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范仲淹不断提价的时候,为什么没钱买米的宋朝灾民还叫好?

生活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北宋人范仲淹。在许多人眼里,他是个作家。虽然做过官,甚至发起过“庆历新政”,但仕途并不顺利...

这些认识确实符合范仲淹的实际情况。但除此之外,范仲淹其实在经济上也很突出。不然他也没有胆量在江南百姓因天灾而无法开锅的时候,一反常态的提高米价。

?支持“唯农是商”的传统在战国时期就被法家发扬光大,尤其是商鞅在秦国实行改革以来,农业的地位一步步上升。结果到了封建社会中后期,本来可以发展到新阶段的商业没能完成转型,始终是农业的“陪衬”。

范仲淹作为传统知识分子,在研究了大量古代经济政策后,也认可了以农为本的观念。又因为经历了北宋经济发达大局下百姓的艰苦生活,范仲淹坚信朝廷在制定农业政策时,应以“鼓励农业之实”为价值标准来考虑政策是否合理。

所以,经历了“切粥切马蹄蟹”的窘境,视农业为立国之本的范仲淹,决定提高米价,并不是因为反对者宣称他准备谋取私利,而是想采取措施帮助因水灾缺粮的百姓,挽救岌岌可危的农业。

不拘泥于“重农抑末”这一刚性原则的官员,在处理天灾造成的粮荒时,要么向中央求助,要求官仓调拨粮食,要么干脆对灾情置之不理。而范仲淹则走了另一条常人看不上的路:“诱惑”商人主动从外地运余粮救灾。

为了动员商人,范仲淹自然“背离”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因为他在为商人创造商机。更让其他官员无法接受的是,范仲淹的动员策略是提高灾区米价。

在范仲淹看来,商人并没有先贤们说的那么“十恶不赦”。他一直支持发展商品经济,希望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缓解国家的财政压力。所以他在闲暇之余,写了《四人商贾诗》,为商人正名,在江南缺粮的时候,他也想到了商人。

所以,范仲淹提高灾区米价,并不是想掩盖灾情或谋取私利,而是希望利用外地余粮。如果一切顺利,范仲淹可以通过提高米价这一“小”举动来完成救灾,而不需要朝廷花费巨资将大米送往灾区。

此举本身显然是范仲淹的创新之举,是坚持“重农抑商”的传统朝臣始料未及的。

坚持“厚道”、“节俭”、“不敢为天下先”,在提高米价、招徕洋米商期间,范仲淹也做了一件不太符合我们理解的“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的事情:举办龙舟赛,甚至把一部分救灾款作为比赛奖金;与当地富商,多次设宴,一同外出...在范仲淹的精心策划下,外面的灾区“形象”真的和那些隐瞒真相、只“报喜不报忧”的奏折中描绘的一模一样。但是范仲淹安排的这些活动真的不能光看。

因为灾情难以改善,官方又提高了米价,江南的百姓自然会越来越惶恐。骚乱潜伏在混乱的灾区。所以,范仲淹必须赶快做点事情,稳定局势,安抚民心。

组织龙舟比赛,首先可以给人一种安慰,给人一种暗示,情况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不了解政府财政的人只会认为这是救灾后的结余,可以对政府更有信心。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很强的社会号召力去接触豪族富商,安抚好他们就意味着社会的基本稳定;另一方面,这些人也与外国商旅人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帮助政府传达灾区米价上涨的可靠信息。

所以,范仲淹的所作所为,其实是为了稳定社会,吸引米商,最终以较低的成本达到赈灾的目的。按照范仲淹自己的说法,这叫“节俭”。

“省钱”首先意味着节省政府开支。用龙舟赛和酒席代替大量的宣传安抚费用,是范仲淹想出的一个不增加百姓负担的好主意。而省下来的钱,最后自然用到了受灾群众身上。

于是范仲淹反常地提高灾区米价,不是因为他决定当贪官,而是因为他想出了一个成本更少、效果更好的救灾方法。而透过他提高米价的举动,我们不仅可以知道范仲淹其实就是那个“不敢为天下先”的范仲淹,还可以知道他也是经济领域时局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