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研究中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其主要表现为:(1)教师主导。教师决定课堂教学的一切,形成“五个中心”,即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以讲课为中心,教师讲课以课本为中心,学生学习以解题为中心,教学价值以考试为中心。教师是“指挥者”,学生是“执行者”。对于学生,老师总是以“权威”和“霸主”自居。对于老师来说,学生是以“奴隶”和“娃娃”的身份出现的。本应充满师生亲情的互动过程,变成了“不公平交易”或“强买强卖”的过程(2)主客体错位。学生并没有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成了教师表演“教案剧”的场所,学生只是教师的配角。老师习惯“威权”教学,学生习惯“被动”学习;教师只关心“教什么”,不研究“怎么教”;学生只知道“学什么”,不知道“怎么学”;越多老师介入,越多学生跟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水平,这些本应是课堂的主体部分,却被忽视了。导致学生学不会,不知道怎么学,甚至学不好,学习效率差。(3)忽略差异。学生不是被视为生机勃勃、多姿多彩的个体,而是被视为待修剪的“花草”和待加工的“器皿”;学生的差异不是被视为一种教学资源,而是一种教学阻力。教学总是千篇一律,把课堂教学活动当成生产“标准件”的流水线,让各类学生经过统一打磨,塑造成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的“产品”。(4)知识脱节。课堂教学强调接受,忽视探究、讲课、动手、背诵和运用、结果和过程、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知识掌握和经验传承,而忽视能力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知识只是以孤立的、苍白的形式而不是生动的形式被学生接受,学生成为“知识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5)负担重,效率低。“加班风”、“题海战术”、“压力法”的盛行,造成了老师累、学生苦、家长难、教学成本高、效率低,课堂教学陷入了“高消耗、低效率”的怪圈。(6)材料灌注。教师是“水桶”,学生是“水碗”,课堂教学是“灌水”的物质行为和过程。知识型教材教学目标成为唯一教学目标,全教材灌注成为唯一教学方法,量化评分教材评价成为唯一评价手段,有序的教材管理成为教学价值标准。这种物质灌注式的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被分流,独立思考的空间被挤压,智慧窒息,精神萎缩。(7)追求形式。课堂教学的目标没有真正定位在学生的发展上,缺乏对学生思维广度、深度、力度和有效性的训练。而是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形式,在“时髦的方法、媒介手段、结构造型、程式化的过程、教授的表演”上大做文章,形成了课堂教学研究表面轰轰烈烈,实质空洞的局面。(8)发育畸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建立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而是单纯地注重认知发展,只培养学生的即时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培养,导致学生呈现出不会思考、不会创新、情商低下的畸形发展状态,成为“不完整的人”。总之,课堂教学失去了师生生命价值的支撑,也失去了课堂教学核心的成长性,使课堂生活变得索然无味,缺乏生机和活力。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具备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尤其是在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课题是基于对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和思考而提出的。
2.要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大量观察和分析,找到导致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的“致命因素”,探索有效教学的理念和实施方法;如何在实践层面推广有效的教学策略,这些问题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