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是什么?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信息。欢迎阅读。

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基本创业素质和开拓人格的人才。既是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也是面向全社会,针对有意创业、已经创业和已经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能力训练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实践教育。

国内动态2065438+2002年8月1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文件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人力资源能力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

用什么?创业基础?课程纳入本科生必修课,创新创业教育再次成为教育研究的焦点。随后,创新创业体系在联合国青年就业网中国示范项目CDEP平台上线,也标志着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与世界接轨。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1991东京创业教育国际会议上指出。任何敢于面对决定的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成为企业家,拥有企业家精神。创业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个人性格。?换句话说,创新创业人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

中美人才培养机制比较

美国是最早在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国家。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研究生院,一般都会开设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在过去的35年里,创业已经成为美国商学院和工程学院发展最快的学科。从65438到0977,有50 ~ 70所高校开设了创业相关课程。到1999年,约有1100所高校开设了该领域的课程,其中不少高校还开设了创业学或创业研究专业。同年,美国国家创业教学基金成立。

美国大学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有两种基本的组织模式:聚焦型和辐射型。在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进行重点培养,培养专业的创业型人才,如哈佛商学院的MBA班,对学生要求严格。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辐射式培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为学生从事各种职业打下基础。

美国的创业教育也延伸到中学阶段。对美国高中生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70%的学生希望拥有自己的企业,86%的学生希望更多地了解创业。

相比之下,在中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新生事物。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尚未形成合力,培养机制存在脱节。所以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人才,大学找不到感情。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曾表示,中国人不是没有科研能力,中国的科学家可以做好一个课题,但问题是没有创新体系。创新是市场行为,是经济行为,也是企业家行为。没有这样的体系,科学家的研究就会失去方向、动力和指挥棒。

从中美两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经验:

注重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的培养

必须加强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的深入培育,既要提高人口覆盖率,又要促进创业动机的净化和创业水平的提升。

加强多方合作,实现资源整合

要加强学校、政府、企业的多方联动,把企业一线人员请上讲台,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创业者。

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创业中心。

应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创业中心,注重校友网络的人才和资金保障。

引入风险投资,实现全孵化。

要引入风险投资,实现从意识培养、技能培训、团队孵化、市场对接、转售上市的整体孵化。

人才培养的金字塔模型

基于以上分析和总结,我们建立了中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金字塔模型。最底层是创新创业人格的培养,即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等。在中国传统的家长思想和教育体制下,让创业者拥有完全独立的人格,是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中间层是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需要激发人才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创新创业的兴趣,促进其萌发,把握创新创业的动力。最顶层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培养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把握和创造机会的能力、计算风险的能力。

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金字塔模型中,政府、媒体、学校、企业、家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和学校对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格非常重要;政府、媒体、学校、企业可以促进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学校和企业才是创新创业培训的真正土壤。

如果能够实现学校与企业、政治家的互动,那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

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作者:李振东教授:博玛创业研究院院长,全国就业指导专家,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高峰论坛秘书长。被中央电视台等全国10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在南开大学等全国31个省份进行了800多场讲座。他是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讲座第一人。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意义和方法

摘要:在近年来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本文提出了相关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高认识,师资建设,实践活动,社会保障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7年毕业生总数为495万人,2008年约为540万人,2009年超过600万人。全国GDP增长8% ~ 10%时,每年新增就业900万人左右,毕业生占新增就业的一半以上。现有的企事业单位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非常有限,特别是技术进步减少了一些企业的就业岗位。随着高校持续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精英教育?去哪?普及教育?在战略转移的转型期,就业在数量扩张后强调质量建设。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以创业带动就业,将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和重要的机遇。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平均水平低于世界水平,创业意识相对较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创新创业意识是推动人们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人格心理倾向。它主导着创新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主动性,是创新创业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培养、熏陶和积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营造整体创新创业氛围。

注重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把创业精神上升到创造财富、贡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度。其次,要改变创业教育只针对准备创业的学生、只针对少数人的观念,真正把创业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助推器,把创业教育的理念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再次,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师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

具体途径有: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成功创业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的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舞台;鼓励和培养更多有条件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用知识、智慧和勇气自主创业;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或社区为组织形式?创业教育?实践小组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在具体实践中找到合适的结合点,形成自主创新创业的理念。

第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服务,重视相关师资队伍建设。

从目前的环境来看,除了几个试点学校,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很多现象,比如师资环境差,学生有想法却苦于缺乏针对性的科学指导,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的社交舞台。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具有良好创业素质的大学生的前提,一支优秀的导师队伍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保证。因此,在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聘请在创业中取得重大成就、品德高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指导教师,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创业理念和实践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有计划、分阶段、分批次地培养和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敢于探索、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具体方式是:聘请创业有成就、品德高尚、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导师与学生结对定期交流;学校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导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体验企业创新创业文化的核心,感受成功人士的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教学对象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实践主体,真正做到学有所成、有所用。

第三,积极搭建平台,重视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操作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包括使大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技能,具备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技能。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只有通过各种课外活动,特别是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要积极搭建实践活动平台,合理增加实验和实践时间,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创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加入校办企业,让学生得到市场的锤炼。

具体途径是:组织社会实践竞赛,吸引更多学生认真思考创新创业,为更多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广阔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开办创新实验室,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强化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能力;组织大学生加入校办企业,建立孵化器,资助学生创业,学用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亲身参与创业实践的各种机会,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最终实现真正的创新创业。

四、从政策上鼓励、支持和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简单的学校行为,更是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同行行为。它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协调与合作。政府和社会应从各种政策法规上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法律保障和社会支持,真正构建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

关于创新创业这个问题,哈佛商学院教授史蒂文先生总结的很好。他说:创新创业就是要抓住机遇,整合资源,不受资源约束。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至关重要。要培养新时代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就必须在教育、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诚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依赖于高校的力量,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建立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帮助大学生创业,从而优化创业环境,保证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高校作为培养社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转变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唯一的办法。高校可以抢占人才培养的制高点,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问题的认识一、目的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他们的升学和未来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一直从事相关问题的研究,在教学中一直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现在对这个问题形成了一些系统全面的认识。

为了加强对创新创业的系统研究,加强对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系统研究,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相应的教学研究机构。

二、重要性和必要性

1,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与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与中国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分不开的。但是,如果我们要赶上发达国家,我们不能盲目地学习、吸收和引进,而是要更多地依靠我们自己的自主创新。我们党和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并将其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为了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北京提出要率先把北京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离不开新型人才的培养。

2.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创新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教育改革具有直接的针对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改革传统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以知识教育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在创业方面,中国的平均水平低于创业板。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因此,必须尽快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就业教育转向创新创业教育,树立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的新理念。

(2)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传统教育偏向于知识,我们倡导的现代教育改革也强调学生的素质、能力、创新和实用性,但是我们的现代教育改革仍然缺乏系统性。我们试图通过各种课程的教学来提高和加强学生的素质、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但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来系统地培养和加强,这是不够的。与中小学生不同的是,大学生毕业后就要走上工作岗位,要想在社会实践中取得成功,更要注重能力、创新和实践。

(3)我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对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本科教育体系,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更加注重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3.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际需求。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引起了学校、家庭和政府的重视。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和教育,可以以创业带动就业,减轻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社会的压力。当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想毕业后自己创业,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工作,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加成功。

4.是大学生在这个学习阶段和年龄阶段的迫切需要。

如前所述,开展创新创业研究,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非常重要,学校要支持这项工作。考虑到开展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希望成立一个研究所,集体攻关,更好地完成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三。研究历史和现状介绍

人们对创新创业的研究由来已久。然而,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熊彼特对创新理论的研究和奥斯本对创造力的研究。也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由来已久,但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始于上个世纪。

1,创新研究与创新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如果不严格区分,创新就是创造,创造就是创新。事实上,人们常常把这两者当作一回事。

美国是神创论的发源地。1941年,美国BBDO广告公司经理奥斯本出版了《思考方法》一书,提出?智力激励法?。该书出版后,立即引起了人们对创作的极大兴趣。

创意被列入大学的教学内容,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第一个。学校是1948开的?创造性发展?课程。1949年,奥斯本开办了布法罗大学?创造性思维?夜校,致力于推广创造教育。后来,哈佛大学、加州大学等著名大学以及许多军事院校、工商企业也纷纷开设了创造力及相关创作活动的培训课程。

1953年,奥斯本出版了《创造性想象》一书,该书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从而使人们对?创造性研究?多注意。美国是奥斯本于1954年建立的?创造教育基金会?(CEF),旨在推动创意教育在教育界的发展,培养创意人才。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已经成立了十多个创新研究中心。截至1979年底,美国已有53所大学和10个研究所成立了专门的创造力研究机构,有力地促进了创造力的发展。另外,创意在美国的普及面也很广。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设了创意训练课程,有的专门教授各种创意技法,有的则结合专业课,采用创意训练的方式,对原有的课程安排进行改造。

大约在1980,上海交通大学的徐立言将创造力引入了中国大陆。从65438到0980,创意首先被移植到上海交大,随后在其他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94中国创造学会在上海成立,随后成立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

2.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创业研究的兴起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国外大学的创业教育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另一种说法: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大学。)最著名的是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目前,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涵盖了从初中、高中、本科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

截至2005年初,美国已有1600多所高校开设了创业课程,形成了较为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教研体系。很多学校也有创业专业。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已经成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志之一。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中,创业学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它的直接结果是,今天美国95%以上的财富都是由80年代的创业一代创造的。在美国的创业热潮中,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引人注目。美国很多著名的高科技公司几乎都是由大学生创业者利用风险投资创立的,如英特尔的摩尔、微软的格罗夫、盖茨和艾伦、惠普的休·朴正苏、网景的安德森、戴尔的戴尔、雅虎的杨致远等。,都是企业家的典范。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统计,自1990以来,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和老师平均每年都要创建超过150家新公司。截止到1999年底,该校毕业生已经创办了4000家公司,雇佣了165438+万人,创造了2320亿美元的销售额,这对美国尤其是马萨诸塞州来说非常重要。

在中国,创业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可以说创业研究目前处于学术研究?黄金期?的开始。2000年,西北工业大学开始将创业纳入本科教育课程体系。随后,清华大学于5438年6月+2000年2月成立了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也于2003年成立了创业研究机构。

近年来,中国国内高校创业教育也发展迅速。2002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九所大学进行了创业教育试点。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Xi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黑龙江大学。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国际劳工组织* * *制定了KAB项目的推进计划,计划到2065,438+00年,将该项目推广到全国2000所高校,培训654.38+00,000名教师,使至少50万名学生免费学习KAB课程。

例如,北航创业教育中心负责北航创业教育的规划、组织和实施。该中心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思维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为目标,主要面向学生和公众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和创业教育培训。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合中国国情的创业教育新路子,形成了具有北航特色的创业教育培训模式。该中心与北航科技园、北航孵化器、美国著名创业教育机构合作,为600多名北航学生开设了创业管理课程。

中央财经大学的创业教育始于2003年,2004年开始在全校开设创业选修课,同时推出了名为?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我们的教学改革项目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央财经大学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中央财经大学创业教育的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即以创业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内容创新;创新教学组织,打破院系班级的局限;重视参与式教学评价的创新;通过练习实现小班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管理创新。

第四,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我们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创新思维能力、非智力因素和创新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创新思维能力是大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为人类所有的创新都来源于思维的创新。创新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逻辑思维训练和非逻辑思维训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养成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习惯。充分理由法则是区分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根本标准。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养成没有充分理由就下结论的习惯,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养成有充分理由就下结论的习惯。因此,可以说我们为大学生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基本原则,非逻辑思维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关键因素,但很多人认为非逻辑思维能力是无法培养的。

非智力因素是指影响智力活动效果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个基本心理因素。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人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对大学生的这五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

大学生要在社会创新实践中取得成功,必须学会做人,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人格,保持健康的心理,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培养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也要认清国情,做一个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我们也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