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随着农业、工商业的振兴,交通、邮电也日新月异。到1989,全县有公路46条,总长484.7公里。其中,省道5条,县道11条,乡道30条。除江心洲外,全县所有乡镇均已通车。全县426个行政村全部通邮;有19局,可办理电报和国际国内长途电话业务;该县有500部本地电话,5个磁性开关板和800对输出电缆。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00门,电杆路总长515km。
(5)
枞阳人历来重视读书,“穷而不丢书”是祖上的训诫。
明代,理学大师房雪逐渐倡导宗传讲学之风。二十年,读书人成千上万,成功的读书人比比皆是。童子成在枞阳镇创办辅仁馆,学生遍布全村。清代,刘大奎先师从陈家洲,辞官回乡,在枞阳讲学,培养了一批后起之秀。据旧书记载,明清两代,宗通县共有进士240人,举人640人,龚升509人。清末民初,提倡新学,一批有识之士在县城兴办学校。其中,创办桐城派,创办枞阳公学,捐建聚银民族小学,倪美宣创办俗女学堂,李光炯创办红石小学,陶创办南洋高等小学,方创办浮山公学。据初步统计,20世纪30年代以前,有31人出国留学。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之花在枞阳绽放,读书之声无处不在。从65438到0989,全县普及了小学教育,有普通中学67所,此外还有职业高中、师范学校、卫生学校。从65438到0977,恢复高考后,枞阳县每年考上大专、中专的人数在400-500人之间。1989年还有30多人在国外留学。
枞阳县是桐城派的故乡。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200多年来与清朝整个朝代一致。它沿袭了程、朱道统的传统,继承了秦汉至唐宋八大家的文学传统,代代相传。其规模、时间和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明代宗扬文风的影响。它的祖辈和后起之秀,大多生长在今天的枞阳这片土地上:方以智、前田开创了桐城派,方苞奠定了桐城派的理论基础,刘大奎发展了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姚鼐综合各家成果,完善了桐城派的理论体系,吴汝纶、刘恺、姚颖成为桐城派后期的杰出人物。他们师徒相传,著书立说,贡献巨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作家群体,享有“文章天下第一,京师多才多艺”的美誉。
民国时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枞阳部分学生出国学习西方文化。有的到革命根据地从事革命文艺创作,其中朱光潜、方东美等博采中西,在美学、哲学领域独领风骚,作品享誉世界;黄镇在长征中创作了大量鼓舞士气的革命绘画,后来收集出版了《长征画集》,被称为“长征片段的史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文艺事业日益繁荣。该县的黄梅戏剧团闻名全国。民歌创作在诗坛上颇有名气,文学作品不断发表。一些新的艺术家正在茁壮成长。1989年,全县有电影放映单位63个,文化馆13个,文物管理所1个,图书馆74个。广播电台遍布乡镇,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县城的文化素质从城镇到农村,从儿童到老人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今天枞阳灿烂的文化,离不开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历史上,这片土地上涌现出许多科技人才和能工巧匠。清代以前的代表人物有左光斗、方以智、方重同。他们在水利、物理、医学、数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代科技领域,更有璀璨的明星。慈云桂成为“中国计算机之父”,被誉为“炸药之王”,舒松桂点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倪率先开展低温声学研究,王奎仁发现“张衡矿”,陶山昌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雷电探测定位系统。他们的科研成果举世瞩目。据初步统计,枞阳有100多名教授在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工作。全县从65438到0989年,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200多人;科技兴农、科技兴渔、科技兴厂取得丰硕成果。
悬壶济世,行医卖药,枞阳自古就有。在这片土地上,有很多名医和药店。名医谷玉林、徐丽菁,今有查少农、舒远山、唐春生。医学经典有方以智的《医联体》、林玉的《治痱子》、徐丽菁的《新版医方》等。据1949统计,全县共有132家中药店,中医从业人员279人。1989年,全县乡级以上医疗单位60个,从业人员1293人,其中有技术职称的930人(副高以上26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常见病、疑难病不出县城就能得到诊治,人民健康得到基本保障。
县内传统群众体育活动有舞花灯、划龙舟、武术等,其中“东乡武术”历史悠久,在全国享有盛誉,历史上曾有“三十六教”;现在各地都办起了武校,武术在枞阳遍地开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体育坚持不懈,体育活动非常活跃。枞阳运动员在历届省市运动会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蔡在安徽省第一届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第二名,实现了零的突破。1958年,焦志华打破省纪录,获得安徽省100米蛙泳比赛第一名。1981年,史小平获得安徽省青少年国际象棋比赛象棋冠军。1986年,吴玮峰获得第六届全运会女子柔道第三名,随后获得亚运会银牌。
枞阳县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有三面环水的浮山,有被称为“亚洲浮山”的白云崖,有宰相读书的青山石屋,有“秦始皇三鞭拔不出”的岱鳌山。安徽省级风景名胜区浮山,以108溶洞和400多处古摩崖石刻闻名于世,自古以来游客络绎不绝。县内文物众多,有方以智、刘大奎、姚鼐、前田、王胜、方学渐、阮鹗、吴迎宾、吴汝纶、李光炯、方、卢生等。至于革命遗址、名人故居、古建筑、馆藏文物等。,就更难列举了。
枞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过去。新中国成立后,枞阳人民在中国生产者党的领导下,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与天地作斗争,使“成荒地”成为鱼米之乡。今天,英雄的枞阳人民,正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迈向二十一世纪。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富饶、美丽、文明的枞阳将崛起在江淮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