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起生平事迹

袁建起,原名张庚宇。父亲张鼎铭,清末儒生,家住江苏省海门县(今启东县)和合镇。因家道中落,8岁时在上海奉贤县继位袁应天,改名袁建起。他沉默寡言,好学有思想,思维敏捷,兼职家业凋零,读书不易。从小就培养了他好学励志的优秀品格。中学在江苏省第三中学(松江中学)。他对自然科学非常感兴趣,数学、物理、化学成绩优异,尤其是博物学(包括矿物学、地质学基础知识)。

1924年,袁建奇考入国立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预科,先入物理系,选修《地学通论》和《矿物学》,成绩突出。1926正式转到地质系,专业是地质学。刻苦学习后,袁建奇经常在周日和节假日到南京郊区进行地质调查。1928年5月,国立东南大学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29年6月,地质系正式分为地质和地理两个专业。同年7月,袁建奇成为中央大学地质系成立后的第一批毕业生,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后留校担任助教。独立开设和讲授《测量学》、《矿床学》、《工程地球科学》等十余门课程。当他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后,他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在南京附近进行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他研究了凤凰山铁矿、江宁县八字洞铜矿、环太湖煤矿、宁五间铁矿和浙江省金华至武义之间的萤石矿床。通过实践经验,他认识到科学家首先要有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能力,然后才能上升到理论。在后来的教学生涯中,他一直把认知与实践并重作为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1929—1939袁建奇曾任中央大学地质系助教兼秘书。先后讲授工程地质学、地形测量、普通地质学、地貌学、岩石学、结晶学、矿物学、经济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他是张正平、李学庆、郑厚怀和爱德华·帕雷哈斯等教授的助教。在中央大学地质系1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主动承担繁重的室内外教学工作,完善了地学、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等课程的实验和实习。

1929的秋天,袁建奇不仅担任了地质与矿物学的实习和导师,而且恰逢土木工程系二年级新开设的“工程地质学”。在郑厚怀教授的鼓励下,他承担了这门课程的全部授课和实习任务。他认真备课,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他在生活中不怕困难,敢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就是从这个时候培养起来的。

袁建起在CUHK期间,以认识与实践相结合为指导思想。1933年加入李学庆组织的四川地质调查团,在川东南、綦江等地进行地质调查,并考察了著名的自贡盐区,后赴峨眉山勘测地质剖面。在返回南京的途中,他登上江左顶峰,考察宜昌黄陵庙和葛洲坝的地质构造和工程地质。这一阶段,他不仅撰写了许多课程笔记,还发表了《江宁凤凰山铁矿储量估算》、《长江上游水电站厂址地质探讨》、《宜昌黄陵庙、葛洲坝筑坝》等学术论文。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中央大学迁至重庆。1938年,西康省建委组织了西康科学考察队,袁建奇应邀参加。1939受聘为云南大学地质系讲师。与朱希仁、郭灵芝合作出版了《云南矿物志》一书。该专著是中国第一部详细论述区域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的专著。

1940年8月,袁建起在朱廷虎的邀请下辞去教师职务,带着家人到贵州开阳当盐矿技术员,参与云南袁永敬、一平浪盐矿的开发。1943年7月,盐务总局和黄海化学工业研究会联合组织了西北盐业生产考察队,谋求发展西北盐湖和中国的盐化工业。他是小组中唯一的地质学家,负责盐矿的地质调查和盐产量及储量的估算。

1947 165438+10月,在台北参加完中国地质学会第23届年会后,专程考察了台湾省省内各盐田的卤水组成和海盐产量。1948年秋,袁建起目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拒绝随盐务总局南迁广州,辞去盐务总局技术职务,回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