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孟格的跨学科思维(2)经济思维
“你不需要理解每一门学科,但你需要掌握每一门重要的、独立的学科的主要思想。”?- ?查理·托马斯·芒格
梁哥想模仿“芒格大叔”,尝试建立一种江湖上口口相传的跨学科思维,却没有人见过,看看这种神奇的力量有多强大。
这是第二个问题:经济学的思维模式。
文本:
01
中国房地产市场观察家曾说: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明珠,就像物理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一样。
既然是社会科学,核心就是研究人类行为,尤其是经济学,以研究陌生人的互动规律为己任:从小公司到大国家。
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将人类面临的基本约束概括为四种:缺乏事物、生命有限、相互依赖和需要协调。
简单来说就是:稀缺,耐心,生活,合作。
下面就以学区房为例,感受一下经济学的魅力。
02
好的教育资源在哪里都是稀缺的,这一点国内外都没有区别。
但问题是,由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是免费的,所以即使是最好的学校也只能根据房产和户籍所在地来选择。
按说,这是一项好政策。
但问题是,我国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想上好学校,一定要在好学区买房,落户。
于是,“学区房”这个牵动亿万家长心的特殊行业诞生了。
按照现行的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际上是在学区房最终通过后,筛选出能够负担最高费用的家庭,还没有达到公平的目标。
而且因为学区房指标用完了,房子可以卖给下一个,最后变成了升值潜力很大的投资品,进一步推高了学区房的价格。
那么,我们来讨论一下:有没有更好的方案来替代目前的“学区房”政策?
a.?教育资源均等化
这太理想了,一时半会儿实现不了,六环外的教育资源和二环内的教育资源也无法平衡。
b.?好学校在划片的基础上,向其他优质生源收取一定的“择校费”。
好像会降低一些学区房的热度。另外也让好学校增加收入,更好的发展教学。
c.?全市统一考试,择优录取,不收择校费。
完全取消了学区房的热度,一切按分数来。
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最后的方案不错。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实行这个政策呢?
A.与义务教育的理想相反,孩子们过早地进入排名和考试的汪洋大海。
B.每天上下学造成交通和其他资源的巨大浪费。
c.?租房等不稳定因素对孩子成长环境不利。
核心就是第一点:我们要不要孩子从六岁开始分等级?
那些一开始就进入排名很差的小学的孩子,会不会大规模的随波逐流甚至自暴自弃?
这其实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公平的起点,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的出身都很不一样。如果教育的起点不公平,那么穷人家的孩子将来会一直穷下去。
所以实际上目前实行的是第二种政策:划片基础上的“择优”录取。
只不过这个“优秀”是家长能够承受的学区实力的“优秀”,而不是孩子本身的优秀。
这是第一个经济学思维:理想与现实。
好的教育资源本该获得的额外奖励,全被一个不相干的“学区房”赚走了。
03
先说租房的事。
如果北京第二实验学校周边租房太多,房子少,价格就会被市场推高。
政府想降低租金,所以设定了最高租金。
比如市场价5000元的一居室,租金最高限定在4000元,超过就是违法的。
这次调控后,市场会有什么变化?
一是房东挑租客不合理,比如不租标准普通话的。
第二,租客要做各种事情,还要找其他多余的关系,才能租到房子。
第三,虽然租金是4000元,但是合同之外还加上了房屋维修等其他费用,使得实际花费仍然在5000元左右。
大家都看到了吗?
本来是想加强公平,让经济实力一般的家庭也能付得起高房租,结果没人能轻松租到房子。
这是经济学的第二个思考:公平与效率。
看似提高了公平性,实际上不仅达不到目的,还损失了效率。
作者在书中有非常精辟的论述:公平是手段还是目的?
结论是,公平作为一种手段,最终可能实现公平的目标;以公平为目的,最终肯定达不到公平。
04
我们再来看经济学的第三种思维:看不见的手。
你什么意思?
经济学里有个理论叫破窗理论。
以学区房为例。
如果你所在学区的玻璃被石头打碎,需要花100元更换新玻璃。
破窗理论的意思是:只有打破旧玻璃,换上新玻璃,才能最大限度地扩大玻璃市场,实现经济繁荣。
这个理论有什么问题?
它忽略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如果玻璃没碎,我的100元可以买零食和衣服,也可以繁荣商品市场,说不定对市场有更大的贡献。
同理,现在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也是如此:抵制中国的钢铁,美国的钢铁行业能繁荣吗?
天方夜谭!
如果美国生产的钢材价格优质,需求方总会找到其他替代品,钢铁行业依然会不景气。
另外,那些因为外贸冲击而失业的钢铁工人,可能在其他新兴行业实现更大的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看不见的手”理论可谓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深刻“经济思维”的试金石。
05
在书中,还有其他一些经济思想也很有趣,作者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解释。
比如:信息不对称。
想在租的学区房挂一幅油画,就拿起电钻在墙上凿个洞挂个钉子。
因为是老小区,隔壁业主家的墙不小心被划破了。
无独有偶,隔壁同样位置也挂着一幅油画,只是梵高真迹,价值6543.8亿美元。
问题来了:由于你的无知,对方损失了6543.8亿美元。你应该赔偿对方多少?
当然,书中还有其他的“经济思维”,比如个人和集体:每个人都想享受高质量的免费医疗,但钱从哪里来?
有些人受益,有些人必须承受负担。
06
作者在书中总结道,经济学是一门“事与愿违”的学问。
“好人做好事”和“坏人做坏事”都是比较简单的,而经济学恰恰是一个好政策最终无法实施或者无法达到最初效果的原因。
就像非洲那些国家,为什么越来越穷?还有,打压房价,为什么越来越高?
事实上,在某些方面,由于人性的复杂性和宏观层面因果事实的纠缠,很多现象直到现在仍然难以给出合理的解释。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提取纯粹的“经济思维”来帮助我们的日常思考和决策。
最后,梁哥把自己总结的这三条经济思维提炼出来,分享给大家:
A.理想与现实:现实中,一个决策很难有最优解,往往是经过考虑后的妥协。此外,许多看似良好的政策往往最终走向相反的方向。
B.公平与效率:公平不是一种呼吁,而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起点低的人只能加倍努力,没有人能成为你的救世主。
C.看不见的手:汽车取代马车的趋势不是几个马车夫的示威就能阻止的。作为个体马车夫,他的未来在哪里?你可能一时看不清楚,但一定不能被旧思维禁锢。
07
有人说我10年前不炒房,错过了机会。
有人说我五年前没有收钱,错过了机会。
但是,有没有一个你一定会抓住的机会?
是啊!
在哪里?
现在,每一分钟!
从今天开始,
早上到公司,不要看网页,背几句。
当你晚上躺在床上时,不要刷Tik Tok,读几页原文。
遵从人性,吃喝玩乐。
违背人性,天天向上,一层一层往上爬。
你以为马爸爸的“淘宝、天猫、支付宝、云计算、大数据”五大绝技都是被大运打的?风光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努力和艰辛?
当有一天,你把阅读和思考当成了乐趣和享受。
恭喜你!
属于你的机会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