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为什么定在1213?

1,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12,13攻占南京开始,历时六周,历时四十多天。直到2月1938,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

2.在我国,“国家公祭日”自古就有,古称“国祭”,一直是先人精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左传》说:“国之大事,在于祭,在于武”。古往今来,在纷繁复杂的礼仪中,始终凝聚成一个不变的核心,一个最根本的认识。

3.如果说过去的祭天、祭地、祭祖文化反映了一个文明的成熟,每个人对一段历史的恢复和记忆,甚至将其定格、固化为一个“公祭日”,反映了整个民族的成熟和强大。

4.为二战历史设立国家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早已成为国际惯例。二战后,相关国家定期在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馆等地举行国家纪念和公祭活动。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参考了一系列国际惯例。

5.2005年3月,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赵龙提交提案,呼吁每年65438+2月、65438+3月举行国家公祭,国家领导人参加公祭活动。同时,他还建议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升级为国家级纪念馆,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6.2012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第三次提交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议案: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举行国家公祭。

7.2004年2月25日下午,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受委员长会议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主任李适时向会议作了关于决定草案的说明。

8.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65438+2月13确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