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中学校友

在闹鬼的地方有一段坎坷的人生历程。人们说这是浪费时间。任时光流逝而不叹息,已教岁月蹉跎而不悔恨。时间日夜悄悄流逝,大家却无动于衷。青春无缘无故消逝,人还是愿意的。即使前途黯淡,我依然不肯放弃,坚决响应号召,踏入广阔天地,扎根边疆,安心工作。年少的我,本该坐在学校里,努力学习,追逐梦想,在激情的岁月里蓬勃发展。但幻想太多,就会迷茫,憧憬远方,人生无常,只留下斑驳的痕迹和心灵的创伤。

时过境迁,往事不堪回首,大海变成了桑田,天空似乎不那么明亮,洱海不再那么宽阔,那些美好的故事渐渐被人们遗忘,美好的愿望无法成为现实,灵魂的归宿成了空谈。幸运的是,那段历史,作为一笔精神财富,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赞誉,被镌刻在了一块崭新的石碑上,被记载在了历史经典中,永远留在了知青们的心中。

我忘不了离开学校的那一幕,走进校园送别母校时的那种悲伤,至今还阴沉沉的。最后,看看美丽的花坛,茂盛的石榴园,茂密的柏树林,那里有学生走过的脚印。漂亮的红房子,宽敞明亮的教室,从这里走出过许多优秀的青年学生,光彩照人。大型足球场、标准篮球场、多功能礼堂,是人们津津乐道、念念不忘的地方。多少文艺骨干,多少体育尖子,无不为此神魂颠倒,鹤立鸡群。现在,我只能感叹,五年的高中学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告别了美好的校园!从此,校园里不再有学生,学校也不复存在。学生将走向广阔的世界,插队定居,接受再教育。他们不再是过去的学生,而是成为广阔天地里的知识青年。事实也是如此。三年后,学校地址分配给了一家大厂,校园里的一切都在动荡的年代里消失了。而这一代人,却浪费了十年时间,又不能上学,对升学彻底绝望。

知青离开家乡,市民送行期待归来,带着珍贵的书籍扎根,风城的孩子去宾川。50多年前的这一幕令人难忘,因为阴影无法摆脱腿,伤疤难以愈合。又是“知青”情结,令人振奋。融入自己生活的,不仅仅是同学校友,更是同甘共苦的知青同伴。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携手前行,他们就像一条纽带贯穿着风风雨雨。

1968的冬天是近几年最难熬的。苍山上的千年凝雪,寒气逼人,让人期待又战栗。它不像过去的“银仓玉儿”那样阴柔,也不像“试图与天气抗衡”那样大胆。洱海波涛汹涌,猛烈地推动着激流,撞击着堤岸,掀起狂涛。涛声回荡在“百山万水”之间,不断向远方蔓延,消失在寂静的海滨城市。人们失去了激情和兴趣,然后去跳舞,去写作,去指点江山。岁末,那些曾经在跌宕起伏的舞台上激情澎湃的人们,迷茫地叹息着,看着夕阳的余晖和雪花渐渐远去,苍耳的大地一片雾霭,忏悔着人生无常,世事冷酷。社会上极其聪明的激进分子可能没有想到,正是他们的极端行为,不仅让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让好人深受其害。普通人还是活在恐惧和害怕中,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让来自江峰寺的西风哭泣着卷起泥沙,在荒凉的堤岸上盘旋摇摆,感受着风城的愤怒冲击带来的不安。最潇洒的是学生,一群无拘无束的宠儿,不知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新年刚过,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还没缓过来。突如其来的变故又让大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下关中学的学生不得不定居农村。此事牵动人心,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不管你怎么理解,它总会触动每个人的精神。虽然最高指示早已传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深入人心,但这是一个抽象的规定,无法消除学生和家长心中的疑虑。当大局已定,方案浮出水面,边城沸腾了。标语、横幅、彩旗、文件通知遍布大街小巷,媒体和报纸无线播报新闻,敦促人们发表观点,积极行动起来。各路队伍列队走进校园,很多人按部就班地宣讲。学生向组织表明决心,坚决落户农村。父母把希望告诉了单位,支持孩子不拖泥带水去农村。从最高指示发布到学生上路,几个月的时间一切准备就绪。决策人策划定案,执行人速战速决,家长顾全大局,学生果断决策。丰城的孩子们非常自豪地去农村,在那里插队,定居。

高三高二的学生年龄大了,担心。他们曾经不顾风雨周游世界,经验丰富,阅历丰富。他们大多忧心忡忡,觉得前途黯淡。老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朝气蓬勃,勇往直前,带着冉冉旭日东升的光环,有着勇往直前的勇气。这些学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愉快地去农村,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1969 65438+10月19是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这一天,下关中学900多名学生聚集在灯火辉煌的体育场,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誓师大会。迎着烈日,背着行李,背着红宝书,我向毛主席发誓,我要去农村,去广阔的天地,接受贫农和中农的再教育。郑铮发誓要在这座古城漫游很长一段时间。从这一刻起,学生变成了知青。虽然没有本质的改变,但是他们像做梦一样走向社会。当他们来到城里人不想去的地方,最终会让这个世界无法理解,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美丽的下关中学校园再也看不到学生,也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有人悲伤,有人叹息。“知识青年”应该是一个在世界上炫耀的光环,一个从学校接受过系统教育的知识青年。不言而喻,“知青”应该是一个华丽而亲切的称谓。但历史的解读是无情的,任何忏悔和讨论都无法说清楚。

看着激情喧闹的场面,面对含泪送行的人群,同学们热血沸腾,肃然起敬。他们愤怒地挣开手臂,徒步行走,离开混乱的小镇,踏上平坦的道路,进入广阔的世界。没有大的成就,他们誓不回头。

宾川毗邻下关,相距120里,乘车或步行都很方便。往年,沿途荒凉的村庄,荒芜的石山,随时有坍塌危险的碎石卡车路,冷清而安静,除了卡车,乘客寥寥无几。1969 65438+10月19下关中学知青到宾川农村落户。从此,这条蜿蜒在险峻山野间的山路成了知青们的坎坷之路。

从下关走来的900多名知青,不得不在老驿站扎营住宿,在这里稍事休息,寻找人生之初做知青的感觉。出发时下关体育场熙熙攘攘的景象总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不可磨灭的阴影时常困扰着我,让人压抑难受。在一个弹丸之地接受度有限,荒山野地,小村庄,住宿条件差,房子又窄又矮,老鼠虫子带来的困扰让大家彻夜难眠。一个被宠坏的宠儿,不能容忍不公,不能忍受束缚,怎么能忍受无端的折磨?在校学习时,学生住在宽敞的宿舍,喝着甘甜的泉水,生活无忧无虑。习惯了安逸生活的青年学生,突然来到鸡叫狗叫的异乡。悲伤的巨大反差和失落,让抑郁的人更加痛苦,让脆弱的人处于休克状态。

一生一次,百年难求,看到贫下中农踏入宾川县城迎接知青的盛况,令人感动。牛井镇车水马龙,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欢迎的人群绵延数里。“欢迎知青下乡定居”,一块巨大的红布牌子,有的挂在高高的门口两端,有的飘在村旁路口的大香椿树上。中心区民居的屋檐、墙柱上贴满了欢迎标语,邻里市场一片红色。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闻风而动,走上街头,期待和等待知青的到来。

徒步的知青队伍疲惫不堪,迈着沉重的脚步来到这里。看着这一幕,舒眉眼前一亮,他非常激动。他身体的疲劳感消退了,心里的郁闷也渐渐缓解了。经验丰富的马车夫赶着马车,在路边等候,静静地等待知青们的到来,把他们送向四面八方。慈祥的老农赶着牛车,淳朴的人赶着马,忙着搬运行李,让刚徒步过来的知青卸下包袱,轻松上路。女人们抱着孩子,兴高采烈地穿梭在人群中,寻找村里插队的人。年轻人很高兴见到自己的新伙伴,想着如何和未来的玩伴玩得开心。小学生四处流浪,寻找未来的老师,寄托希望和梦想。因为知青的到来,广阔的世界忙碌起来,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忘记。

走进广阔的世界,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接受社会的考验,经受生活的磨炼。当你第一次进入农场时,你走进了农民的房子,体验了农村的家庭生活。陌生的村庄纵横交错,到处都是小路。砾石小路穿过村庄,延伸到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骡马牛羊狗随处可见,鸡犬相闻。炊烟袅袅,传统村落,景点,丰富的乡村生活,简历在身边。村外是一片广阔的田野,纵横交错的田埂和池塘、沟渠。人们行走在田间,辛勤劳作,农民的生活与这片土地息息相关。一排排的房子依山而建,茅草屋顶,厚厚的墙,粗大的横梁和立柱,木门垂下,纱窗,冬暖夏凉。生活在这里的贫农和中农,在这片热土上共同生活了一辈子,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其乐融融。

知青在隆冬来到这里,温暖的阳光照在高高的石阶上。人们蹲在泥墙一角晒太阳聊天,悠闲地坐在石阶上。目前是农闲季节,地里农活少,小麦拔节蚕豆开花季节,清淤疏浚,修建池塘水渠,为大春育苗做准备。今年早春麦子是绿的,去年深秋山谷还是黄的。荷塘前的蛙声嘈杂,篱笆旁的田野散发着豆香和花香。春节前,黄光村迎来了30多名知青,有条件接收这些知青的村有400多个。

回忆往事,我记忆最深的是纳西河,它在村子的东边无穷无尽地流淌。虽然河水不深,没有浩浩荡荡的气势,也没有汹涌澎湃的波涛,但浅水把黄光和李娇坝子隔开,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鸡足山脚下的残脉所赋予的灵气,是上帝给予黄光人的祝福,是淳朴而光芒四射的民风凝聚力,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自豪地说,这里是李娇最富裕的地方,这里的农民衣食无忧。正是这条激不起波澜的小河,让这片红土地充满了生机。依水而居是人们的最佳选择,是风水宝地。在那里生活了那一代人的人都羡慕那种满足感。在他自己的人生历程中,这段知青生活只有短短的两三年,留下了清晰的印象。生活物质再差,知青的生活还是有保障的,农民为我们付出了太多。经过那段时间的身体锻炼和精神磨砺,感触太多了。我们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那些接纳我们的人,那些淳朴的农村人。

走进社会生活,来到了县城最北端的苦寒之地,应该是农村的最底层。他们是勤劳的农民,也是热心肠的人。他们有着深厚的友谊,接受知青的“再教育”,愿意奉献,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些青年学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走进生活,走进村庄,挨家挨户,了解农村和农民的生活、生产情况、风土人情,亲身体验农村的贫困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枯燥,体验“盘中中餐”的来之不易。

鸡足山山麓涉水浅,纳溪两岸根深。坐在头上带着露珠的田野上,带着泥土和灰尘漫步在市场上。这就是知青生活的写照。没有悲伤和忧愁。我感受到的是广阔天地里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涓涓细流,还有田间劳动者的笑声。在黄光村的一个偏僻角落,群山伴着热水,鸡足山的清泉滋润着这片肥沃的土地。纳西河从村前缓缓流过,两边是水田,山坡上是旱地,是村民生存的根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勤劳地经营着自己的家园,建设着自己的美好家园,不畏艰辛。天道酬勤,不劳而获,富裕宜居的村庄让李娇地区的人们羡慕不已。

黄光村是一个400多人的大村,有四个生产队。庭院宽敞,屋顶高,茅屋连片,村民自给自足。这个地方适合接受知青。这里安排一个30多人的班级也很合适。都是认识的同学。* * *工作生活在同一个村子,大家都很满意。是插队的理想场所,也是知青的新家园。七八个人分到了一个生产队,每人去一个小康人家吃饭。一日三餐坐在正房和户主家人同桌吃饭,不费力不费力,温馨和谐。住宿在生产队的公房,屋顶凉亭,避风向阳,宽敞明亮,休息娱乐,无忧无虑。那时候的同学,现在的学弟学妹,都在一起生活工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可以看到每个人在田里劳作的身影,你可以在村口的路边听到同学们欢快的歌声,你可以看到人们沿着一条路奔跑。我们朝夕相处,和睦相处,路上遇到打招呼,聚在一起抽烟喝酒,看书看报,叙旧聊天,天天见面,天天有话题。

1969的春节来得太晚了。2月中旬才过除夕,刚安顿下来的知青要回家过年。两地客运站人头攒动,人们手里拿着旅游通行证在售票窗口等着,着急的是上不了车走不了。刚进农场才一个月左右。还没找到当知青的感觉,同学又要回家了。真的很急。我来的时候是步行的。到了牛井的那天,马上就分散到生产队,不知道回家的路在哪里。过年了,同学们又齐聚牛井。一个小小的客运站怎么容纳这么多人?渴望回家,心里没有底,没有耐心,不愿意花时间单纯走路的人。这是一条迷茫曲折、险峻荒凉的路。没有绿草,只有黄沙,没有森林,到处是乱石,到处是干旱、贫瘠和荒凉。

跑在这条路上的,有想家的知青,也有忧心忡忡的父母。近在咫尺,但山高水阔,层层阻隔,寸步难行。老人们经常会想念他们,所以老人们一直很珍惜他们,知心朋友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世界上很多感情都是在这里衍生的。知青艰难出发,广阔天地非柔情之地。不真实的幻想和不切实际的行为只会给自己增添麻烦。这是一片脚踏实地的修炼之地,有人称之为炼狱,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所修身养性的启蒙学校,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