感。他常常沉思:当诗人多好;千百年来,许多帝王将相都被来自东方的流水冲走了,但诗人的诗却不朽动人。
在“高中”学习三年后,臧克家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高中”三年毕业,其中臧克家因父亲休学推迟一年毕业。
1923年,臧克家去了济南,被提升为山东第一师范。这所学校的校长王珠臣先生毕业于高等师范学校。他立志终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思想进步开明。他经常邀请名人来学校讲学,启迪学生的眼界和心灵。杜威、周作人、杨辉等人都曾在第一师范讲学。
在全班,臧克家的语文成绩名列前茅,他的作文总是受到老师的好评。那时,他开始写白话诗。有一次,他投稿于斯,周作人回信了。不久,于斯发表了他的文章,这是臧克家第一次在大刊物上发表他的作品。然后,他向兰林编辑的《徐文长故事集》提交了三篇文章,这些文章再次被采纳。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印在书上,他真的很“高兴”。
当时的山东第一师范在济南算是启蒙学校,也是五四新思潮新文化传播的阵地。在学校,臧克家如饥似渴地阅读许多新出版的书籍。当时,为了鼓励学生学习,学校还成立了“书报介绍社”,邓光明是负责人。
1926年秋,冯军阀张宗昌在山东的统治非常黑暗,感到窒息。就在这时,郭沫若的《革命与文学》对他触动很大:“在现行制度下,不能追求完全的个人自由。”他和他的同学去了武汉。当时革命政府在武汉成立,“南军”响彻全国,很多年轻人向往。
1927年初,臧克家考入武汉中央军政学校,随军参加讨伐杨森、夏斗寅。他的诗集《自由的肖像》描述了武汉革命的生活。大革命失败后,他回到了家乡。不久,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臧克家逃到了东北。这位诗人用诗歌记录了他在东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