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宋的同名话剧

今天,人们仍然记得,在我们举着红旗进入北平后,解放区的文艺战线也举着红旗进入北平,向新中国献礼,上演了鲁美等人创作的话剧《红旗歌》。鲁美、刘沧浪创作的《红旗歌》,成功地表现了* * *生产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提高人民政治地位和思想觉悟;表现了成为工厂主人的工人开展劳动竞赛,支持和促进解放战争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周扬在《论红旗歌》中说,“它是第一个描写工人生产的剧本”。

《红旗歌》在北平1949五一首演后,受到文艺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红军戏剧家李伯钊随即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红旗歌配红旗。这是群众的呼声!”茅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篇文章《从红旗歌》中说,“这是一个好剧本,看过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曹禺称赞剧本中生动的群众语言的运用,“台词写得绝对。”

同年7月在第一届文艺大会上演出后,《红旗歌》受到南京、上海等新解放城市文艺工作者的好评,成为解放区戏剧的精品,为解放区的文艺赢得了荣誉。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两年间,全国各省市至少有30个剧团排演了该剧,并在全国各地演出。在南京,他“打破了影院的票房纪录”。上海的戏剧电影业由导演沈复、演员马兰、黄宗英等豪华演出组成,日夜不停,持续三个多月。他们在演出总结报告中说,这部剧的演出“推动了新中国的戏剧运动”。《中国戏剧通史》宣称对当年的戏剧创作具有开拓意义。

周恩来总理非常重视和喜爱《红旗歌》,并派首演该剧的华北联合大学第三艺术团到中南海演出,热情鼓励和慰问艺术团的同志们。吴祖光同志奉命将该剧改编成电影,但未成功。周总理邀请他到家里谈话,鼓励他努力改进,可惜没有得到。

当时,日本和民主德国很快将《红旗歌》翻译成日文和德文出版。一些戏曲工作者还把《红旗歌》改编成了戏剧。比如上海有越剧爱好者把它改成越剧剧本,由劳动出版社出版。

由于极左思潮和宗派主义,红旗宋也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现在乌云已经散去,历史已经给出了马芬修女这个人物是否真实的答案。但是,某种意义上,我还是要感谢这种批评,因为周扬正是为了反驳这种批评,才写下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篇剧评。

2007年,中国戏剧诞生百年,《红旗歌》被收入《中国百年戏剧选萃》,进一步凸显了其“红色经典”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