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然的性格故事。
1932年,周浩然初中毕业,进入北京市大同中学学习。在这里,他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还每天去国立北平图书馆享受书籍。1933年上半年,日军占领关羽,北平形势危急。周浩然从上海回到了青岛。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大好河山,他的心情十分平淡。当年夏天,他参加了青岛左翼作家联盟的活动,并负责编辑文学刊物《哨子》。发表了《当》、《两个不同的人物》、《黄花又遍地》、《为此》、《人生》等数十篇散文。笔名觉民、明、新迎,同时翻译了日本《山村英雄的一天》。《哨子》的出版在群众中影响很大,但也激怒了国民党青岛当局。1933年秋,哨子社成员蒋洪、余被捕,、余民道被通缉,哨子文艺社被查封,他只好回到京大同中学读书。
1934年春,周浩然因急性肺炎再次辍学,回到即墨。1935年5月,以周的笔名到《新青岛日报》编辑部编辑《小青岛》文艺副刊。用孟雄、孟实等十几个笔名,在青岛报刊上发表杂文和文艺评论文章,如《明星》、《法租界的悲剧》、《答唐·》、《为青年作家谈文艺》、《文艺漫谈》..他大声疾呼:“中国人民的生命毫无价值,所以中国善良的劳动人民不得不被帝国主义肆意枪杀,敞开心扉,成为他们活动的对象。我不知道政府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在《论文艺》一文中,对文艺的方向、内容和形式,以及真善美的关系作了明确的论述。正因为如此,《新青岛报》被国民党青岛当局警告,不得不辞去编辑一职,另谋生活。1936年3月就读山东大学。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周浩然加入中国民族解放先锋队(以下简称先锋队),毅然放弃学业,回到家乡即墨县瓦格庄开展抗日救国活动。他深入市场、学校、街头演讲,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5438年6月+10月,他号召成立“瓦格庄武术训练所”,组织青少年学习武术。然后以训练院学员为骨干,成立了“抗日义勇军”。他亲自制定了《民兵游击队行为准则》,明确规定“对内联络同志,保卫地方;联合各种团体对外的目的,是为了反对暴力,打倒帝国主义,复兴中华民族。”3月9日,1938,驻青岛日军前往莱阳进行“扫荡”。抗日义勇军与国民党地方武装联手,在鸡王疃伏击日军,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939年2月,周浩然到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山东分校学习,任军事班班长。不久,副总裁许介绍他加入了中国* * *制作方。1939年7月,周浩然受胶东区委派到即墨,任即墨县委组织部长。当时县委成立不久,斗争形势十分严峻。他被分配到九个区工作。在白色恐怖下,他经常打着走亲访友的幌子,深入乡村发动群众,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九月,周浩然去西涧庄时,被叛军姚世吾秘密杀害。24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