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写一篇党课演讲稿。
最后,我想谈谈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央再次提出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显然,这样一个13亿人口、8亿农民在农村的大国,必须依靠自力更生,因为我们目前的粮食进口一部分只能靠品种和少量平衡来调剂,主要的还是靠我们自己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你不能依赖任何人。所以,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工作就会出现偏差,农业就会出现反复,不仅会危及国家粮食安全,还会危及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这次中央会议特别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把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到国家安全的高度,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任何时候都要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严格保护耕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粮食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这是中央政府做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我认为我们农业大学的学生尤其应该更加关注“三农”问题,并希望学生更加关注这方面的进展。
第二部分:认清形势,学会珍惜,早日成才。说了这么多情况,主要是想说明我们都是社会人,都处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作为一个大学生,让我想起了七八十年代经常说的一句话“胸怀祖国看世界”,还是很贴切的。我们如何定位自己?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让自己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关心个人发展,这是最现实的问题。同志们关心的是自己的成功,自己的方向。大学四年,是出国,还是考研,还是就业,是最现实的问题。今天我想就这些实际问题说几句。之前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一个年轻人年轻的时候离家出走,想自己创业。他向家里的一位长辈征求意见。长者听完年轻人的叙述,随口写了三个字,“不要怕”,说:“孩子,人生的秘密只有六个字。我今天告诉你三个字,另外三个字以后再说。”三十年后,年轻人已经满头白发,在回家的路上,他又去拜访那位长者。但是老人已经去世了,老人的家人拿出一封信,告诉他这是老人特意留给你的。老人说你总有一天一定会来找他。年轻人打开信读了起来。一张白纸上写着三个大字:“不后悔”。老人告诉后人一个道理:人生在世,中年之前“不要害怕”,中年之后“不要后悔”。整个人生就是这六个字。你这个年纪不要怕,我这个年纪不要后悔。
再给你几个数字,也是和你密切相关的。刚才我讲了“三农”问题和就业压力,这是一个长期困扰我国的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在就业方面,有数据显示,2004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280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2002年7月,中国有50万毕业生等待就业,2003年7月有70万。我说的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反映了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用学生自己的话说,“我已经闻到了就业战场上的硝烟,刚进大学就知道就业难。”我也会给你提供一个数字。国家在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有一个重点课题,“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它的判断是,人情、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对今年大学生择业的影响已经大大降低。然而,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之路并没有变得一帆风顺,“个性缺失”越来越突出,成为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障碍。就业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就本研究课题而言,体现在学生的就业上。和过去相比,很多影响就业的因素,比如人情、后门等,也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减少。相反,学生的素质和自身条件以及就业单位的选择都在增加,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因为大家都在关注自己的成长。你可能注意到了,媒体也在大肆宣传:《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学历排在能力之后》,谈到了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学历,不仅仅是学历,偏能力,能力加学历。很多国内外知名公司和大企业,包括行政事业单位,无一例外地把专业素质和学习成绩作为考核人才的一个基准,而只是作为一个标杆,把你的学习能力和技术,和我的个人品德的正直,诚实,谦虚和待人接物的能力作为最重要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性而现实的用人导向。换句话说,现在对人才的要求是更加注重人才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就是当今社会的用人导向。大家一定要看清这种情况,正视它。用人单位回馈给我们教育界的,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思。顺便说一句,说到诚实,检验作风和纪律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最近有人找人考“四级”,有人用假身份证。这反映了一个做人的基本素质要求都达不到,那还谈什么?最近什么都不要谈,国家教育研究院大学中心主任李智仁说:上学和工作是两回事。考试成绩好的不一定在实际工作中优秀。在实际工作中,名校毕业生不一定都比其他大学的学生综合素质高。一位国外的教育专家说:在学习的过程中,你的智商更多的是在起作用,但是要做一个完整的人,在社会上扮演好一个角色,更多的是情商在起作用。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的大学教育对情商的培养还是有欠缺的,这种欠缺在名校的学生身上尤为明显。人格的形成应该是大学教育的最终产物,这个课题是针对我们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随着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我们的目的是促进年轻人人格的形成,希望大学生在学校就能直接认识到,认真尝试做一个有灵性的成年人。我们说一个18岁的大学生,从生物学和法学上来说,都是成年人了。如果你面对的是这样一个竞争激烈、多元文化选择的时代和处境,你就不会被认为是一个精神上的成年人,我们的教育在你毕业时已经实现了教育的目标。希望同学们能动动脑子。想想吧。在座的都有一二三四年级的,还有研究生。我觉得我今天说的可能对低年级更有利,但无论如何,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想法。一、二、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想法不一样,个人的想法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一样的。你们都在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这很对,没有错。今天在座的都是我们积极要求政治进步,争取加入中国* * *产党的同学。这本身也是在规划自己的政治人生,很好,很重要。学校党委要充分肯定学生的高度政治热情,党的基层组织也要热情欢迎,特别是希望学生端正入党动机。我们经常分析大学生党建的情况,发现还是有少数学生存在功利思想。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自己,为自己入党可以披上一点政治光环,让人信服。但我还是觉得,首先同学们,你们要求进步的时候要充分肯定。有没有效用不重要。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你要不断的学习,教育,改变。我关心自己的发展,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绝对正确的。你为什么来学校?我只想成长,成为一个人才。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同志们要加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想加上这个。如果你把你的个人热情和你的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我认为你可以尽快成长,成为一个人才,成为一个精神上的成年人。
这是你的大好时光。看着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感触良多。时光飞逝。是时候“不后悔”了。说了这么多,我的意思是现在学生关心自己,我以后是考研,出国还是就业,等等。这些很现实的问题都摆在眼前。我高中的时候,是领导高考的指挥棒。十年寒窗,挑灯夜战,终于走进了大学的殿堂。没想到还来不及放松庆祝,一根就业指挥棒已经在发挥作用了。不容易。我羡慕你,也理解你。到了学校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适合什么样的专业,应该选择什么专业,感到茫然。所以回过头来看:包括我们到了大学之后,如何定位自己,规划你未来的发展。学校也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包括明年按照学院和学科招生。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宽松的条件。第一,通过一两年的公共课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对自己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再确定自己的专业。目前有60%的同学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想转专业,但是不知道什么专业合适。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不能等到四年级或者三年级的下学期,那就来不及了。以后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都要持证上岗。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学校的每一个老师和工作人员都应该持证上岗,为每一个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咨询、服务甚至各方面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学目标的确立,其实就是人生目标的确立,这一点非常关键。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说过:在中学,学生在课桌上学习;在大学里,他们需要站起来环顾四周。只有站起来,展望社会,展望历史,展望未来,展望人生,我们才能把握好自己的目标,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确实如此。我认为你从大学开始学习是你人生中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刘清也说过,“虽然人生的路很长,但往往只有几步路岌岌可危,尤其是在人年轻的时候。”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alchen看到一个年轻人写的旋转,只有三个标点符号:一个——(破折号)和一个!(感叹号),再来一个。(句号),Balchen问他什么意思,他说,一个横冲直撞(-),一个伤心后悔(!),最后只好死了(。)。Balchen把这三个标点符号改成一个,(停顿),一个...(省略号),一?(问号),并解释说青春是人生的一个小站(,),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无边(……),你不闻浪子回头,不换他的钱(?)。在Balchen的关心鼓励下,这个年轻人终于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人。总之,最实际的问题是大学生想充分利用我们大学的过程,大学教育的真正价值每个人都不一样。在大学教育中,你得到你所投入的。进入大学,你们的能力可能差不多,但是大学毕业的时候,你可能会惊讶的发现,你们的能力差距可能不是几步之遥。对于你来说,我觉得这种差距绝对不是智力差距造成的,而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包括情绪、情感、意志、品质、道德、责任感、人际关系、爱好、性格等等。你要总结反思自己。大学四年只能算是一门学科的入门,打一点基础,离校后再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应该说有机会进入大学是一种荣誉,但是任何一种荣誉和待遇都是要靠不断的努力去争取的,要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些机会。因此,最后我想给我的同学们十点建议:
第一:意识到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态度决定了你从课程和老师那里获得多少。你必须对你的学习采取积极的态度。理解它对你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第二:记住你的大学成绩会伴随你走向未来。如果你的成绩单上全是“及格”,那只能说明你没有真正努力过。请尽力做好每一件事。
第三:勇于承担责任。你也许能找到各种理由来解释你对学习不感兴趣。不要找借口,学无止境,抓住任何学习的机会。我们应该像大海吸收水一样吸收知识。如果你离开大学的时候和进来的时候一模一样,那只能怪你自己,不能怪别人。大学是一个改变的过程,但是你要主动去推动这些改变,未来谁也不能保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吃苦不成器。
第四,认识到大学生活就是生活本身。这不是你人生的前奏、准备或前奏。你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工作规则,早在大学就开始形成了。无论好坏,20岁的你,很可能已经60岁了。研究证明,如果你现在性格开朗,善于自我调节,老了也一样。
第五:学会提问。你的中学老师可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经常提问是提高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没有问题的人生是空虚的,没有意义的,你的思想要活跃。
第六:尊重他人,学会沟通。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际冲突都发生在没有原则的琐事上。本来打个招呼道个歉就没事了,但是双方自尊心都很强,不懂得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人际关系和谐的秘诀是愿意与人交往,学会与人交往。
第七:多方征求意见。好建议是不会给你的。你应该经常和你的导师和朋友交谈。懒人只听一面之词,不管消息来源。懒人在做重大决策之前,不愿意听取很多意见。聪明的人广泛搜寻信息。
第八:充分利用资源,尽快做。毕业后要找好工作,光靠好成绩和推荐信是不够的。你在大学做过什么社会工作也很重要。我们有几十个社团和学生组织。我们期待你的加入,早日将自己溶入大学生活。时光飞逝,一切都不会再来。不要等到大三大四才开始投资。一个在大学活跃的人,往往和他未来的工作生活一样充满活力。雇主喜欢积极参与的学生。作为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你永远不会看不到众生。记住:平庸的人可能有很多同学,但总有几个人跑在前面。
第九:保持乐观。如果你渴望学习和进步,想要得到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你认为一旦有人让你做什么你就能胜任,你就不会对大学生活感到头疼。事实证明,乐观主义者在大学生活中表现更好,分数更高,收获更多,更好地学以致用,更容易表达对成绩的满意。
第十:立即行动。如果你连自己的某件事都不喜欢,缺乏自信,不能合理安排时间,独断专行,焦虑不安,不够开放,没有觉悟,缺乏领导素质,做事拖沓,那就要立即行动起来,加以改正。
这些建议供你参考。我觉得这十条建议不仅适用于大学教育,也可以作为以后人生的信条。讲两个故事来结束。第一个小故事,有两个学生,A和B,同时申请一个教授的博士学位,但是教授只招一个学生,于是教授给了他们一个题目。两位同学同时完成题目,过程同样精彩,结果同样正确。教授想了想,选了a,不服气,B问教授为什么不选B,教授指着题目上作业的时间说,我上周五下午布置的题目。你们中的一个人上周五下午四点开始做,周一开始做。然后我选了周五下午四点开始的A,因为一个马上开始行动的人更有竞争力。第二个小故事,1972,新加坡旅游局给当时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做了一个报告,大意是我们的新加坡还不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日本的富士山,等等。除了常年阳光直射,我们没有什么著名的古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展旅游真的很难。李光耀看了报道后非常生气。他批准了报告中的一行。你希望上帝给我们多少?阳光?阳光就够了!后来,新加坡一年四季都利用阳光直射来种花种草。在很短的时间内,新加坡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花园国家,并连续多年成为亚洲旅游收入第三大国。我告诉你这些是因为这里的很多同学可能也有很多抱怨和不满,他们抱怨过上帝的不公,他们会抱怨学校暂时没有令人满意的方面。如果你有幸读到李光耀的这句话,不知你会不会突然开窍,醒悟到教室里的一对桌椅是上帝送给你的。希望你能学会珍惜,珍惜时间,珍惜青春,珍惜生命。假设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经过去,一去不复返,今天我和你在一起,但很快就会过去,明天会来,但也会消失。快点,人生只有三天。多么哲学的时间概念(这是夏威夷岛上的学生上课前的祈祷)。
真心希望同学们抓住青春的机遇,早日成才,早日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