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中学校花
什么是挫折?
失败说:挫折翻不了山。翻过一座山,前面还有一座山。
懦弱说:挫折是一片多刺的土地,会让人遍体鳞伤。
抑郁症说:挫折是被击倒后的眩晕,使人抛弃信心,迷失方向。
我经历过很多挫折,一次次试图放弃,但是“坚强”、“勇敢”、“胜利”告诉我要坚持下去!
我在一年级的时候梦想成为一名作家。我跟同学朋友说了,他们只是笑笑不同意。从那时起,我的内心就燃烧着火焰,我要向他们证明我能做到。
但是事实不能代替感觉!我不停地给各个编辑部写稿发文章,结果都一样,不是退稿就是泥牛入海。
在成长的十字路口,我选择了放弃,但我不甘心,一直坚持走这条艰难的路。我觉得只有挫折才能让我坚强,让我自信,让我奋斗,让我茁壮成长。
但两年过去了,结果还是事与愿违。我被别人嘲笑讽刺。因为我的老朋友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几篇文章。
我又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心中的“火焰”正在熄灭。这时,我遇到了保罗?科查金。战争年代,面对生死,他没有退缩;在暴风雪现场,面对难以忍受的劳动和饥饿,他没有倒下;他又瞎又病,在丢失手稿的打击下,他没有屈服。就这样,一个出身贫寒的男孩成为了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他那种“勇敢、自信,面对任何困难都不屈服”的精神,就像给熄灭的火焰添了一把柴,我心中的火焰又燃烧起来了!
有一天,我正埋头写作,门砰的一声开了。我妈兴奋地跟我打招呼:“快来看,你的快件是北京寄来的!”“我马上打开快件,里面有一本精美的作文本,一张奖状,一张通知书。通知上写着:
“XXX同学,祝贺你的《XXXXXX》获得全国中学生成长杯作文大赛一等奖,并编入《XXXXXX》专辑..."
我成功了!我的梦想实现了!
生活是一条崎岖不平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不得不面对失败的打击和被误解的痛苦。只有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才会意识到挫折是磨炼人生的火焰。利剑不就是反复锤炼的结果吗?梅花的芬芳没有经受住冬天的考验吗?有多少英雄和伟人不是在挫折的烈火中磨练出来的?
什么是挫折?
斯特朗说:挫折是大海,穿过它你就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勇敢的说:挫折是一根刺,劈开它,你就进入了一条康庄大道。
胜利说:挫折是大海中的岩石,只有遇到它,才能激起成功的浪花。
评论
这是一篇完美的作文,题目是论点,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明了挫折在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其特点如下。
1,思想深刻,论据有力。作者在文章里只写了一件事,就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作家梦。这是标准的一对一讨论。文章引用保罗?科查金的成长故事不仅是他自身成长的例子,也是全文论点的有力证明。
2.概念新颖,观点明确。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引用了“失败”和“坚定”两种完全相反的关于“挫折”的观点。作者用自己的成功诠释了“坚定”的观点,不仅让枯燥的讨论变得有趣,也让读者在比较中感受到哲理。
3.语言生动幽默。比如“结果都一样,要么拒绝,要么泥牛入海”这样的句子,既显示了作者的语言功底,也显示了他独特的个性。
我和其他人一样吗?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在中间拿着点燃的蜡/英英,我会骄傲地举起它的光辉,即使它只是那微弱的光。
“我和别人一样吗?”
你无数次问自己,得到的答案都让你失望——是的,只是一个普通人。
苍白的脸颊,薄薄的嘴唇,梅绮的刘海总是在他的眼睛里隐藏着一丝忧郁。长相平平,成绩一般,性格沉默,生活,平静。
但是你也想成为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人,一个被人关注,被人羡慕的人。
但你除了略带忧郁的气质和满满的欲望,似乎一无所有,也没有什么技能。
你,站在舞蹈教室外,看着她,传说中的校花,随着天鹅湖的音乐翩翩起舞,踮起脚尖,优雅地转圈,像一只高贵的天鹅,光芒四射,刺痛你的眼睛。
回到家,你赤脚站在镜子前,张开双臂,踮起脚尖,试着转身,却不小心扭到了脚。你坐在地板上,揉着脚踝,苦笑,心里的光完全消失了。
果然,我只能做一个普通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你想被辞职。
第二天,全校为话剧《红楼梦》挑选演员,全班都在热烈地讨论。毫无疑问,她成了薛宝钗的最佳人选。你站在圈外,叹口气,转身离开。它不属于你的世界,何必在意。但是他被阻止了。“你会演林黛玉吗?”你惊讶地张开嘴,摇摇头:“我做不到。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没什么不同……”声音渐渐变小,我连自己都听不到了。“谁说的,你气质很适合。”大家纷纷附和。热切而又充满希望的眼神向你走来,你无处可逃,咬紧牙关答应了。
你告诉自己,“试试看。”
于是,你努力背台词,反复揣摩人物心理,反复看电视剧《红楼梦》,甚至梦到林黛玉...
经过几次排练,终于到了上台的时候了。你的手心微微出汗,不停地颤抖。你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就打这一次。”
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你突然放松了。台下那么多期待的目光,台上那么闪亮的聚光灯,一颗叫做自信的幼苗从你的心里发芽了。你,终于和她站在了同一个舞台上。你终于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人。
此时此刻,你容光焕发。
你再问自己——“我和别人一样吗?”
不,不一样!我也不一样!你心中的声音骄傲地回答。
[观点]
以生动独特的细节和深刻自然的心理活动,写了一个靠自己的努力从平庸变得与众不同的女孩,很贴切。文字简洁流畅,颇有味道。不过你也不用把自己的长相写得太平庸,后面被选中演林黛玉的细节会更真实。
做一个“行者”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成为一名“行者”。
在安静的夜晚,我喜欢独自坐着。我喜欢架起二胡,慢慢拉弓。木头的味道充满了鼻子。有些锈的还比较紧,两根弦重叠,我可以轻搓,重滑。松香掉在我裤子上,我也不介意。抛开身边的物质,在悠扬的音乐中,我仿佛来到了另一个天堂。我深深迷恋二胡。
但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二胡有很高的敬意。我站在教室里,高兴地谈论着我长大后想成为一名二胡演奏家的愿望。大家都饶有兴趣地看着我跳舞,眼里却有嘲讽。他们为这位钢琴演奏者的英勇表演欢呼沸腾。他们看到街边坐着的乞丐偶尔拉二胡,就转向我,眼神里有说不清的颜色,让我心痛。看着街上的老乞丐,听着他断断续续沙哑的二胡声,我无言以对。学生们渐渐走远,我却停在角落里,一直发呆。
我还是喜欢深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二胡默默陪伴。黑暗中,我是一个孤独的歌手,唱着别人不爱听的老歌。然后,终于有一天晚上,我决定让这悠扬的响彻云霄。
我开始频繁参加艺术节,在班级聚会上,我也背着二胡来回穿梭。当我拿起二胡,我在那里。我像一个老人在月光下叹息,像敲着拐杖呻吟。我不要求听者落泪,但我要求他们倾听我内心的声音,倾听我对二胡的依恋,唤醒他们沉睡的心。我竭尽全力撕毁了赛马中的最后一个Aśvaghoṣa。我不想让大家热血沸腾,但我想让他们感受到我内心的愤怒——为什么要笑二胡,吼钢琴?
当音乐结束时,我会静静地站起来,向他们鞠躬。我感谢他们听得目瞪口呆,因为我知道他们已经明白了我想说的话:二胡的背后是中国的智慧和文化,华丽、朴实、瑰丽、风情,可以用两根弦演奏。
我们不能忘记那是我们的声音,来自中国的呐喊。
做一个“行者”,用自己的行动传达自己的愿望,愿唤醒大家沉睡的心。行动,虽然微不足道,却为文化传承之路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花。我,骄傲!
如果可以,我要做一个“行者”,带着我的二胡环游世界。
评论
二胡,带我走出身体的枷锁,让我很快乐,但“土气”的二胡比不上“洋气”的琴,甚至会遭遇一种微妙的戏弄。就是这种调侃,唤醒了我的行动,拿起了二胡,让别人听出了我的心和中国的呐喊。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大义作了微妙的表述,作者在行动中追求它,巧妙地将个人感情与民族感情交织在一起。文章强调用词的精炼,如“停”,像搁浅的船,黯然神伤;“终”,那虔诚和虔诚都在其中。还有长而有节奏的句子。
做一个“行者”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看完之后让我百感交集。
一位老农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儿子,他非常自满,总是称赞他的才华。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儿子在讲他的“英雄传奇”。老农站起来,对他的儿子喊道:“举起手来!”儿子不懂却做到了。老农眼里含着泪说:“孩子,爸爸这辈子没前途了,就指望你了。但是请记住,你的手高于你的头。一切都不是说说或想一想,而是去做。”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高科技“飞行”世界里,行动似乎正一步步从我们身边悄悄流逝。我们早就习惯了有很多冷冰冰的机器代替我们做一切事情。我们只想让生活更舒适。
还有,当我们走在干净的街道上,没有人会弯腰去捡纸屑,而是冷冷地说一句:“不要紧,环卫工人会扫的。”当我们看到那些不遗余力帮助我们的人遇到了困难,我们只会大喊:“加油,你能行的!”“没有迹象表明那些口袋里的手想要伸出来。当我们看到一张试卷的时候,想起来一定很容易,但是在考试的时候就很难写了。行动远不如思想,但比这一切更重要。
有句老话:“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可见,做一个“行者”是多么重要。这个道理流传了几千年,但是很多人不理解。
唉!也许这就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吧!但是我们不能放手。看看那些历史足迹:鲁迅用直面人生的呐喊唤醒了人民;海伦吗?凯勒以坚定的意志实现了人生的转变;越王勾践最终成就了兴国大业。这些历史古迹在不知疲倦地召唤我们成为“行者”。
过去的昨天就让它随风而去吧,但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做一个未来的“行者”。
我们是激情阳光的90后,不要让自己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让我们做一个“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表达生活的美好!
评论
一篇被叙述和讨论的文章是很自由的,也就是令人兴奋的。一个经典的故事引出“行为”的话题,再从大社会、小现象的角度引出“行动远不如你所想,但比一切都重要”的理解,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指出“行动远不如思考”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并愿意以90后的名义用行动诠释“行者”的意义。
做一个“行者”
打开书,我很羡慕席慕蓉写的三毛撒哈拉历险记,流连于草原。合上书,我想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行动见证这份美好,于是干脆收拾行李出发了。
我去过井冈山,放弃坐大巴,坚持用脚践踏红土地。因为这个原因,我的脚总是被石头砸伤。粗糙的红米难以下咽,走到半山腰就气喘吁吁,但我坚持“行者”二字。一路茂密的树林,奇异的竹子,一路上淳朴的当地人,到了黄泥岗时的喜悦,所有坐车时体会不到的东西,都被我拍在了行动中。当我到达山顶时,我不禁想起了毛泽东说的“在山里行走像铁一样难”。刹那间,我真的收获了一种坚持和毅力,我在行动上从一个矮子变成了巨人。
赣州的浮桥我也去过。起初,我看到那座看似脆弱的浮桥横卧在浩瀚的河流上。我胆怯了,想转身离开,但看到大家都已经踏上了,只好硬着头皮伸出一只脚。突然头晕目眩,我踩了几步,但很快调整好重心,大胆向前走。古浮桥“叽嘎叽嘎”的声音很好听,就像浅浅唱昆曲一样。弯下腰,我看到牢牢钉进木桩的钉子有点生锈,许多古老而美丽的裂缝从木板上延伸出来,一点点下沉。不知道从宋代开始,这座浮桥上听过多少人的脚步声。但有了岸边的古城墙,我猜想他们是一群游遍天下、关心人间的侠客,唱着“为民哀莫大于心死。”潺潺的河水,还会见证一群背上茶篮走来的客家妇女,欢歌笑语,留下她们的活力。过去无数的步骤加重了它的深度。
快到最后的时候,我有点舍不得,只好一小步一小步的踩下去,想着如果刚才转身走了,怎么能收获这些年留下的美好痕迹呢?只有通过我的行动,我才见证了这段历史的深度。
回来的时候行李里装满了长大后的坚定意志,也明白了历史沉淀下来的美好,当然还有更多...
我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行者。作为一个行者,我是在用自己的脚踩自己的心。
评论
作者的叙述很干净,缺少华丽的细节,但有张力。文中的声、色、形、神,与人物的意境完美契合。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洋溢着情感。写风景就是写人。文章中的联想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如果说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是富有想象力的,是楚楚可怜的。这样的美源于行动,作者在行动中获得对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