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边墙和沈阳城是什么?
辽东边墙地图在整个辽代的编年史中都有记载。
根据修建年代、地域、防御对象的不同,整个辽东边墙传统上分为东、西两部分,以开元为分界点。西段侧墙修建较早,正统年间基本完工,嘉靖、万历年间不断修缮。主要用于保卫乌梁哈、鞑靼、察哈尔等蒙古部落。东侧城墙多建于天顺、成化年间,主要用于防御建州、海西等女真部落。整个辽东边墙呈M形,南凹部分出现在西段的辽河套地区。侧墙起于山海关,向东北。到达广宁后,不继续向东北方向移动至开原,而是突然向南,沿辽河中下游西部地区下沉。三岔河穿越辽河后,一般沿辽河东岸蜿蜒北上至开远。侧墙如此弯曲,整个辽河套地区都被抛弃在侧墙之外。那几年为什么走这个趋势?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但很快发现,边墙让出了辽河套地区的大片良田,不仅不利于开垦,而且延长了边墙的长度,增加了工程量和驻军。所以以后就有了建议,“筑一面墙,从广宁棋盘山出发,到达原平顶山,分守八百里大军,三百里之地集合。”然而,这一提议从未实现。
辽中县茨榆坨三台子明边墙遗址
明代旋风青铜炮(于洪区翟家出土)
正是由于辽西侧墙在辽河套筒内凹,侧墙在沈阳西侧由南向北通过。总的趋势是:从辽阳市小北河渡浑河,进入辽中县小寨门,经茨榆坨、四方台,再进入沈阳市于洪区张艺站,再向北经潘达、沙岭、三台子、马三家子、石佛寺,再进入铁岭,全长约89里。沈阳的边墙以土为主,辽中县(今辽中区)茨榆坨也可见保存完好的边墙遗址。
为了加强对长城的防御、管理和维护,明朝将整个万里长城分为九个防区,防区又分为九个镇,称为九边或九镇,每个镇由总兵指挥。辽东镇是九边第一镇,辖整个辽东边墙。全镇沿线有忠臣95369人(嘉靖年间)。每个城镇都是一个巨大的防御系统。镇下有路城,路城下有卫城,卫城下有城,城堡城下有城堡,城堡城下有平台。总兵是辽东都司的最高军事领导人,驻扎在广宁(今辽宁北镇)。“关于军机的一切”,都要和太监、总督商量。于是,正统年间,在广宁市鼓楼西修建了一座三人“听堂”——镇东堂。因总兵居西,天顺驻辽阳六年(1462),后改称辽阳副连长,“统领城内左、右、中、前、后、东宁、海、盖、沈阳* * *九尾、阜阳等44座城堡”。嘉靖二十二年(1543),在沈阳成立游击队,归辽阳副总指挥。隆庆元年(1567),长营堡归沈阳管理,沈阳游击队改为平陆堡。嘉靖年间,在军事阵地设置“一堡一城独”的驻军,沈阳、蒲河等城均设驻军。由于辽东地区的军事形势越来越紧迫,一些非军事官员也“修改职责,画出全盘计划”,承担一定的军事责任。说到东宁路,“掌管海州、辽阳、沈阳、抚顺、杨洋的城堡”。
绥中保存的明长城敌台
沈阳中卫的兵力配置根据整个辽朝和边防的记载,沈阳中卫城及其要塞、码头、屏障共有2103员,兵力如下:
京城(沈阳市)官军917成员姓名;三十一张边桌,一百五十五名驻军成员:
靖远堡(今沈阳市于洪区马三家子乡靖安堡)官341人。要塞的东面是平坦的,陈宁要塞是可以被压制的。边境上没有小偷的路。有袁宁小码头、鲁园小码头、傅园小平台、余安安小平台、京昌小平台、京九小码头平台、靖远小平台、靖江小平台、元德大码头、魏源小平台、袁遗小平台、阴孙儿平台、包家台平台、牛三公平台。
平陆堡(今沈阳市于洪区平罗)有官兵270人。此堡地势平坦,普和屯可压边。林台空,贼路开,沈阳城兵马可助。静宁站、外林站、林园站、林箐站和李静站。
法库时嘉荒地烽火台遗址
上榆林堡(今沈阳市于洪区解放乡上榆林)有军官三百九十九人。新建的塔空堡可以屯兵,上罗玉书台空路可以当贼路。沈阳市的兵马可以配合。有上台、上罗台、上永泰、上安泰、上宁台、榆树台、玉林、玉黑台、玉毛台、玉圣台、内林、外林。腹部有五张火桌,20名卫戍队员已被点名。
障碍(侧墙)沈阳义西起于靖远堡,至辽阳长影堡边界,北止于榆林,十方寺边界。土墙有9752英尺长。
上面所说的三十一边台,是指建在长城城墙上的高台,每隔五六十米到二三百米就有一个,突出于墙外,“使边军望风”。这种高台分为墙台和敌台。墙式桥台又称城式桥台、墩式桥台。突出于城墙外,高出城墙约两米,上小下大,略似马脸,故又称马脸。墙台外侧及左右两侧有垛,上面建有一些房屋,称为铺房,使“将士安居,火器遮风挡雨。”敌台又叫敌塔、空心台等。,从二层到三层楼不等。
一楼是砖砌的实心平台,比城墙还高。在它上面,一楼或二楼建一个中空的建筑,中间有一个大砖券,四周有小砖券的走廊,四面有箭窗,可以射箭和放枪,中间有一个小房间供守卫居住。楼上建一个平台,中间建两个铺位,是为了保留政府军的客厅和存放枪械的地方。
上面说的五个“腹中接火台”,就是人们常说的烽火台,也叫烟墩、烽火台、狼烟台。烽火台一般建在长城顶等高处,传递军事信息。烽火台由土石或砖砌成,平面呈圆形或方形,间距一两公里。平台上“稻草草广积,昼夜轮流访。紧急情况下,白天升烟,晚上升火,接到通知”。即远处平台发现敌情,立即升起烽烟,平台附近看到后立即升起烽烟,军情迅速传达。腹部的烽火台,是向边墙内的守卫和驻地传递军事信息的烽火台。
在明朝,当烽烟被点燃时,鞭炮被点燃。明成化二年(1466)规定:“若见一两至百余人,举烽火,鸣炮;500人,两座烽火台,两门大炮;一千多人,三座烽火台,三门大炮;五千多人,四座烽火台,四门大炮;一万多人,五枪五炮。”侧墙、侧台(城台和空心台)和烽火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
此外,还有一种道路平台,也称为交叉空间。“所谓路台高三尺五尺,周长四十尺。它是用大砖砌成的,每个平台上有五个守军,是专门为遇到敌人的旅行者和居民设计的。”(杨彬《刘辩简介》)这种路台建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从山海关到开元,每五里就有一个站台。以后就增加了。每个车站都配有一面黄旗。发现敌人时,用旗帜指示行人进站躲避。据全辽代记载,沈阳卫有三站,分别是阴孙二站、鲍家台站、牛三关站。蒲河有五道台:古城台、黄龙孙台、北烟台台、北界台、王延寿小台。
明代铜碗口闸(沈阳出土)
明朝辽东镇有25个驻防军,12.7万驻防军,而独立驻防军只有10个。今沈阳市(今沈阳市城北新区蒲河市)蒲河前胡驻地为独立驻防驻地,政府军1283人,堡1: 10庙堡(今沈阳市城北新区石佛寺),14个侧台,腹部8个消防台,设置街垒。此外,当年属辽阳市管辖,现属沈阳,有长生堡市(辽宁中部茨榆坨乡中学附近)、常永堡市(现沈阳市于洪区张艺驿站)、常营堡市(现沈阳市于洪区沙岭乡沙岭村,1567)和吴井营堡市(现沈阳市苏家屯区吴井乡)
当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全国各部、各卫生所都要成立军事装备局,制造武器。根据整个辽代的记载,嘉靖年间,沈阳中卫每年制造的武器火器数量如下:
武器:头盔160顶,铠甲160副,腰刀160把,弓弦80把,箭4800支,包80副;火器:二将(枪)一把,佛郎机(枪)二十四把,魔枪七十四把,铜矛二百八十三把,魔枪五十五把。
明初辽东缺粮,各卫生所“令屯田自食”。军营所需的牛、农具、粮食,大部分来源由政府提供。从现在开始,各地边防军也结合驻场,三分守边,七分驻种。也有28、46、19、55之类的例子,取决于当地肥沃的田地和缓慢的发展。也有年轻人守边,老弱耕田,或冬练夏种。明朝后期,边境形势越来越紧迫。驻军比例上,边防军越来越多,占了十分之七八,人越来越少,只占了十分之二三。军户的生活越来越艰难,逃亡的人越来越多。
屯是辽东都司在各地屯垦的基本单位,屯就是堡。后来,屯和堡演变成了村庄的名称。现在辽宁以屯或包为地名的人,大多来自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