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都镇管辖的村庄

龙都镇现辖东山、南溪、上溪、后沟、前沟、张集、前埔、雀乡、富阳、店市、后埔、上北、下北、后溪、前美15个村。点石、后溪、富阳、雀乡被称为集镇,点石是集镇的中心。详情如下(截至2003年):

龙都镇面积34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14个行政村,46个经济协会。即点石居委会(梅头、夏龙、前西圩)、东山村、南溪村、上溪村(下厝、东乡、田边、张山、关美、大巷、关角)、后沟村(后沟、东沟)和前沟村(前沟、后蔡、沟干、仙头头)

2003年末全镇总人口77010,在澄海区11镇(街道)中排名第四。辖前沟、后蔡、沟土干、仙头头四个经济联合体,总人口5678人,耕地面积1.969亩。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5675元,人均收入2920元。前沟又名南溪团湖,为汉江南部支流,因与后沟村一沟之隔,村住沟前而得名。且村中有池,波平如镜,景色胜湖,故称团湖。耕地1289亩,沙土。种植水稻、花主、甘蔗、香蕉等。

侯才。位于龙都镇的最南端,与夏莲镇、尚华镇仅一溪之隔,南溪大桥在其左侧。该村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据说这里有18个定居点。前蔡、后蔡两村以姓氏命名,但因前蔡地广人稀,后并入后蔡。耕地231亩,沙地。种植水稻、矾山、花生和甘蔗。并利用堤坝和大陆种植水果。

这条沟是干的。是龙都镇南端的村落之一,始于宋末(1271—1279)。因为村前有一个以“沟”字命名的村子,它的房子就在村子旁边,所以得名。人口是845人。建筑多为平房混凝土结构,体量巨大。380亩耕地,沙地。种水稻、花生、红薯。

仙境。该村始建于明郑德十一年(1516),原名朱赤。后来在村头建了一座“水仙宫”,寓意“仙界长寿幸福”,“头”指方向,故名。人口855人。建筑多为平房混凝土结构,体量巨大。耕地389亩,属于沙土。种植水稻、花生、树木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个村子是中国* * *生产党的地下活动区之一。在成城镇以北18公里处。西陵山北麓。相传宋代(1127—1279)时,有人定居,后成为村落,故名,因汉江支流南溪在南方。它以前是饶平县龙岩市的首府。1949属澄海县龙都区,1953属四区,1958属龙都人民公社,1984属龙都区,1986属龙都镇,人口3106。大部分建筑是平房混凝土结构,呈条形。674亩耕地,沙土。种水稻和花生。山区794亩,种植橄榄、桃、李、烟、柿等水果。2003年全厂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729元,人均收入2713元。

南溪是潮汕* * *产党早期革命根据地之一。1940是中国朝城饶中心县委驻地。聚龙渡镇中心西邻丰丸公路,东临潮洲市公堂一洞山村。因与前溪陈村隔龙步溪,后溪在溪后而得名。明洪武二年(1369)建村,人口6653人,耕地1870亩。

几年来,该村搞好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搞活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村里集体出资,发动群众捐款,整治了村容村貌,建成了商贸城,铺了村道水泥路,改建了公厕,修建了篮球场、游泳池等运动休闲场所。到2003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3700万元,集体总收入46.6万元,人均收入2380元。在成城镇以北18公里处。该村始建于明末(1628-1644),北临汉江支流北溪,因西陵山主峰在村东而得名。人口是2246人。耕地616亩,土壤泥泞。种植水稻、花生、甘蔗和生橙。山坡500亩,种有橄榄、柿子、桃、李等多种水果。

1985,东山村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水果原料进行深加工,成立了果脯加工厂。东山兴隆果脯厂是村里第一家集体经营的果脯厂。1988年,龙都镇有镇、村、个人兴办的果脯加工企业102家,果脯厂数量居全区各镇之首。从业人员400多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从此,小山村逐渐走上了富裕之路。东山蜜饯有几十个品种:金华梅、雪山梅、八珍梅、芒果片、去皮鼓、蜜饯等。产品远销湖南、温州、福州、厦门等地。东山村成为全区第一个加工果脯的专业村。后沟村距离店市3公里。它有后沟和东沟两个经济联合体。汉江的支流南溪在村子的南面。相传宋末有一个村子。因为村前有横沟,后有邻村,所以叫后沟。

后沟村是潮汕* * *产党早期革命根据地之一。1927年欢迎南昌造反派入驻汕头预备会议在利泽寨村召开,1928年中国* * *产党超诚饶中心县委进驻利泽寨村。全村人口4300人,面积约2.7平方公里,耕地1000多亩。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纯农业村。多种植水稻、玉米、荔枝、石榴,是龙都镇名优水果的主产区之一。砖瓦业是这个村子的传统工艺。

后沟村是著名的侨乡,大部分侨居泰国。华侨徐进建光先生被授予“澄海市荣誉市民”称号。改革开放后,在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下,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镇道龙南路从安城公路贯穿宫前路和村前路,交通十分便利。还有华侨学校1所,华侨自来水厂1座,水、电、通讯设施齐全。村容整洁卫生,社会治安稳定。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工贸共同发展,村民共同富裕”是后沟村委会的发展思路。在保证农业稳步发展的同时,规划利用龙南路作为工业小区。制定一系列优惠和服务措施,积极招商引资,努力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好客的后沟人正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向着“立足农业,超越农业,发展工业”的目标阔步前进。

东沟。该村始于宋末(1271—1279),相传祖上在竹沟以东创建,故名。人口:601。大部分建筑是平房混凝土结构,呈条形。耕地174亩,沙土。种水稻、红薯、花生。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6053人,下辖7个自然村。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3815元,人均收入2995元。七个自然村的基本情况如下:

桥子里村又叫桥仔头,现在属于北方。宋代(960-1279)有人定居,明初(1368-1398)成为村落。四周都是沟渠,来这里很不方便,于是就竖起了很多小木桥、木桥,叫做桥仔头,又因为“桥”和“桥”、“子”和“子”发音相近,所以改名为桥仔里。人口1302,耕地481亩,属于沙土。

丰丸公路以西的肖村。现在它属于北方。相传元初(1279-1290)曾先后聚集欧、陆、谢、夏四姓,以欧姓为主,故名。人口593人,耕地296亩。

乾隆村。它西邻丰丸公路,现在属于北方。相传始建于宋初(约1127)的建龙寨已成为村落。从前一条山脊延伸到邻近的月美村,村里人就住在山脊前(山脊与龙谐音),故名。人口1625,耕地398亩。八月初八的潜龙村,李老石现诞辰文化活动连续三天吸引了汕头、潮汕、揭阳乃至珠三角的信众参与,活动空前热闹。

云路头村。不要叫它牛鹿头,现在它属于北方。相传宋末有村(1270-1279),元代有市(1279-1368)。牛贩子去交易,经常在村头的林荫处休息,所以叫牛鹿头,绰号云鹿头,意思是商人和牛贩子。人口1025,耕地407亩。沙土里的村民有做小生意的习惯。

龚琳村它叫暗巷子男孩,北邻潮洲市官塘镇潭头村,现在属于北方。这个村庄最初是由大安巷(龚宇)搬迁而成的,比大安巷(龚宇)小,所以被称为暗巷子。后来桥子里村的林姓来此定居,林姓逐渐增多,故改名为。人口是548人。耕地258亩,属于沙土,地势低,易涝。

龚宇村俗称大黑胡同。东北邻潮州市官塘镇瑶里村,是潮城交界处。现在它属于北方。该村自宋末(1270-1279)开始有人居住。由于房屋多为茅草屋,日照不足,有黑暗感,故称暗巷。它的村子比附近的暗巷村大,被称为大暗巷、雅贡巷。因姓于,故改今名。人口553人,耕地240亩,属沙质土壤,地势低洼,易涝。

河厝村原名秦恩社,现属北下。宋末(1266—1279)郑和何在此居住,村名秦恩社,寓意深思。1949,10后,该村主要居住着姓何的人,故改名。人口是379人。耕地79亩,属于沙土。村民们有传统的牲畜阉割技术。西临汉江支流东溪,东临丰丸公路。相传该聚落始于北宋末年(约1200),因这里生活着茂密的榕树、成荫的青竹和喜鹊而得名。俗称“吴克”巷。人口2060人,耕地430亩。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3565438+60万元,人均收入3240元。

鲁厝相传北宋年间(960-1160),福建卢氏在此定居,逐渐成为以鲁命名的村落。据说因为一次大堤决口,房屋被冲走,大部分村民死亡,幸存者不得不逃亡,吕姓濒临灭绝。宋末(1271-1279)雀香村先民定居福建莆田,故卢厝属雀香村。又名张淑侠村,东临丰丸公路,西临汉江支流东西。

相传明代(1368-1645)成为村落,祖籍福建漳州。以前村里有樟树,又高又密,遮蔽了村民,所以叫樟树下。1949改名为张记。人口是5319。耕地1366亩。种植水稻、花生、甘蔗、生橙、番石榴(子木)、荔枝等。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2419元,人均收入2866元。

沪东。俗称冯刚岭。该村形成于明初(1368-1398)。据说这个村子是建立在“堤丰”上的,村里有一座风江寺,所以叫冯江岭。

欧厝村始于元末明初(1368-1398)。据说有两个姓欧的兄弟来到这里,一个定居在下欧村,一个定居在上欧村,后改为欧墩,俗称仙村。

地仔尾俗称七子美,明初(1368—1398)成为村落,因位于防洪堤末端而得名。

杨梅。这个村庄始于李俶(1368—1398),因为它位于杨厝沟(一条大排水沟)的尽头,所以被称为杨圩。“尾”与“美”谐音,故称杨梅。以前村民多从事鱼苗种植。

邓厝。在沙波贾西北15公里处。相传早期(1368-1398)有姓邓的人来此定居,故名。过去,村民们从事木工和竹器制作。上贝村位于澄海区西北部,与潮州市林溪镇、官塘镇、铁铺镇相邻,下辖8个自然村,其中后浜、寨头为革命老村。

上北村总面积3.63平方公里,耕地2838亩,人口8637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工业发展缓慢,经济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村民大多在搞好农业生产和传统手工业加工的基础上,外出打工维持家庭生活,经济收入薄弱。2004年人均收入只有2380元。

如今,随着澄海撤市设区,龙都成为中心镇。上北村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振奋精神,团结奋进,围绕建设中心镇的战略目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

新乡村。现在属于上北了。西北毗邻潮州市林西堤头村。该村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祖上从后榜村迁至建新村,故名。人口784人,耕地240亩。有传统的竹制手工业,制作粮筐和簸箕。

西至后陈村,与潮州市林西镇绕沙村、仙美村相望。现在属于上北了。相传元末明初(1360-1380)建村,因有翁厝园、、等地名,故以陈命名。人口1278,耕地455亩,种植水稻、香、花生、主橙、香蕉。

后榜村北邻潮州市官塘镇。现在属于上北了。相传该村建于明朝崇祯三年(1630),由中原江夏世家迁至此,因其远祖曾封侯而得名。人口1599,耕地455亩,沙土。种植水稻、花生等。,加工簸箕是村民的传统手工艺品。

古寨村原名高厝府,与潮州市林西后洋底村接壤。现在属于上北了。该村始建于明朝(1368-1644)。因其在龙都地势较高,故称高厝府。“高”音与“古”音相近,故今改名。人口408人,耕地113亩,属于沙土。种植水稻、甘蔗、花生、香蕉等。村民们有传统的泥瓦匠技能。

寨头村现在属于上北。该村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位于当地沙脊之巅,为邻村之首,故名。人口2119,耕地780亩,沙土。种植水稻、红薯、花生,荔枝是村里的特产。竹子加工是这个村子的传统手工业。

龙梅村俗称卫龙,北邻潮洲市官塘石湖村。现在属于上北。该村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相传古汉水大堤决口,大量泥沙冲向东数公里,形成沙坑。村尾的干沙井与“龙”字谐音,故称龙尾、雅龙梅。人口1290,耕地415亩,属于沙土。种植水稻、生橙等。手工业在南京有加工制作的传统。村里有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钱先生”。

益阳村。俗称杨亚村,北邻潮洲市官塘镇。现在属于上北了。村子地势低洼,沟渠密布,鱼虾成群,鹅鸭成群,故名。“鸭”与“溢”谐音,故今得名。人口是462人。耕地208亩,属于沙土。由于地势较低,水稻是主要作物,鱼禽养殖较为繁荣。

谭梅村现在属于上北。该村始于明末(1628—1644)。人口590人。耕地170亩,沙土。种水稻、红薯、花生。村民们有制作竹制工艺品的传统习惯。后埔村位于龙都镇西部,北与上北村接壤,东南与店市接壤,南与镇江隔江相望的潮安县江东,西与潮安县林溪镇接壤,人口5100,面积约3平方公里。后埔村由后埔、白沙宫、地豆、宁厝铺、红渡头上社、下社、龙溪* * *、七个经济协会组成。居民的祖先在明朝崇祯年间陆续从福建迁入,七个自然村的人口分布各不相同。其中后埔主村人口最多,约2400人,居民以陈为主,还有秦、王、潘、洪、洪等。

全村以纯农业经济为主,有羊毛、珠绣等手工业和小规模产业,其中羊毛绣、珠绣有20多年历史,土地价值较低。为提高造地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妃子笑”荔枝、越南白枣等优质高值水果45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产区。

后埔相传始于明末崇祯年间(1628-1644)。因为前埔村位于普普后面,后埔村中间的一个院落(去一个寺庙,据考证,属于宋代一个寺庙的遗址),所以得名。1941左右曾任饶平县县长、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汕头商会会长的(子)是后埔村人,在此建有豪宅“百里侯迪”,现为村委会办公地址。

龙溪。南临韩江,西临潮州市磷溪。大约在1910年成为一个村庄。因周围竹林葱郁,树木繁茂,形似一张小书桌,北面的龙门关,故名龙门案。后来因为龙门关汉比较有名,就改名为龙门关心巷。1949后,龙门关涵因不能引水而被拆除,但村前的老溪依然存在,政改现命名。

去西边面对汉江的俱乐部。该村始建于明末(1628—1644)。因地处汉江大堤附近的渡头,祖先姓洪,故名洪渡头村。红渡头村有两个自然村,位于上面,故名。

去俱乐部。它西临汉江。该村始建于群朝末年(1628-1644)。因地处汉江大堤附近的渡头,祖先姓洪,故名洪渡头村。因洪波头村有两个自然村,该村位于汉江下游,故名。

宁错浦。俗称方溪铺,在成城镇西北16公里处。该村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秦从后埔村白沙宫迁来。因为坐落在二房西边的荒地旁边,所以叫方溪铺,后来改了名字。

地豆村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因位于汉江下游东西河北岸防洪堤的一角而得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 —— 1937),这个村子是中国* * *生产党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

白沙宫。该村始建于南宋末年(1271—1279)。祖先以捕鱼为生,建庙祈福。因宫前有一滩堆积白沙,故名白沙关,村以白沙宫命名。这个村子是明朝末年(1628-1644)钦差大臣秦的故乡。他是民族英雄史可法的部下,清初在浙江钱塘县与清军血战中牺牲,战袍葬于家乡。墓址在今王厝后,碑文日;“秦授指挥总兵秦公”。

湖水干涸了。该村始于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村前有一条运河,流到村前,扩展成一个大水池,形似湖泊,故名。村民大多从事手工竹制品和生意。

路头张。该村始建于明末(1628—1644),在大路头附近,故名。大多数村民用石膏工作。

在海洋里很久了。西南面是汉江防洪堤。与潮州市林溪镇后洋底村隔塘相望。该村创建于宋初(1005-i015),原名长岐社,意为村基更久,后改为现名。村民做泥水匠。相传店铺市场自明朝(1368-1644)就有了。因其面积小、市场小、店铺窄,被命名为“店头市场”。随着市场的逐渐扩大,改名为商店市场。曾属海阳郡,明成化十三年(1477)饶平,1949澄海。下辖店市居民小组和梅头、夏龙、千溪圩经济协会,人口4715人,耕地和沙土434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41.07万元,人均收入2982元。商店市场“雪白的云饼”

禽苗、制饼、修面是传统经营项目,如“米钱”(糯米软饼)、老花眼、麻薄饼等,享誉海内外。交易会每天的人流量超过2万。市内有一个剧院、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还有一座建于1886的基督教堂(近年来中小学和基督教堂都有改扩建),是龙都镇政府驻地。

夏龙村。原名夏龙。该聚落始建于明末(1628-1644)。据说这里是“龙族之地”,龙是吉祥之物。大宅称为高楼,“龙府”二字象征富贵、吉祥、奢华,故称龙府。后来,由于夏龙和夏龙的发音相似,这个名字被改了。人口778人,耕地163亩。种植水稻、花生、甘蔗和生橙。村民有棉花轮胎加工技能。

梅头村相传村落始建于明末(1628—1644)。以前因为村前的居民楼整齐美观而得名。人口490人,耕地96亩,属于沙土。因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靠近市场,盛产蔬菜、菜苗、油菜、水稻。

千溪圩村。聚龙都区中部。聚落始于明中叶(1522-1566),因村前有古河龙卜溪而得名。人口1200,耕地108亩,属于沙土。种植水稻、花生、红薯等。村民有家禽育苗、糕点制作和竹制器皿的传统经营项目。富阳村现为汕头市澄海区龙都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集资区,东临安城公路,西临汉江支流东溪,南临前埔村,北靠点石。

相传富阳村始建于明末(公元1386-1644)。过去,这个村庄因位于北方而被命名为“北洋”。因潮州话“北”与“片”同音,又因“片”与“福”形似,取“福”之善意,改名“富阳”。当时,莫安公和子沈工兄弟从福建莆田武夷巷迁来,定居在今天的富阳。福建光祖建局是富阳“永熙堂”的始祖,永中、永益、永和为第二。长房永中居神田(今滇石),后代居异地;二房一直住在富阳,也住在海南文昌、揭阳、上饶。三间房有水和一个堤兜,然后与湖隔开。清初,富阳建“潘氏宗祠”,县上看“杨蓉家”重修,1996。富阳潘氏,祖籍简,已传至第23代...

民国初年,迫于生活所迫,富阳村大量村民居住在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村外村民数量是本村的数倍,因此被称为华侨之乡。现有人口21.24,面积1平方公里。农业生产者以种植“无公害蔬菜”闻名,经济作物有龙眼、荔枝、番石榴等。工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较多,包括印刷、制糖、食品、造纸等。大约有30家家族企业和近100名个体户。2003年,全村工农业产值804万元。全村人均收入2866元。

改革开放以来,富阳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在侨胞的共同努力下,富阳华侨学校、华侨水厂、村道、地下排污设施、灯光运动场相继建成。公厕等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成为文明的新型社区。位于龙都东部西陵山以西,辖夏厝、田边、东乡、张山、关美、大乡、关角七个经济联合体。2003年总人口4961,耕地面积1.559亩,工农业总产值4357元,人均收入3008元。各自然村的基本情况是:

夏措。该村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五年(1546),是从揭阳县田心村分支而来,原名田边村。1949年夏氏改为现名。人口是410。耕地135亩,土壤泥泞。农业以水稻为主。

田边村形成于明初(1368-1378)。人口380人。耕地126亩,淤泥质土。种植水稻、花生、生橘子和水果。

东乡。该村始建于明初(约1380),人口250人。耕地100亩,沙土。种植水稻、花生等。

张山。该村始建于明末(1624-1644)。西北与潮州市官塘一洞山村、土安村接壤。过去,在北方有一座名叫“丁玲”的小山,那里生长着一棵大樟树。张山村是以樟树和小山命名的。另一个名字叫唐派。相传前村南有一大池清水,村寨云集于池北,俗称北唐,因“北”与“拍”谐音,故又称唐牌。人口是1070。耕地359亩,种植水稻、红薯、花生、甘蔗、原树、龙眼、香蕉等。

冠美。俗称赶尾,该村始于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原名坂见。因为村子位于西陵山西边的山头尽头,所以叫抓尾巴。后来因为房子依山而建,成了灯房,形势依山傍水,所以改名关美。人口是1300。耕地430亩,主要种植水稻、红薯、花生、甘蔗,还种植生橙、香蕉。

小巷。该村始于明初(1368-1375)。以前村子分南北两部分,中间有一条巷,宽约15米,故名。人口960人。327亩耕地。大米、红薯,盛产花生、甘蔗、生橘子等。

闭上你的脚。西陵山以东,汉江下游楠溪江北岸。相传该村原名关山,形成于宋朝末年(1271—1279)。清朝末年(1906-1911),龙都分两次修建两座排水门,改名关角,意为门旁。人口是320人。耕地110亩,淤泥质土。种水稻和红薯。1959澄海县水利工程反虹涵距村100米。人口6418,耕地面积2245亩。地势低洼,位于龙都肚脐形腹地。200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426元,人均收入2948元。

千喜臣。现在属于前美国。聚落始于元代中期(约1325),由陈定居于此,之后有十余个小村落。因村前有龙卜溪,且多为陈家,故名。种植水稻、花生、生橙等。有一个村子叫“永宁村”,建于清朝十年(1732),至今保存完好。村内有华侨陈慈福修建的4栋宅邸,分别建于1906,包括郎中地、里、、三路,占地2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800平方米,厅堂506间。颇为壮观,号称“岭南第一侨居”,是汕头新八景的“校园智慧风”。

朱,本村人,1927年参加革命,1949年任吉林省省长,1955年任国家经委委员,1982年在京逝世。

聚美村现在属于前美国。该村始建于元末明初(1357—1377)。村子建立在内流的尽头,所以被称为流的尽头。建寺后,寺名“聚美古寺”,村名“聚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