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风筝为什么受欢迎和喜爱?
文章说,小时候不允许小弟弟放风筝,也不允许小弟弟做这种不值钱的事情。他的行为非常粗鲁。当他明白游戏对孩子的意义时,鲁迅醒悟了,意识到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对精神的残酷”。虽然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鲁迅还是想赔罪,但是小哥哥完全忘记了,“我”沉重的心不得不一直沉重
从兄弟情的角度来说,当年不让小哥哥放风筝是因为他对小哥哥有出息,但他恨铁不成钢。一旦知道自己错了,虽然是几十年前的事了,虽然是哥哥,但也要请求弟弟的原谅。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角度来说,“游戏是孩子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孩子的天使”,游戏真的是出于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变得活泼、健康、聪明。所以禁止游戏就等于扼杀了孩子的天性。鲁迅看到了外国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认识到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他希望中国的儿童教育能改变落后的偏见,希望儿童的精神永远不被压抑,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来看,鲁迅是严格解剖自己的,是严格自省的。他对过去和小事都一丝不苟,有错必纠,认真负责。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哥遭受“残酷”却毫无怨念的现象看,鲁迅的感触特别深,文章就此打住,留下了无尽的悲伤和发人深省的问号。为什么小哥完全忘了?原来他偷了一个风筝,但他自己也不认为这是正当的。他觉得应该是他哥哥负责,所以也就不管了。
初读之后,我们可以感觉到鲁迅先生并不是一个天生的智者,他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观念有落后的一面。但鲁迅先生可贵的是,他一旦接受科学思想,就会改正错误,鲁迅先生是充满自省的。鲁迅也哀叹受难者的健忘和不挣扎。在他看来,这就是杀手们可以随意杀人的原因。
“这一幕精神上的残酷”是什么意思?
“我”曾经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的事”。作为哥哥,我严格管住了弟弟,本来对他来说是有前途的。现在想起来,我当时被落后的观念所支配,我的行为真的是“精神上的残忍”。从这一幕可以看出鲁迅童年时代老少不平等的封建秩序。“就年龄和力量而言,他都不是我的对手”,这说明作为哥哥的粗暴行为是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鲁迅毫不客气地写自己,字里行间带着一丝自我谴责。至于弟弟,不让飞就不敢飞,只好偷偷做个风筝。当他发现时,他很惊慌。即将完成的风筝被哥哥踩坏了,他没有反抗的意思。除了绝望,没有任何防御。
鲁迅一旦接触到科学思想,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他没有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而原谅自己,也没有因为自己当初的想法受到传统的影响而原谅自己,更没有因为时间久了而放下。他的心情如此沉重,可见他解剖自己有多严厉,有多认真。
“我”乞求哥哥的原谅,哥哥却毫无怨恨地完全忘记了,于是我的心无法放松,不得不沉重,这就翻出了另一层意思。被害人并不认为自己受到了酷刑,反而认为哥哥的行为合情合理。这只是表明他不认为这个游戏是“合法的”。一旦他被他的兄弟发现,他认为他应该受到惩罚。特别可悲的是,被折磨者的麻木让折磨者为所欲为。所以鲁迅只觉得世态炎凉。
通过探讨这篇文章,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需要科学思想的指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做违背感情、愚昧落后的事情,正义的行动也应该捍卫我们的合法权利。只有科学的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风筝》出版后,其对传统封建儿童教育思想的攻击尖锐而暴露,受到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当时有文艺青年说:“我喜欢的是《野草》的线头,是与传统观念、黑暗势力、虚伪君子的斗争。”据方志敏的爱人缪敏说,方志敏年轻时热爱文学,对鲁迅的《呐喊》、《彷徨》、《野草》“非常喜爱”。包括《风筝》在内的鲁迅散文诗,因其随笔、杂文、新意、技巧高超而获得了广泛的读者群。所以“雨丝的销量一期比一期好,从1500到2000,从3000到5800,她的影响力很大。”这是真的。20世纪30年代初,我国城乡许多中学都使用赵主编的一套初中混合普通话教材,这只风筝被选为中学生学习写白话文的范本。
……
更有甚者,《风筝》还被作为鲁迅的代表作推荐给了全世界的读者。1936年9月,也就是鲁迅逝世前一个月,纽约出版的《亚洲》杂志(英文版)刊登了美国进步记者和中国作家姚翻译的《风筝》,正好赶上鲁迅逝世前的视线,而1936年6月,编的《活着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
1950年,莫斯科真理报出版社出版了鲁迅短篇小说集(俄文版),全部选自《呐喊》《彷徨》,但不知何故《风筝》也被收入其中。1955莫斯科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中学生读物,包括《鲁迅与风筝》短篇小说集。可以看出,这里把《风筝》与鲁迅的其他小说放在一起,是沿袭了斯诺的做法;这种分类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想象《风筝》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在中国受到读者的欢迎,尤其是其他肤色的孩子,这是令我们欣慰的。
风筝思想内容综论
1.从儿童教育的角度理解(陈根生)
正是因为《风筝》出版后的巨大影响,所以在作品中实行“精神残酷”的封建儿童教育大哥就是作者本人?也就是说作者写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吗?这个问题一直是人们非常感兴趣的。这样,鲁迅的亲人自然成为人们勤于请教的对象。鲁迅的三哥周,解放前写道:
鲁迅有时会强调一件事,比如他写的那篇反对哥哥糊风筝的文章。其实他也不是那么反对。他自己不放风筝,但也不严格反对别人放风筝。
几十年来,周同志多次回答了这样的问题,直到20世纪80年代,他才给来访者一个明确的回答:
我不记得这个了。
然而,鲁迅的妻子许广平持有不同的观点。在她的谈话中,她把《风筝》中的“我”介绍给与鲁迅和她的小弟弟以及周是同一个人的人。1956的金秋,在北京北海少年之家举行了鲁迅追悼会。许广平同志应邀在会上给孩子们作了报告。
鲁迅长大后检讨自己对兄弟们有点太狠了。他还说了一件事:有一次,他放学回家,不知道弟弟(周)去哪了。后来看到他在一个堆满杂物的小房间里糊风筝。他觉得这是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情,就把弟弟的风筝撕碎了。当他长大后,他认为这对他的弟弟来说是非常错误的。我向我哥哥提到了这件事。他哥哥说发生了吗?我都不记得了。后来鲁迅叔叔说不记得了,我就更难受了。他还说:你犯过的错误要牢牢记住,不是人不记就能过的。
许广平同志的讲话受到广泛赞赏,许多鲁迅研究人员在写鲁迅传记时,认真使用了《风筝》中提供的材料。
那么,同志所说的周是不是全错了呢?当然,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明明是用风筝写的,早在那一年,小哥哥“他什么都不记得了”。但是,即使《风筝》讲的是作者自己的经历,也不代表鲁迅没有选材,没有突出,不需要渲染和强调。否则,恐怕很难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而且,以上只是就创作素材而言,重要的是对作品主题的理解。鲁迅先生最喜欢的两位亲人,一直从儿童教育的角度谈风筝。周建老明确指出:“我认为他这样写主要是为了批判当时一些人对孩子不正确的态度和教育方法。”把《风筝》的主题理解为批判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和方法,倡导现代儿童教育的科学理念,不就统一了吗?鲁迅两位亲人的话,精神实质有没有根本的区别?
(选自《鲁迅名著出版后》,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2.从批判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角度理解(王充之)
《风筝》讲述了“我”的一件往事,以及这件事带给“我”的一段情感体验。作品中的“我”一直不喜欢放风筝,小哥哥也不允许放风筝。有一次,我粗暴地破坏了小哥哥辛辛苦苦做的风筝。这件当时并不在乎的小事,在二十年后突然出现在我的记忆中,如此猛烈地吞噬着我的心灵,我渴望补救,但无济于事,只是给我的心灵增加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每次回忆起来,我都感到一种“不确定的悲伤”。看完之后,我们不禁为小哥哥的不幸遭遇感到深深的惋惜,为“我”感到惋惜,同时也觉得有些问题需要思考。
一个纯真无邪的孩子,他正常的天性,他合理的愿望无法发展,无法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就因为这违背了大人的“信条”,让人觉得这里面包含了某种悲剧性的东西。虽然是一只被糟蹋了的风筝,但同时也是一颗本该被爱抚的温柔的心。作者称之为“精神残酷”,很深刻。这种“精神残酷”的场景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当然,我们不能把事情的起因归结于“我”的“老成持重”性格。作者说,虽然我们的一举一动看似是自己的主人,其实多半是被死鬼克制的,并指出了传统旧思想旧观念对人的影响和毒害。放风筝是“孩子最正当的行为”,但“我”却把它当成“一个无可救药的孩子做的玩具”,对小哥哥加以限制,以至于“我生气他瞒着我的眼睛”,“偷走了一个没出息的孩子做的玩具”,破坏了小哥哥辛辛苦苦做的风筝,“立刻伸手折断了一只蝴蝶的翼骨,转动了风轮。如此无情的践踏,“我”毫无顾忌的做到了。小哥哥受到如此不合理的对待,他也只能忍了。因为《长幼论》“我”是我的哥哥,我觉得我有无限的权力。从“我”对待风筝的态度和破坏风筝的粗暴行为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在精神和心理上的一些鲜明印记——扼杀孩子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陈腐的论资排辈观念所打下的印记。应该说“我”所做的不仅是个性化的,而且是具有时代特征的,这使得这场关于风筝的争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这个风筝事件不一定是作者经历中的事实,但却是当时社会会存在的事实。封建思想正在有形无形地摧残着我们几代人。像“风筝”这种日常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旧社会总是处处发生、处处存在,却常常被忽视,甚至被视为理所当然,就像我意识到之前作品中的“我”一样。作品反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伤,既表现了“我”个人的遗憾,也包含了作者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的焦虑和遗憾的感受。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从生活中捕捉到这一素材,并加以概括、铺陈、艺术再现,表达了对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憎恶,启发人们思考,从而有所感悟。因此,这项工作很有指导意义。即使在今天,封建主义的残余还远远没有消除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仍然可以从我们的作品中获得伟大的思想教训。
(《读风筝与野草鉴赏》,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3.从自我解剖的角度理解(尧尧)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的确不时地解剖别人,但更多的时候我更无情地解剖自己。”他补充道,“我了解我自己。我比别人毫不留情地解剖自己。”我们读过很多鲁迅关于解剖他人的精辟文章,像《呐喊》《野草中的风筝》这种带有深刻自我批判的文字也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因为从这类文章中我们更容易体会到一个革命者敢于正视自己缺点的高尚品质。正如鲁迅自己所说:“但是,革命者从来不怕批评自己。他很清楚,他们也敢说出来。”鲁迅对“欺骗”和“欺骗”一向深恶痛绝。阿q精神胜利法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鲁迅之所以如此深刻地批判阿q精神,正是为了激励人们勇敢洗涤灵魂,走向改革之路。以“风筝”为例。作者在描述20年前的一段童年生活时,觉得自己当时做了对不起小哥哥的事,于是带着愧疚感表达自己的心情,“心里好像转了铅,重重地摔了一跤。”当然《风筝》是通过叙事抒情的,作者的思路很清晰,所以其内容不难理解。
(摘自《野草与鲁迅作品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版)
4.从家庭的角度理解(康)
善于自省自责,是一个上进有为者的内心感悟和美德。鲁迅是一个一生致力于实践“解剖自己不比解剖别人更仁慈”的人,因为他认识到:“有许多种族的人并不自满,永远前进,永远抱有希望。”悲哀,悲哀!”(《随想》)风筝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以诗体生动地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自省的性格和情怀。它奏响了一曲温馨的歌,有着优美的人情,让人陶醉在自然、和谐、和谐的诗画之中。
风筝写于6月24日1925。这一天是中国农历正月初一。此时,鲁迅生活的北京“四面仍是冬天的寒冷”,但远处的天空中出现了一两只风筝,让我仿佛看到了“故乡久违的春天,却在这天空中荡漾”,从而在我和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故乡风筝季节的美丽画卷:天空中,我抬头看见一只螃蟹风筝或一只稚嫩的蓝蜈蚣风筝。地面上,柳树已经发芽,桃子发芽更多。这种早春二月的景象和天上的装饰很协调。作者将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让现实中严冬的“冷力”与回想中春天的“温柔”相互映衬,既增加了往事回忆的悲凉和动人力量,又使作品呈现出几分亮色,透露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既是以小哥哥为代表的儿童天真无邪的精神美的反映,也是“我”感到无助、触动现场、引起自责和反思的催化剂。作者对家乡二月美好的风筝季节的诗意描写和有意渲染,既是作者爱美之心的表现,也是小哥哥爱美之心的体现,从而写出了感人至深的精神美的颂歌。
这首人间美景的颂歌,荡漾在小哥哥对风筝的迷恋的描写中,荡漾在他的风筝被“我”破坏的“恐慌”和“绝望”的痛苦中,荡漾在他“完全忘我,毫无怨恨”的内心中。
这种对人类美好的颂歌,也在“我不喜欢放风筝”“我讨厌放风筝”“不许我放风筝”的笑声中回响,所以我鄙视小哥哥“最喜欢”的风筝。以“我”肆意破坏小哥哥辛辛苦苦偷偷做好的风筝,得意洋洋地离开的方式,以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物”的偏见,以“我”急于“弥补”最终无法补救的“不确定的悲哀”来呼应。
几段心潮荡漾,都是泼墨的文字,真实动人。作品首先生动地描述了小哥哥对风筝的迷恋:他没有风筝,只是“呆呆地”看着别人的风筝飘在空中,“陷入沉思”,“有时一放就是半天”;他有时会为某人的风筝突然掉落而“惊呼”;他有时会因为“收放”而为别人的风筝“喜上眉梢”...“多么美丽的心灵,多么纯洁的情感!作者越是描写小哥哥的迷恋,就越能指责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家规,就越能在生活在严冬、向往春天的“我”心中激起情感波澜,从而感到不允许他放风筝,把小哥哥的迷恋当成“笑柄”和“卑劣”的思想行为,这是对一颗稚嫩童心的严重摧残。作品接着写了一段“精神上的残酷”,生动地描绘了两个蓄势待发的人:秘密被发现后,“我”因为“愤怒于他不让我看到它”而偷了一只风筝,然后“立即伸手折断了一只蝴蝶的一根翼骨,把风轮扔到地上踩扁了”。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种带有几分威权色彩的心理状态,表现了“我”的愤怒与傲慢。小哥哥呢?他“惊恐地站了起来,面无血色,畏缩不前”,“绝望地站在小屋里”。一个追求美的灵魂被毫无怨言地扼死,一个伤害美的灵魂因为病态的偏见和论资排辈的封建礼教的力量而“得意洋洋”。两种心境的描写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让人灵魂颤抖。这样,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种新鲜的科学气息被吸进我中毒的头脑时,就会产生一种“惩罚”感,“精神虐待”的场景就难以忘怀,我的心“仿佛同时变成了铅,重重地落下”。这种愧疚和遗憾无疑是时代新风的结果,也无疑是“我”抛弃旧我,追求新我的人性美的表现。作品在描写未来的“我”时,更形象地表达了两种美好的情感:从“我不喜欢放风筝”“我讨厌放风筝”,反对小哥哥放风筝,破坏风筝到“给他风筝,同意他放风筝,劝他放风筝,我就和他一起放风筝”。变化真大!”我“抖落了精神的枷锁,似乎恢复了儿童的天性,“呐喊,奔跑,欢笑”。欢快的旋律中,极其简短的句子随着轻松的节奏跳跃着,仿佛再现了孩子们放风筝的热闹快乐的场景。但这只是一个对比,因为时代变了,一切都无法挽回。结果只能加重“我”的感情,后悔。这种共同的遗憾感是美好的。尤其是当“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恳求小哥哥原谅的时候,小哥哥“完全忘记了”我所认为的“精神上的残酷”。听着往事,他“惊喜地笑了笑”:“竟然有这种事?“这篇朴实无华的文字,展现了两颗美丽的心:一颗严于自责,恳求原谅自己的错误;一种天真,完全忘记别人的错误。多么美好高尚的情操啊!如果我们的人际关系中能有这样的人性美,社会就净化了!
我爱风筝深刻的思想力量,我爱风筝所体现的人们心中的美好情感,它在寒冷的冬天给人以“故乡春天”的温暖!鲁迅用真挚感人的感情写下的这首人类美的颂歌,将永远回荡在人们的心中。
(一首有着美好人情的甜歌——读《风筝》,《鲁迅名著分类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版)
5.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理解(李国韬)
风筝写于1925+十月。但鲁迅在1919年9月发表了一篇文章《我的兄弟》,内容完全是《风筝》里的故事。《我的兄弟》只有300多字,像《风筝》的轮廓。
当然,《我的哥哥》是一部独立作品,表达了一种负罪感,说明压抑孩子游戏的本能是错误的,甚至是残忍的。《风筝》也写了这些,也表现了这种感觉,这种想法。然而《风筝》毕竟是一部全新的作品,它所表达的远不止于此。《风筝》的开头和结尾都是用一个被压抑和封锁的弹簧写出来的。如果雪在冬天寻找春天,那么风筝在春风感受冬天的寒冷。这还是一首关于春天和青春的诗,是鲁迅继续“寻找逝去的青春”。
《风筝》最早是北京寂寞的春天和阴郁的春天写的。然后,是对家乡“春二月”的记忆,那是“一个温和的春日”。风筝是故乡春天的象征,是美好青春的象征,它引导读者走进“久违的春天”。
乔峰曾在《略论鲁迅》中说:“鲁迅有时特别强调一件事,或者故意玩弄它,比如他写的那篇反对哥哥糊风筝、放风筝的文章就是这样的。其实他也不是那么反对。他自己不放风筝,但也不严格反对别人放风筝。这是写鲁迅的作者应该知道的。”鲁迅本人也在《朝花小议》中说过“和实际容量有些出入,只是我现在才记起来”。谁都知道记忆会不准确,艺术也允许虚构。风筝的艺术魅力是无法抗拒的。它能把任何读者,无论年龄大小,带入童年的童心,让你和作品中的小哥哥一起感受悲伤和希望。作品也让你觉得和那个哥哥在一起很丢人很难过,让你的心重重地落下来。
《风筝》以极大的热情表现了对春天、青春的向往,对美好事物的迷恋和探索。它要求健康快乐的生活,有春天的美好;无意中损害了健康幸福的生活,是极其遗憾的。然而,如果没有春天的日子,我们如何探索新的生活?现在,风筝事件过去了,小哥哥的精神创伤早已平复;而春天和青春早已难以捉摸——“早已远去。”最难过的是这种逝去,也是贯彻整篇文章的心情。这真的是一种“不确定的悲伤”。
文章开头说:“我现在在哪里?”在“寒冷的冬天”。这时,作者回忆起逝去的春天。文末,我又看到了家乡的春天;此时“四周明显是冬天。”从头到尾的牵挂都是从现实到虚无——北京的风筝让我想起了家乡的春天;从虚拟到现实,从记忆中的春天到现实中的冬天。
(摘自《野草的艺术与寻找逝去的青春》,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版)
6.多角度理解(李云经)
《风筝》是散文诗集《野草》之一。有人说,“这篇文章...深刻地剖析了自己,批判了自己”(李·《野草》注)。有人说《风筝》中的“我”,“绝非鲁迅本人”或“自我批判”。(闵杭生,说风筝里的我)。意见尖锐对立。
一般来说,抒情诗中的“我”多是作者本人,所表达的感情也应该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另外,在鲁迅写这个风筝的5年多前,他还写了《我的兄弟》,也是散文诗,发表在2009年9月9日的《国家公报》上。五年多后,鲁迅认为他之前的《我的兄弟》已经“失传”了,于是又以“风筝”为题写了一遍。两首散文诗虽然用词不同,但在反对小哥哥放风筝上是一致的。这告诉我们,这件让他感到愧疚的事,在鲁迅的记忆里久久挥之不去。是他曾经经历过的事实,不会是毫无根据的艺术虚构。这样,《风筝》中的“我”依然是鲁迅本人,自我解剖也是这首散文诗的中心内容之一。
鲁迅年轻时不喜欢放风筝,认为“这是没出息的孩子干的事。”因为父亲早逝,他以封建家长的身份约束弟弟,不仅不准他放飞,还踩他偷偷做的风筝。多年以后,当鲁迅从一本外国书上得知“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时,以前那种“精神上的残酷”的情景突然在他眼前展开,内疚和沉重的心情袭击着他,使他坐立不安,“又惊又悲”。
在流露出悔恨的艺术描写中,有自我批判的意图,同时也有对扼杀儿童天性的封建礼教的批判。鲁迅一直认为,善于自责和自省是一种美德。他在散文《随想》中说:“有许多种族的人并不自满。他们永远向前,永远有希望。悲哀,悲哀!”他曾呼吁“拯救儿童”、“解放青年”,而在《风筝》中,他将这种反封建的思想斗争深化到了自己的灵魂深处。人们读完这首散文诗,无疑会被鲁迅的高尚情操所感动。
但是,如果把自我解剖作为《风筝》的唯一内容,恐怕也是片面的。
《风筝》的前两段和最后一段是感性的。作者写道:“我现在在哪里?四周依然是冬天的寒冷,但故乡久违的春天却一直荡漾在这片天空中。”这说明鲁迅经历了从五四革命高潮到低潮的转变,感情也从激动走向了沉寂。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军阀混战、新文化运动的分裂、教育界对经典的复古阅读、文学园地中失恋诗的盛行,都让他感到黑暗笼罩着一切,犹如身处寒冬,让他深感“诧异与悲哀”。也正因为如此,他更渴望“春天的温柔”。
在诗人的作品中,春天往往是希望、青春、生命和理想的代名词。这些词我们在很多《野草》诗里都很熟悉。在《希望》中,诗人曾经憧憬青春的崛起,追求“青春在外”;在《雪》中,作者不是从江南的雪花中想到了《青春的消息》吗?在《风筝》中,鲁迅把“寒冷的冬天”和“春天的温柔”做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对“春天”和“冬天”的深情。
风筝是预示春天的天使。因为孩子们渴望春天女孩的到来,他们用风筝来迎接她,打扮她,赞美她。春天的到来意味着冬天被击退了。江南,风筝放飞的时候,桃儿发芽,柳儿发芽,与天空中孩子们的装饰相映成趣,使它成为一个温和的春日。从欣赏春光的角度来说,真的是令人神往,无忧无虑!然而目前北国虽是早春,天上飘着一两只风筝,但地上全是雪,哪有什么春天!春神在煎熬,冷空气威胁着她,冬天毁灭着她。这能不让人感到“惊艳和悲哀”吗?当时小哥用风筝迎接春天,却玩了一个精神残忍的恶作剧,至今难以后悔!那么,现在,小哥哥的“春天”在哪里?我的“春天”在哪里?四周都是黑暗,是谁在制造黑暗?当代垂死的精神虐待狂是谁?春暖花开的季节没有春天,春暖花开的季节却是冬天。这怎么能不让诗人有一种“不确定的悲伤”呢?这是人民的悲哀,时代的悲哀!在这里,诗人通过自己感受到的层层淤积,对肮脏污秽的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抗议!正因为如此,诗人的感情不由自主地从“悲凉”转向“悲愤”。在文章的最后,他写道:“我还不如躲在寒冷的冬天——但显然四周都是寒冷的冬天,这给了我巨大的寒冷和空调。”这是诗人的悲愤,也是人民的悲愤。可见,对“春”的向往,对“冬”的抗议,是《风筝》的另一重要思想内容。
巧妙地将“精神残酷”所带来的深深自责和对“社会残酷”的强烈抗议展现在眼前,并将自我批评与社会批评成功地结合起来,是散文诗《风筝》的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