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的老师是谁?

翁同龢

翁同龢(1830-1904)生于江苏常熟,字淑萍,瓶圣,号傅生,晚号宋禅、瓶寺居士。大学者翁心存之子。咸丰六年(1856),嘉嘉进士。历任财政部侍郎、都察院左都顾问、刑部尚书、工部尚书、财政部尚书、军机大臣、各国政务大臣。翁同龢是光绪的主子,“遇事有忠告”。光绪“事事问同和,尤当尽早倚之”。

在甲午战争中,翁同龢为主战而苦战。7月14日,李鸿章发电报要求从朝鲜撤军,被清廷禁止。翁同龢呼吁增派士兵,“尽快将东三省和旅顺的部队转移到朝鲜。”

8月1日,中日同时宣战。翁同龢17日在军部读到李鸿章的《电报说俄国人有起兵驱日之意》,“据理力争,俄国不能拒绝,也不能会师。我们应该永远以我们的士兵战胜日本人为重,不要指望外援来冲淡我们的事务。“9月16日,平壤陷落了。第二天,翁同龢发难:“合肥(李鸿章)一切落后,不能说不是耽误”,促使光绪皇帝下达“除三眼花羽、除黄马褂”的命令。17日黄海海战爆发,北洋舰队损失惨重。翁同龢觉得“鸭绿江可以有危险,就是渤海也可以有危险。" 21日,有人建议"转移东北三省的士兵,紧急建立大粮台,派高级管理人员,在鸭绿江畔修筑土堡。“10月14日,翁同龢得知英国大使欧仁提出大国联合行动促进中日和谈,日本却要出钱出兵,极为愤慨。在慈禧太后面前,他“指责陈欧可恶”,并敦促他继续战斗。24日,日军第二军在花园口登陆,第一军次日渡过鸭绿江,连入九连城风景名胜区、安东(今丹东)、凤凰等地。31日,翁同龢晋见光绪皇帝时说:“请不要晚一刻。”11月3日,翁同龢被授予军务大臣一职。

8日,翁同龢得知锦州已失,旅顺告急,便请唐仁廉派援军前往旅顺。22日,旅顺失守,翁同龢“又气又忧”。清廷派使节赴日讲和时,翁同龢等人仍主张收编湘军,以刘坤一为统帅,以挽救危机。清廷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命令刘威派遣钦差大臣控制内外军队。

光绪二十一年年初,日军加紧入侵,改平于一月十日沦陷。14日,翁同龢评论和谈:“我不敢附和和谈,但此事不能停止。我怕彼得找借口,我只想和他讲和,所以我要先做好准备。”还好关注少。”为了鼓励官兵奋勇作战,翁同龢提出了“赏格,不动再动,做官兵精神”的建议。荣成、威海南榜堡失陷后,翁同龢感到“大局被侵蚀,焦虑愤懑。”2月2日,魏海卫城和北浜堡彻底失守,翁同龢发出“极其愤怒和惭愧!寇深咦一声,若有所悟”叹了口气。这时,他也得知清政府派谈判代表到日本,却被日本政府无理驱赶到长崎,他感叹“几乎是屈辱。”13日,清廷改派李鸿章为驻日和平全权公使。22日,光绪面见李鸿章,军部尚书中,孙毓文认为“为局需要分田”,翁同龢则坚持“坚持”。3月2日,李鸿章再谈土地割让,翁同龢坚决反对,称“台湾省无可议,不可理”。

4月3日,翁同龢得知李鸿章通话中的十约,越发觉得“胸中雷霆不易平。”第二天,翁得知光绪皇帝要速和,便“力劝台湾不可失”,指出若断之,则“失天下人心”。《马关条约》签订后,翁同龢也“表示批准为时过早”。19日,翁同龢接到邱等人从台湾打来的电话,“字字血泪”。翁感到内疚,觉得“耻于立于世”。再次“强烈赞成适当延迟”,以救急。这时候的执行者很多,其中就有“费率大意味着要毁约”的。翁同龢虽不同意,但仍认为“民意不可伪,民心不可失”。5月2日,光绪皇帝批准了《马关条约》。8日,中日双方代表在烟台交换合同。清廷决定限期削台。翁同龢17日“看到台湾人民的公电,为之流泪”。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翁同龢以户部尚书辅佐大学士,力劝变法图存。6月16日,慈禧太后命光绪将翁送回老家。1898年政变后,12月4日,在朱昱的命令下,翁被解职,再也没有使用,并“交给地方官员严格控制。”三十年(1904)死于家中。宣彤元年,官复原职,追“文公”。

翁同龢于清道光十年(1830)四月二十七日出生于北京石马街罗泉胡同。翁氏家住在苏州(今江苏省)常熟县。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以两个字闻名,是个秀才。曾任礼部尚书、住工部尚书、国子监学士、提仁阁主事,并任上书房主事,教恭亲王、郡王、郡王。晚年担任同治皇帝主事,是道光、咸丰两朝的重臣。翁同龢的母亲徐氏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从小她就熟读诗词和易经,对五经了如指掌,尤其是读史书。徐氏结婚后,翁心存长期在北京做官,不常回家,所有家务都是她一个人做。翁同龢有四个兄弟姐妹。大哥是同书人,名叫祖庚,一号药房,道光进士,官至安徽巡抚。二哥,官阶相同,曾任陕西、湖北巡抚,兼湖广总督。兄弟俩都有一定的学识,翁同龢深受影响。两姐妹也很聪明,大姐朱寿尤其聪明,她的诗和书让人过目不忘。翁同龢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受到他们的喜爱。翁同龢四岁之前,父亲先后在四川、江西等省当过学生,家里人都跟着他,生活不是很稳定。在此期间,他的母亲和大姐教他阅读三字经和千家诗,背诵了几十首唐宋诗词和吴梅村诗词,开始了他的启蒙教育。六岁时,父亲回京打工,翁同龢上了私塾。在私塾的前两年,他的功课早晚由大姐辅导,四书五经和石矛都是大姐自己教的。

曹两次作为罪犯,在狱中依法办案

光绪元年(1875)八月,翁同龢奉命暂代刑部右侍郎。直到光绪二年(1876)年初,他担任光绪皇帝的主子才四个月。虽然时间很短,但翁同龢坚持在有限的时间内依法办案,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晚清四大公案之一的杨乃武小白菜案。

这个奇案是这样的:杭州余杭县(今浙江省)一家豆腐店的服务员葛品莲,同治十二年春(1873)与毕秀英结婚。毕天生丽质,喜欢穿绿色的衣服和白色的围裙。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大白菜”。葛和毕结婚后,他们在租了房子,成了新的家庭成员,住在一起。杨乃武的妻子去世后不久,两家交往频繁,杨乃武和小白菜也有单独交往,但没有什么不道德的。葛品廉于同治十三年(1874)初冬突发疾病突然去世。葛的母亲怀疑她的儿媳和合谋杀害她的丈夫,她被送到余杭县审判。

余杭县知府刘希同接手此案,派人带领三个班官开棺验尸,确定葛品连死于投毒。于是,刘希同下令逮捕小白菜,小白菜供认不知道。刘希同下令拷问,小白菜还是坦白说不知道。刘希同的儿子刘海生游手好闲,勾引了小白菜。县令何春芳也曾试图强奸葛碧,但未果。刘海生和何春芳害怕小白菜的供词会牵连到他们,于是他们威胁小白菜:只要她供认与杨乃武合谋谋杀丈夫,就免于死刑,否则加重罪行。然而,小白菜受到了惩罚,不得不按刘海生和陈淳-何方指定的说法,承认葛品莲是自己和杨乃武合谋下毒的。刘希同下令向朝廷逮捕杨乃武,但杨乃武拒不承认。为了保护儿子,刘希同向杭州市政府举报了伪造的尸检记录和审讯记录,要求“二审”。杭州县长陈露没有证实此事。根据刘希同提供的材料,杨乃武受到了酷刑,杨乃武不堪忍受,只好招供。政府再次向省里汇报,并计划处决大白菜和杨乃武。

浙江巡抚杨昌瑞亲自审理此案,小白菜和杨乃武却难以翻案,翻供如故。杨昌瑞曾派官员到余杭县调查,但因其所派官员受刘希同重金贿赂,杨昌瑞听信空谈,按杭州府提出的罪名上报刑部。此时,杨乃武在狱中写了一份亲笔供词,揭发了余杭县令刘锡通之子刘海生、县长何春芳对小白菜的劣迹,并试图将这份亲笔供词交给其妹叶师洋。叶随后和后来的妻子杨占时带着一份“黄单”(不公正名单)进京起诉。叶和杨占时进京后,他们吃了不少苦头。刑部受理此案,认为可疑。圣旨交给浙江巡抚亲自审阅。审查期间,杨乃武和小白菜都翻供了,浙江巡抚觉得此案难度大,于是将此案搁置。直到光绪元年(1875),杨占时、叶多次进京申冤,吏部才对浙江籍北京官员王树瑞提出异议,要求再次审问。西太后慈禧下令刑部尽快审查。

此时,法务部的六名官员中,由于种种原因,只有翁同龢一人掌权。翁同龢详细阅读了有关杨乃武和小白菜一案的相关材料,发现了许多疑点,于是决定暂时不演了。

为了彻底查清案件的来龙去脉,翁同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他在北京拜访了许多熟悉判例法的同事和浙江官员,与他们讨论了这个案件,并询问了他们对这个案件的意见。经过调查,翁同龢越来越相信自己对此案的怀疑观点,表示只要案情不明,绝不会草率决定。后来怕自己判断有误,进一步调查核实,演了西方皇太后。西太后采纳了翁同龢的意见,下令将所有犯人和证人押送到刑部审问,并再次开棺验尸。结果,人证物证证明,葛品莲死于突发疾病,而非投毒。小白菜和杨乃武没有勾结起来害人。他们被判无罪,案件被公之于众。

自从此案公诸于世后,翁同龢和他的几位同僚就明确表示,慈禧太后应该惩罚此案中的违法者。慈禧太后为了收买人心,显示自己的纯洁,采纳了翁同龢等人的意见,将浙江巡抚杨昌瑞手下的100多名官员革职流放。至此,历时三年之久的杨乃武与大白菜案有了眉目。

光绪五年(1879)一月,翁同龢被任命为刑部尚书,任期至今年五月。

这一次,翁同龢改组了刑部,撤换了一些不称职的官员。法律法规模糊易偷,界定清晰;亲自核查重大疑案案件材料,坚持依法办案、依法惩处。

翁同龢两次担任罪犯曹,任职前后总时间只有10个月。虽然时间短暂,但在任期间受到慈禧太后和王公大臣的高度赞扬。

五、为玉清宫光绪皇帝。

光绪元年(1875)十二月一日,两宫太后命翁同龢、侍郎夏同善在玉清宫行走,为刚刚即位、年仅四岁的光绪皇帝当主子。

翁同龢接到命令后,既高兴又担心。我很高兴两宫太后一再重用自己,成为钦差大臣。担心的是,把一个四岁的孩子塑造成一代圣人,责任重大。他考虑再三,再三拒绝,最后还是不被允许。而且慈禧太后一再要求他“尽己所能,助此困厄”,翁同龢只好苦苦顺从。

光绪二年(1876)三月二十一日,是翁同龢向光绪皇帝进言的第一天。翁同龢先教光绪皇帝写“天下太平”和“光明正大”这两个字。然后,他教光绪皇帝背“帝”“德”两个字。最后,我讲了《帝师图说》第一篇《三皇五帝》。从这一天起,直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一月玉清宫书房被撤,翁同龢担任光绪皇帝的主人长达20余年。二十多年来,翁同龢极力勾引光绪皇帝,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翁同龢教书的前两年,主要是教光绪皇帝读书、读书、背书。翁同龢规定,生书每天读20遍,熟书每天读50遍。当时的课文很短,但由于光绪皇帝年轻,经验不足,体弱多病,经常读到一半就不读了。大师催我做耳边的风。每当看到这一幕,翁同龢都有些着急,有时还会忍不住在和风细雨中训斥几句。光绪皇帝怒吼道,干脆几天不读书了。翁同龢见硬功不好,就来到软边,慢慢劝右边。但光绪皇帝软硬不吃,翁同龢只好亲自扮演两宫太后。西太后听后极为不满,决定严惩他,不让他多吃食物。翁同龢不忍,于是生了另一个计划。他为什么不求助于光绪皇帝的父亲,太子易桓?桓伊来到书房,先是严厉训斥,然后好言相劝。光绪皇帝对父亲的震慑有些顾忌,但久而久之这种方法也失去了效力。

翁同龢认为长时间这样下去总是不好,于是和其他师傅约定相对减少阅读次数,师傅每次读完都在光绪皇帝面前记下。采用这种方法后,光绪皇帝恢复了一段时间,但时间长了,旧病复发,和师傅们争论,读书的次数要以熟练度为准。然而,老师和学生对“熟练”的标准意见不一,争论不休。大师们制定计划失败,就立下规矩,光绪皇帝如果不读规定的次数,就要他在座位上坐很久不动。但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坐得住呢?为此,光绪皇帝常常哭个没完。翁同龢不同意这个计划。见光绪如此吵闹,便宣布取消,事情尘埃落定。

光绪二年(1876)至光绪四年(1878),在玉清宫自习室上课半天。随着光绪皇帝年龄的增长,从光绪四年(1878)开始上课改为全日制上课,要读的书越来越多,本来就害怕的光绪皇帝越来越怕困难。翁同龢看到光绪皇帝年事渐高,不督促他读好书会耽误光绪皇帝的寿命,危害整个清朝,于是和其他大师商定采用罚读法,少读的罚分提高了两倍。在采用这种方法之初,光绪皇帝以保持沉默不读书来反抗,然后大声哭喊,完全不顾翁同龢等大师,把光绪皇帝的所作所为记录下来,在西太后身上播放。有一次,光绪皇帝一怒之下离开书房,回宫了。翁同龢等大师只好奏转慈禧太后。经过慈禧太后的劝说,大师们也承认自己的行为有些偏激,光绪皇帝才同意回到书房。就这样,轰动雪梨宫的风暴平息下来。

光绪皇帝罢课后,翁同龢和他的师傅们吸取了教训,认为罚读书法不是劝学生读书的好办法。于是,在翁同龢的建议下,大师们决定改用表扬法,每次看完都表扬,正面教育。采用表扬法后,光绪皇帝感到很舒服,大大增加了学习热情,改变了过去不良的学风,学习上不断进步。

翁同龢不仅是光绪皇帝在学校的导师,也是光绪皇帝在生活中的好朋友。光绪皇帝从小体弱多病,胆小怕事,下雨天打雷打雷就特别害怕。此时翁同龢总是把光绪皇帝抱在怀里,安慰他免于恐惧。光绪皇帝早年离开父母入宫,由宦官侍奉。宦官们知道皇帝是个孩子,经常勒索他。他不满意,就冷落了光绪皇帝。翁同龢得知后,有时会当面训斥不规矩的太监,有时会打两个皇后来惩罚。为此,光绪皇帝视翁同龢为知己,愿意与翁同龢谈任何欢喜。

一年又一年,光绪七年(1881),光绪皇帝11岁,是个帅哥,开始懂事了。此时,西方列强的入侵已经从沿海地区开始向中国大陆推进,中国面临危机。因此,翁同龢决定加强对光绪皇帝的教育。在保留四书五经等20余门封建礼教课程的同时,还增加了中外历史、洋务运动、早期维新派著作等课程。

翁同龢在给光绪皇帝讲授新课程时,积极引导光绪皇帝结合当时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外交事件思考现实问题,从而将玉清宫的书房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光绪皇帝听了这些新增加的课程,觉得受益匪浅。这对他早期的政治成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他后来发动维新运动的时候。

翁同龢不仅在学术上教导光绪皇帝,而且注重加强光绪皇帝道德修养的教育。翁同龢第一次给光绪皇帝讲课的时候,就教给光绪皇帝“帝德如天”的道理。在以后22年的教书和读书过程中,翁同龢经常劝光绪皇帝言行要庄重大方,不要迂腐。

经过翁同龢等人的悉心教导,光绪皇帝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懂事,立志要做康熙那样的一代圣人,所以学习非常勤奋,每天天不亮就去书房,一年到头几乎天天如此。每到春节假期,他依然坚持在书房学习。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习欲望,他经常向师傅们索要新书,阅读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光绪十五年(1889)他上任之前,总要读八九十种书。这些知识为他的个人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光绪十五年(1889)光绪皇帝即位后,翁同龢像往常一样到玉清宫书房给光绪皇帝上课。为了满足光绪皇帝对西学的追求,他继续向光绪皇帝赠送西学书籍,并经常在书房与光绪皇帝讨论时政。这一切引起了慈禧太后和皇党官僚的怀疑。光绪二十三年(1897)一月,慈禧太后下令废除光绪皇帝在玉清宫的书房。至此,翁同龢结束了22年的玉清宫教授生涯。

6.第一次当军机大臣被撤职留用。

光绪八年(1882)十月,朝廷命翁同龢走上军务尚书之位,翁同龢首次出任军务尚书。

翁同龢作为军机大臣,主要参与了两次重大政治活动。一是参与办理云南军人报销诈骗案;二是参与中法越谈判。

光绪五年(1879),云南巡抚杜瑞莲派崔遵义、潘英章带着巨款进京打通关节。入京后,崔和潘辗转于军部和住建部。最后,他们向军部尚书周瑞卿、王文韶、景廉以及住房部的部门经理、簿记员支付了8.2万元,结清了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