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育部2001年7月发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就是这种语文素养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感”这个词。比如它的基本理念强调“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语感”。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每个阶段的目标中,语感的培养更加具体明确。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强调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②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一个学生的语感很强,他会在理解和表达上不断进步。”当今语文教育著名学者王尚文先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近年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语感作为一种必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什么是语感: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是语感,是对言语的直观感知。其主要特点是直观和自动化。是夏丏尊先生在中国第一个提出了语感的概念。他曾深入浅出地解释过:“在语言感觉敏锐的人的头脑中,‘红’不仅仅被解释为红色,‘夜’也不仅仅被解释为白天的对立。田园不仅是种菜的地方,也是一场春雨。看到‘新绿’二字,你会感受到希望、天然化工、青春活力等等无尽的利益。当你看到‘落叶’二字时,你会感受到无常与孤独的无穷含义。”可见,在夏丐尊先生看来,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对语言文字的正确而丰富的理解。而王尚文先生则认为:“语感是在感官层面而非无意识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不直接参与思维,是个体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表现为对作用于他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读(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个人亲情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往的需要而在感官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总之,语感是个体的语言素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言语实践中,能够直接、快速地被理解和运用的一种体验性很强的能力。一个具有敏锐语感的人,不仅能把握住说话对象的字面意思,还能迅速而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以及言外之意和寓意。

二、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日益频繁的交流中,人们对语言信息的接受往往会导致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强烈而敏锐的语感是理解所有词语的基础,是从思想认识到作者头脑的桥梁。人之所以能够不假思索地用语言表达思想,能够从句子或段落的开头预测整个句子或段落的走向,能够在瞬间识别出词义的细微差别和色彩感受,正是因为有了语感。具有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到文字的精妙,看到文字的本质,把握住文字的理性趣味,使人步入丰富精彩的精神世界,受到文化和审美的熏陶。可以说,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是小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第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以阅读为导向,培养语感

“读”,记在眼里,出在嘴里,闻在耳朵里,记在心里;这是一个许多感官参与声音解释的活动。它是将文字符号转化为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一种基本方式,是语感习得过程中最有效的言语练习方式。它不仅是理解和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由之路。古人云:“读一本书百遍,方知其意”,“读”是中国传统教学的精髓。汉语语言文字的内在美、意境美、文章结构的严谨美,都需要有指导、有要求地反复背诵,才能品味“文内之味”,体会“文外之意”。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通过阅读、默读、重复阅读、竞赛阅读、整体阅读、局部阅读、介绍阅读、角色阅读、榜样阅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感悟,培养语感。

1,范杜

夏丏尊先生说:“汉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向学生传达语感。”教师的范文阅读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表情、语气、语调、姿势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看得见、听得清,可以模仿、学习。教师读得好,能引起学生的感情,起到“感语”的作用。一位老师在讲授《十里长街送丞相》时,先以朗读的方式营造了一个场景,让学生们感觉老师就在十里长街送行的人群中。然后他用悲切的语调大声念道:“人们常常愉快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那矫健的身体和慈祥的面庞……”接着他又问:“快乐应该是愉快的感觉,‘矫健的身体’和‘慈祥的面容’是赞美的语气。老师为什么用低、轻、慢的方式读?”老师对激情阅读感兴趣。学生动情地说:“因为人再也享受不到这种快乐了!”“因为周总理那矫健的身体,他那慈祥的面容再也见不到了!”“在悲伤中回忆幸福,让我们更悲伤!”

2.免费阅读

培养学生的语感,自由阅读比一起阅读更有效。朗读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朗读,在朗读的同时品味课文的感受。如果他们觉得还有没有完全理解的地方,可以慢慢读,多读几遍,加深学生的感受。在《黄继光》一文中,有一组关键的句子:“他觉得教官在看着他,战友在看着他,朝鲜人民在看着他,祖国人民在看着他,黄继光又站起来了!”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反复读这句话,不要复杂的提问和分析,从而体会意思,理解情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读音随着平行度的推进越来越强。读《黄继光站起来》时,“站”字自然发出最强音。这时,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崇高形象也“屹立”在学生心中。

3.按角色阅读

不同角色的朗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在朗读中可以用不同的语调、语调和语速来创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感受。比如《狼与羊》这一课,狼说话声音粗,声调高,语速快,还念出一种大胆无理的表情;小羊说的话要慢慢地、淡淡地读,读的是善良、温柔、怜惜。在角色阅读中,学生和主角一起思考、一起感受,对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了真实而深刻的体验,既培养了阅读的热情和兴趣,又发展了语感。

4.介绍

有些班级学生整体阅读能力较弱,语感普遍不强。学生的情绪,老师的情绪,课文的情绪都无法快速产生* * *音。这时候就可以用“引用法”了。在教师的引导和教师情绪的感染下,学生相对集中于一些关键的词语和表达,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情。比如教《用董存瑞的牺牲炸碉堡》中“炸碉堡”的部分:

老师:这时,响亮的冲锋声响起,惊天动地的杀戮声由远及近。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战士冲了上来,但敌人的机枪还在射击。万分紧急,董存瑞——

生:抬头挺胸,站在桥下,左手握住炸药包,抵住桥底,右手突然拉动导火索。

老师:导火索爆出白烟和火花-

生:火光照亮了他钢铸的脸。

老师:1秒,2秒...董存瑞-

生:像巨人一样站着,眼里闪着坚毅。

老师:董存瑞抬头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胜利的红旗在龙华中学上空高高飘扬。他用尽全力大叫-

生: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去吧!

在这次朗读中,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把自己的感受集中在董存瑞炸碉堡时的动作、神态、语言上,在学生的情感深处刻下了牺牲人民解放的光辉形象。

(二)单词分析,训练语感:

咀嚼单词和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朱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读书的时候,一定要熟读。当你熟悉它的时候,你会精读它,当你精于它的时候,你会看到它。如果吃水果,咬开吃,没有味道;一定要细细咀嚼,然后味道出来,才知道这是甜的,苦的,辣的,才知道。”(参见斋藤优子流派)。叶圣陶老师在讲语感训练的时候也说过,一个词或者一个词只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去细看,去思考,去品味。这样,学生就会对语言文字有正确而丰富的认识。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理解一个词,它的意义和味道”。因此,在课堂上要注重引导学生推敲文字、分析文本,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相遇,形成文本、师生、作者、编者之间的平等对话,从而体会到文字的准确、句子的意境,体会到句子的情感,增强语感的敏感。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加减调整变化来训练和提高语感。

1,加上。就是把文中没有写的加上去,和原句对比。比如《琅琊山五壮士》中“班长斩钉截铁地说“走吧”,带路到莲瓣”,让学生在“走吧”前加上“我们”,把这句话改成“班长斩钉截铁地说“走吧!“带头走到荷花花瓣前。”然后对比两句话,看看在感悟上有什么不同。同学们通过琢磨对比,认识到“走”字落地充分体现了五壮士在当时险恶环境下舍身取义的坚定决心。

2.减去。就是从原句中减去一个单词,与原句进行比较。如《十里丞相》中“人皆臂缠黑纱,胸佩白花,目皆望周总理灵车方向”。去掉句中的三个“都”,与原句对比。通过对比,同学们明白了,这三个“会费”并不是写出来的,句子也是常见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但是感受和味道却大相径庭。有了这三个“首都”,就凸显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有着同样的怀念和热爱,大家都是一条心,无一例外。

3.调整。就是把前后单词的位置换一下再对比。《琅琊山五壮士》一课有两句话:“五壮士站在琅琊山之巅,看着百姓和军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看了看还在爬的敌人,脸上流露出胜利的喜悦。”这里的“向外看”和“向外看”都是看的意思。你能调整你的位置吗?学生知道,这两个词是不能通过顺序不同的朗读、思考和与原句对比来改变的。因为,由于他们与日寇英勇顽强的斗争,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都得到了安全转移,《瞭望》写出了五壮士心中无比的自豪,对人民和部队无比的热爱和怀念。回望爬上来的敌人,表达了五壮士对敌人无比的蔑视。

4.改变。就是把一句话里的一个词换成另一个词然后对比。《燕子》里有一句话:“蔚蓝的天空,两极之间有几条细线,看起来就像正在演奏的音乐。”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标”字的好处,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电线常用哪些量词?(root)然后用“root”代替,与原句对比:这里用“root”或“mark”更好。通过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联系生活,学生体会到了用词之美:一个“标”字准确地表现了高、远地方的电线只能隐约看见的特点,变成了后面有“燕子”描写的“音符”,产生了一种朦胧美。

(三)联系生活,学习语感

敏锐的语感总是与对生活的敏锐感觉联系在一起。要培养语感,就要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与语言的学习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我们要有敏锐的语感,不能只从语言文字中揣摩,而要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言文字联系起来。”“你不能仅仅通过查字典来获得深刻的语感。你只能从生活方面去体会。积累得越多,越懂。”⑤茅盾先生也说过,要理解文章,就要在阅读中记住自己经历过的类似生活,或者在阅读中走向现实。可见,语感的培养必须与生活经验挂钩,没有生活经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换句话说,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和美好,必须建立在个人经验的基石之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善于从多方面引导和指导学生感知词语,并把他们隐藏的经验转移到前台。这样学生对单词的理解会变得更容易,感受也会更深刻。

比如《十里宰相》一文中有一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槐树,焦急而耐心地等待着。”教师提出“‘焦虑’和‘耐心’这两个词是反义词,奶奶为什么会焦虑,为什么会耐心等待”的问题来诱导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如果你去火车站接亲戚,你提前在车站等,但是火车晚点了,你的心情当然是焦虑的。但是,你还是要等,不回家,这就表现出了耐心。由此,学生们可以恍然大悟,这里的“焦虑”说明奶奶盼望着早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表现了她向总理告别的诚意,不管多晚。从而深切感受到奶奶对总理的爱和怀念。

再如:一位老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用联想的方法激活体验,培养语感。

老师:同学们,诗人没能进入朋友的花园,享受花园里的春色,多可惜啊!但是你能猜出这个花园是什么样的吗?

生1:我想花园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蝴蝶和蜜蜂在上面飞舞。

生2:花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头铺成的路,路旁边是绿色的垂柳。

生3:还有一个大池塘,鱼儿游来游去。岸边种着桃树、杏树、梨树,散发着花香,鸟儿在枝头歌唱。

……

学生的描述不是虚构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亲身体验。在这里,教师巧妙地利用联想作为桥梁,将语言与生活经验连接起来,使学生融入诗中所描述的意境,并产生出他对美好春天的热爱。

(四)想象参与激发语感。

“作者心思好,开始随亲戚入境。”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情境?叶老曾经说过:“我们必须放逐我们的想象力,通过文字来达到这个目的。”可见,语感与想象力密切相关。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必然会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内视”。它能使课文的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脑海中闪现,让学生身临其境,引起他们的感情。

可以说,联想和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想象的过程既是唤起学生知识储备的过程,也是学生感知作品内容的表现形式的过程。

比如教文章《月光歌》,一会儿引导学生了解贝多芬作曲的过程,一会儿再配上轻柔的音乐、优美的画面,动情地大声朗读,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小茅屋中: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一切都披着轻纱,一切都是那么安静。在这种境界里,贝多芬用手抚着琴键,音符如流水,如飒飒秋风,倾吐着世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后来又辅以情感阅读,将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欣赏大海的壮美,从而了解乐曲旋律的起伏,从而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再比如《台湾省蝴蝶谷》一文,说:“每年春天,成群的五颜六色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跨过小溪,奔向山谷,开派对。”如果只从文字的表面意义机械地理解“色斑、穿搭、穿越”等词语,是无法感受到美丽神奇的蝴蝶聚集场景的。学生要想进入文中描述的情境,只能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扩大联想:成千上万只蝴蝶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从四面八方飞来,生怕耽误了美好的春天,奔向蝴蝶谷开party。看它们飞得多轻盈活泼啊!学生们仿佛在画面想象中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正在赶往蝴蝶谷的聚会。

我在教《水乡歌》的时候也是用联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章写道:“有哪些水乡?水多,渠千,河千,池塘一个接着一个,绿水遍地。”

老师:请你们自己读这篇文章。老师肯定你能理解。(学生读)你刚读的时候,有没有看到前面有什么东西?什么照片?这时老师展示了一张水乡的图片,很漂亮,学生们很喜欢。)

老师:同学们,请再读一遍图片。你有什么新的经历和发现?(学生)你好像在哪?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见一叶扁舟荡漾在碧绿清澈的浪花上。

生2:我仿佛来到了一个水乡,看到了绿水河中摇曳的植物。

生3:我好像来到了一个水乡的一条小河,看到了成群的鸭子在水里嬉戏。

老师:如果你真的来到水乡,你最想做什么?

生1:我想画。

生2:我想弯下腰去品味水乡。

生3:我想拍下来挂在我家客厅的墙上。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流出了诗意的语言,我们每个人都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水乡人的欢声笑语,闻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味。

(5)积累语言,加深理解。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说:“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巴金先生曾说:“读得多了,熟悉了,往往就能背得顺了,就会渐渐体会到它们的好处,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箱子里全是钱,有几千支。”“读书如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熟读和泛读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1,熟读背诵

小语种教材里很多课文都是名家写的,既有优美的品质,又有丰富的情感。对于课文中精彩的片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反复欣赏,读出它们的魅力,体验它们的美,直到背诵出来。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优美的词句,不断丰富了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了解了作者文章的布局、词句的精美、表达方法的精巧,使学生终身受益。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就像古人说的:“你熟悉一篇文章,你就会变得熟悉我。不知道是我的朋友还是我的文章。写作文的时候,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写出来像春天一样。”新课标规定小学阶段要背诵的优秀课文(含课文)不少于150篇,古诗词背诵推荐文章80篇。这样有助于学生储存语言,加深语感,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

2、广泛阅读

语感的培养是从“读”开始的,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要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有效的阅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中阅读的不足。比如,学习《草船借箭》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相关故事;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学生们被介绍阅读安徒生童话选集。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好句、精彩片段。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欢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书籍,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反复、大量地体验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语言,增强语感。低年级学生喜欢形象生动、内容活泼的读物,可以推荐他们阅读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可以推荐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大四学生既喜欢文艺又喜欢审美的内容,可以推荐阅读名著和历史名著。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孩子吸收大量的单词和句型,培养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难怪王尚文在《论语感》中说:“感受优秀演讲作品的文字,是培养语感的摇篮。”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做一只勤劳的蜜蜂,飞到书的花园里尽力汲取营养和甘露,感受、体验、想象作者所描述的情境,从作者的词句中学习,久而久之,他们头脑中的语言就会丰富起来,自然就会有强烈的语感。俗话说:厚积薄发。

(6)言语练习,积累语感。

"要会游泳,你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得到加强。“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需要进行迁移式的练习,才能逐渐内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促写,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写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用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文字之美,把握文字的本质,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语感得到发展。

1,口语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口语自由交流,加深感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读、说、说,或者引导学生复述、报告课文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例如,在云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论他们想象中的云屋,然后利用“一些”的句型积极鼓励学生向大家介绍他们喜欢的云屋...一些...还有一些……”。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而且使学生在自己的体验中内化语言,培养他们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勤于写作

"勤于写作也是训练语感的重要手段."⑥当学生进入语言所描述的情境,用心灵和感情去感受语言和文字时,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单向把握,而是很大程度上是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因为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站着一个作者,学生觉得语言和写作的本质是与作者的思想交流、情感传递、经验融合,这一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唤醒沉睡在学生心中的相似的人生经历、经历和感受,从而产生一种迅速表达出来的欲望。这时,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积压在胸中的思想感情彻底宣泄出来,从而达到升华和积累语感的目的。比如《半截蜡烛》这篇文章,结尾是小女儿在走上最后一级楼梯的时候,拿着蜡烛出去了,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教师可以设计结尾让学生继续写作,并要求学生自始至终关照,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魅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因为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境界的桥梁,学生的语言基础、生活阅历、思想趣味、文学素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生受用不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的敏感度和洞察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