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学语文有“背”吗?

《背影》虽然涉及了一些时代话题,但并不影响它在语文课本中的出现。文章重点讲述了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我是一名精英语文老师,这篇文章还是我平时教学时的重点,文章的经典类型不可动摇。

附加一篇文章解释:朱自清的《背影》为什么会成为经典?

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力度不小。多种教科书同时在全国试用。有的教材在内容上做了很大的调整,很多传统名篇都没有成功。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和《我站着不动了》依然是每本教材的必读课文。为什么?是因为《背影》是朱自清写的,早已成为经典,所以不敢奢望吗?

我想我之所以可能会问这个问题,是因为:《背影》,1500字,看起来简单,平淡无奇;如果有人说目前中学生的好作文比它差不了多少,有相当一部分人会相信。——当然,现在就算有人写出《背影》的水平,也不可能是朱自清,作品不会有《背影》的礼遇。在这方面,甚至可以说《背影》是经典,因为朱自清写的东西太有名了,讲得太好了。

这并不奇怪。首先,有所谓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和所谓的“余生都来不及”。其次,这个思路其实是符合现代文学理论的。美国文学评论家乔纳森·卡勒(jonathan kalle)曾用“超保合作原则”这一含义深刻的术语解释过类似的情况(见《当代学术概论·文学理论》第27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1版)。简单来说,因为你对朱自清有基本的信任,对他的文章有超强的“保护”,所以你相信《背影》是一部内涵深刻、艺术性很强的经典;因为这种信任,如果看不懂“背”的“好”,就会怀疑自己的水平;哪怕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你也会以一种非常合作的方式,一遍又一遍的阅读和讲述一个丑陋的故事。

所有人都这样,《背影》怎么可能不成为经典?不过要考虑到后面是朱自清在1925写的,事情稍微复杂一点。

当时,朱自清虽然早已加入文学研究会,办过文学刊物,尝试出版过诗歌、小说、散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但数量也不算少;散文创作方面,已经有《宋》、《匆匆》、《温州小道》等优秀作品。尤其是在1923,他和俞平伯同题的《秦淮河》同时出现在知名刊物《东方杂志》上。“在那个时期的白话散文中,这两篇文章颇为动人,流传得很快”(在王统照,转引自陈孝全《朱自清传》第71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65438。但是,总的来说,当时的朱自清毕竟还没有成为那么著名的“品牌”;而是《背影》的出版为朱自清增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砝码。

那么,为什么《背影》会这样做,并在当时脱颖而出,引起关注呢?海外著名现代文学研究者李欧梵(Leo Oufan Lee)的观点颇具启发性。他曾在北大讲学:鲁迅在著名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说,中国的“圣人”“以为父亲对儿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如果老子说话,他当然什么都做不了,但是他儿子有话要说,但还没说出来就已经错了,集中表达了五四一代对父母的不满。五四是一个反传统的时代,一个“杀父”的时代,五四文学中的父亲形象是消极的。后面不一样。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它第一次着重刻画了一个正面的父亲形象。在“坏爸爸满大街走”的情况下,这个“好爸爸”一下子引起了无数读者的骂声。总之,背影生逢其时,在特殊的语境下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知名度。

需要补充的是,最迟从1935开始,Back连续入选民国中学教材,如叶圣陶先生等人主编的《108语文课》、《早期中国文教教材》、《启蒙语文讲义》、《启蒙新语文读本(A类)》。而且这个定向从来没有被1949打断过。在当年七八月份出版的新的初中精读文选中,“符合新民主主义精神”第一项已被加入“本书的选材标准”,“背”仍被选作合适的(叶圣陶《教育文集》第四篇)从此,新中国的语文课本少不了毛泽东《告别司徒雷登和他的背》中赞扬的朱自清先生。显然,教材的广泛影响力和权威性无疑为《背影》解读中的“超级保护的合作原则”增添了不少锦上添花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