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饶平县的特色小吃或历史人物。
——饶平县志
饶平县,因“饶永不荒,平永不乱”而得名,位于广东省最东部,与福建省接壤。位于东经116 35 ' ~ 16 5438+07 16 5438+0 ',北纬23 28' ~ 24 14 ',北回归线从县境南部穿过。饶平县的县城是黄冈镇,位于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之间。全县有324国道。
饶平气候
饶平县气候属于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丰富,为1475.9mm,年平均气温为21.4℃,农作物一年收获三次。
饶平地理
饶平县位于潮汕平原边缘,是广东山区县之一。其地势依山傍海,地势北高南低。有13个岛屿,其中海山岛最大,面积46.9平方公里。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有7座,其中西岩山最高,海拔1256m。黄冈河是饶平县最大的河流,全长87.2公里,经过12个城镇,进入南海。饶平县有柘林湾、高沙湾、大成湾三大海湾,其中柘林湾最大,面积68平方公里。饶平海岸线长136公里,最大港口为三百门海港。
饶平自然资源
饶平县海洋资源丰富。其中浅海滩涂57万多亩,盛产各种海鱼、对虾、牡蛎。山区野生动物有眼镜蛇、金环蛇、蝰蛇、穿山甲、石蛤等珍禽。饶平县盛产粘土。矿产资源包括花岗岩、钾长石、高岭土、耐火土、铜、铁、钨和锡屑。
饶平历史
饶平塔仔金山出土文物,付斌塔仔金山文物
1974年,饶平县付斌塔仔金山发现古窑洞墓,墓内发现大量石器和陶器。其中有刀、矛、斧、凿、砾、像、壶、豆、杯、壶、盆等陶器。有些陶器有酱色釉。根据考古测定,付斌发现的文物年代为商代中晚期至西周早期。这一发现对中原文化和不同于越文化的当地土著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黄冈丁伟革命
4月1907、11日,孙中山领导的黄冈丁伟革命爆发。因为起义军寡不敌众,缺粮缺械,一败涂地,死得很惨。这次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十次起义中的第三次,因为它是农历的最后一年,所以被称为“黄冈丁伟革命”。
饶平旅游资源
三饶“道云楼”
道云楼全景
道云楼外观
道云楼,位于饶平县三饶南联村,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是中国最大的八角形客家围场。在鼎盛时期,土楼可以容纳600多名客家人,现在仍有超过65,438+000人居住在土楼。土楼墙厚1.6m,墙高11m以上。土楼的特点是整个土楼到处都和八卦有关,所有建筑的数量都是8的倍数,比如32口井,16个天窗,72个房间,112个梯子。土楼中厅有两口井,似八卦。土楼具有八防功能:防水、防火、防兽、防震、防盗、防旱等。土楼的瓦片用土布包起来再烧,现在可以分辨出瓦片边缘的布纹。土楼都用竹钉,多年后这些竹钉也没有腐烂的迹象。据说清朝顺治年间,土楼曾被政府收编的土匪包围了三个月,无法攻破。土楼内数百居民以储粮和井水为食,利用土楼上方的内沟灌溉,使官兵免受炮火袭击,从而躲过了这场灾难。土楼前后有三层圆形房屋,最外圈有三层楼高。几百年后,土楼仍然非常坚固。在80年前的地震中,附近的大部分房屋都倒塌了,但土楼只有少数房屋左右倾斜,支撑着整个土楼。据住在土楼的当地老人说,土楼被建成八卦形的围场是一种巧合。起初设计为圆形围场,三建三落才建成大型八卦形围场,在国内并不多见。
海滩岩靠近海山镇的“碧龙”。
碧龙,位于饶平县海山镇,为贝壳冲积岩,东西长4,500m,宽1150m,总面积2875公顷。由于裸露的部分位于沙滩上,看起来像一条长龙,俗称“碧龙”。据专家考证,滩岩场由文石、高镁方解石、有孔虫、海相贝壳、微体化石和细砂粒在特定地址条件下长期堆积胶结而成,约有5000年历史。现在是广东省第三个地质遗迹保护区。
柘林镇“镇风塔”
“贞丰塔”位于饶平县柘林镇,封凤玲峡谷口。贞丰塔建于元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塔高22米,基围16米,七层八面。塔尖是一个制作精美的石葫芦,塔身四周是由石板围成的圆形屏风。该塔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冈镇的“石壁寺”
“石壁寺”位于饶平县黄冈镇约两公里外的云起山,故该山因石壁山而得名。山上有许多景观,如“苏玉泉”、“古雷音寺”、“那海楼”、“慈悲亭”。其中舒玉泉形成于山上的一个天然洞穴中,长年有不尽的泉水。
张西镇的“青蓝冰臼”
饶平县张西镇清澜谷有2000多种形状各异的陶塑,是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冰川运动留下的遗迹。迫击炮群中最大的圆形迫击炮口有六七米宽,两三米深。该软体动物位于北纬23”12 '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海拔不到100米,这对于几百万年前广东可能是冰天雪地的寒冷地带的说法具有重要意义。
柘林镇“白鹭天堂”
饶平县驼林镇Xi岙岛因白鹭成群,被称为“白鹭天堂”。西澳的白鹭是黄嘴白鹭,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饶平文字
张竞生,字公,1888,饶平县付斌镇大荣铺人。他撰写并出版了《性的历史》,翻译了卢梭的《忏悔录》,撰写了《爱的法则》、《美的社会组织》、《美的人生观》。张竞生1907考入黄埔陆军小学。1912去法国留学。1915毕业于巴黎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进入里昂大学深造,获哲学博士学位。他还在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和瑞士学习过。1921年,他在北京大学担任哲学教授,但后来因为性史被革职,这是封建传统观念所不允许的。1926年任上海明凯书店总编辑,创办“美的书店”,后被没收关闭。1929开头,在杭州做讲座,因“性宣传”被当局拘留。于是他又去了欧洲学习,从事翻译工作。1933回国后应邀担任广东工业监事、《广东经济建设》主编。后来因为得罪权贵被通缉。文革期间受迫害批判,65438-0970年在饶平县张西镇贫病交加。
特色小吃
小米是饶平的传统小吃,过去常作为餐桌小吃。饶平的小蜜起源于北方的韶麦,但又不完全等同于韶麦。仿照烧麦的形状,主要馅料是萝卜和瘦肉,开口处放一块方形的红烧肉。配以重醋食用,味道鲜美。
===============
事件编年史
姓
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秦出兵平南越,守五岭。设桂林、项峻、南海三县。饶平地区属于南海县。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丁原六年(前111年)
揭阳县(南海县)包含饶平地区。
东晋(317-420)
先河六年(331年)
南海县位于东莞县,揭阳县位于海阳、潮阳、妥安、海宁。饶平地区隶属海阳县、东莞县。
艺兮九年(413)
分为东关县和易立安县。依安县辖海阳、潮阳、妥安、海宁、赵毅四县。饶平地区属于海阳县。
南朝
饶平地区隶属海阳县、依安县。
隋朝
皇帝在位十年(590年)
设依安县,撤销海阳县。依安县位于依安县,属于周迅。饶平地区属于依安县。
凯帝十一年(591年)
最初以潮州为背景。临猗县、潮阳县、妥安县、海宁县和赵毅县。饶平地区属于依安县。
大业三年(607年)
去潮州,恢复依安郡。凌海阳、潮阳、万川、海宁和程响县。饶平地区属于海阳县。
唐朝
武德四年(621年)
停郡为州,恢复潮州。凌海阳、潮阳和程响县。饶平地区属于海阳县。
天宝元年(742)
改潮州为朝阳县。凌海阳、潮阳和程响县。饶平地区属于海阳县。
甘源元年(758)
止于潮阳县止于潮州。凌海阳、潮阳和程响县。饶平地区属于海阳县。
宋朝
淳佑三年(1243)
潮州知府郑主持创建皇岗城中村。
淳祐六年(1246)
潮州知府陈贵捐资修建了临江大桥、唐晨大桥、水磨头大桥、百丈铺大桥、皇岗五里桥、朱琳京内桥、朱琳二桥等石桥。
元朝
致远十六年(1279)
潮州改潮州路。凌海阳、朝阳、揭阳三县。饶平地区属于海阳县。
郑智十三年(1353)
柘林镇风塔(石塔)建成,塔高20米,塔基16米,七层八面。
明王朝
洪武二年(1369)
将潮州路改为潮州府。凌海阳、潮阳、揭阳和程响县。饶平地区属于海阳县。
同年,日军侵占惠州和潮州。
洪武三年(1370)
黄冈检查部门。
洪武二十七年(1394)
潮州府在都城宣化建大城,设大城守千户(明朝军事组织)。
永乐七年(1409)
日军多次掠夺南澳,并以此为窝,南澳村民被迫迁居苏万都(今澄海县)。
成化十三年(1477)
分析海阳县太平乡的宣化、新宁,广德乡的滦州、清远、仙阁,龙岩市的丘溪,怀德乡的苏皖,***8都在饶平县境内。县城位于仙阁(清代改称首府)下饶堡(今三饶),建县城(土城)。
那一年,我建了一个饶平学官(地址就是现在的饶平一中)。
成化十四年(1478)
饶平首任知府杨宇上任(据记载任职于十三年、十五年)。改饶平县(土城)为砖城,有东、西、南、北四门。
成化十六年(1480)
取得省考后,饶平第一科6个名额,占三阳(海阳、朝阳、揭阳)三分之一,轰动一时。
弘治八年(1495)
知县组织民工在黄冈河首段挖河石,后来被称为“杨”。
郑德十一年(1516)
福建平和县人曾三秀,攻大成,杀于蓟县陈南塘。陈南堂的儿子请来援军后,曾三秀被抓获,在潮州府城斩首。
嘉靖二年(1523)
外国商船不得进入浙江海域的港口。日本商人转战南澳贸易,政府严令禁止,日本商人圈海。
嘉靖五年(1526)
大埔县是滦州和庆元在本县的第二个首府。经过分析,这个县只有六个首府。
嘉靖九年(1530)
县令徐弼创制《饶平县志》6卷(失传)。
嘉靖二十年(1541年)
知县罗荫楷续写《饶平县志》,但只有其序已失传。
嘉靖二十八年(1549)
潮州政府在黄冈设立海防博物馆。嘉靖四十年(1561年)改为海防同治。
嘉靖四十五年(1566)
建立一个森林村庄。招募民兵1716,大小船只45艘,设指挥官一名。建于天妃宫的东南部。
清朝
顺治十三年(1656)
重建饶平县(原名龚雪)文庙。
康熙八年(1669)
原属诏安县管辖的青、云儿坳划归饶平县管辖。
康熙二十四年(1685)
南澳有一个总指挥官。再析福建诏安对饶平南澳岛青、云澳的管辖。
康熙二十六年(1687)
知县刘扁篡改《饶平县志》二十四卷。这是该县现存最早的县志。
康熙三十七年(1698)
县长王义聪主持饶城文明塔建设,四层楼建设暂停。康熙四十七年(1708),县令郭继续修建。整座塔有七层,高五英尺。
康熙五十七年(1718)
黄冈设海防专家,潮州府由安部迁至黄冈。
雍正十年(1732)
饶平的龙岙、深岙,诏安县的青岙、云岙(清代在新开发地区设立的一种行政区)设立南澳厅探析。还设置了海防同知部,首任同知许慎于1733上任。
咸丰九年(1859)
澄海盐灶基督教(长智会派)在上福山村设立了分会,是本县最早成立的基督教会。
光绪六年(1880)
基督教浸信会被引入这个县。同年,第一个基督教浸信会在该县(三饶)成立。
光绪九年(1883)
知县惠续写《饶平县志》25卷。
光绪十五年(1889)
天主教传入本县,法国人谭力山(牧师)在付斌伏羲楼建立了第一座天主教堂。
光绪二十八年(1902)
饶城东门溪大桥开工,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竣工。
光绪二十九年(1903)
黄冈设邮局,是清末“新政”实施后县内最早的邮局。
光绪三十三年(1907)
黄冈革命发生在1907年5月22日,历史上称为丁伟革命,因为它是农历的最后一年。
黄冈丁伟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旨在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国民革命十次武装起义中的第三次。组织者多为新加坡同盟会成员,在弹药和经费上均得到海外华侨和香港同胞的支持。起义虽然因敌我悬殊而失败,但对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和后来的辛亥革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中华民国元年(1912)
广东巡抚署下令各县成立临时议会,将民政总长改为总督。饶平首任巡抚黄健章。
民国三年(1914)
潮州府改为潮顺路,通往25县,饶平县归潮顺路管辖,原县临时议会废止。设立饶平县警察局,局长由县长兼任。
中华民国四年(1915)
黄冈商会,这个县的第一个商会成立了。负责各商号的货物押运及商场公共秩序的维护。
中华民国五年(1916)
县里开始设立电报局,设在黄冈土桥茶寮角。
中华民国九年(1920)
切到潮,原属广东省同一县。设在澄海区审判检察室饶平县分院,有法官和检察官。1927变更为饶平区法院,1929变更为潮美区法院饶平分院。
民国十年(1921年)
广东省省长办公室下令所有县举行“选举”县长和县议会成员。陈,饶平县第一任县长。
民国十一年(1922)
饶平县成立教育局。
民国十三年(1924)
创办饶平县中学(高中班1942开学)和第二县初级中学,首创饶平女子中学。
民国十四年(1925)
饶平第一个农村农会在道云乡(今三饶南联)成立。黄校长。同年,中国工会饶平分会在饶城成立。
民国十五年(1926)
中国* * *生产党饶平县支部在饶城成立,书记林娟;同年,国民党饶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饶城召开;饶平县农民协会在饶城林厝寺成立;* * *共青团饶平县支部成立于饶平二中;县府改为县政府。
民国十六年(1927)
中国* * *产党饶平县委员会(以下简称中* *饶平县委)在上饶大坡楼成立;
饶平第一个工农武装集团——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十四团在上饶慈溪成立。
民国十七年(1928)
民国张震军在黄冈至茅枝之间架设了一条军用电话线,这是该县有线电话的开端。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
广东设立了东区拓经委员会办公室,辖饶平等25个县。同年,饶黄(饶城-浮山-黄冈)、饶黔(饶城-付斌-黔东)、黄九(黄冈-九溪大桥)、黄照(黄冈-诏安)公路建成通车。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
县开始分区、分部门,实行县、区、乡、保一系列的行政管理体制。经过调整,这个县被分成六个区。
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1年)
黄冈设立海关,征收从香港到灵州货物的关税。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
县内成立“饶平银行”,由官商合办。
饶平简易师范学校创办于饶城,1949并入饶平一中。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
* * *饶平县委成立,县机关设在饶平县龙都张集村。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饶平土地彻底解放了。
1950
1950饶平县人民政府成立;* * *饶平县委成立;* * *饶平县纪委等单位。饶平解放了全国。中国人民解放军饶平县武装大队成立。全县分凤凰、上饶、附城、浮山、黔东、黄冈、海山7个区,26个乡镇,21个行政村,2个镇。同年,成立饶平县人民公安局(后改为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安局)、人民法院;饶平县国营黄冈镇贸易公司成立。饶平县党员代表第一次会议在饶城召开。同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潮汕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正式成立,后更名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潮汕专员公署。饶平隶属潮汕专员公署。
1951年
1951年,饶平县委由饶城迁至黄冈谢池、珍岛医院,后迁至丁伟路440号(1953后迁至西门玉蟾庙)。全县划分为11区一镇(一区凤凰、二区上饶、三区府城、四区河西、五区福山、六区张西、七区前东、八区高唐、九区下饶、十区海山、十一区黄岗镇),辖177个乡镇,6。
1952
1952,饶平县合作总公司成立。市场交易改为市秤,取消吊桶制度;诸如布料之类的货物应该用城市尺来测量。
1953
1953连绕溪改造工程基本完成。黄岐山神土桥9000米长的河段拉直,是解放后县城的第一个大型防洪工程。同年,成立了全县第一个渔业生产合作社——拓林一号渔业生产合作社。
1955
1955饶平县人民政府开“饶平县人民委员会”印章;这个县的国家工作人员都实行工资制;饶平县人民检察院成立。
1956
1956县黄冈汽车站建成开通。
......
1991年
1991县中秋联谊会在县城黄岗镇举行;经国务院批准,饶平县划归潮州市管辖。
饶平县位于潮汕平原边缘,与福建省接壤,是广东山区县之一。其地势依山傍海,地势北高南低。有13个岛屿,其中海山岛最大,面积46.9平方公里。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有7座,其中西岩山最高,海拔1256m。黄冈河是饶平县最大的河流,全长87.2公里,经过12个城镇,进入南海。饶平县有柘林湾、高沙湾、大成湾三大海湾,其中柘林湾最大,面积68平方公里。饶平海岸线长136公里,最大港口为三百门海港。
4月1907、11日,孙中山领导的黄冈丁伟革命爆发。因为起义军寡不敌众,缺粮缺械,一败涂地,死得很惨。这次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十次起义中的第三次,因为它是农历的最后一年,所以被称为“黄冈丁伟革命”。
饶平的特色是围屋,是中国五大建筑风格标志之一。道云楼,位于饶平县三饶南联村,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是中国最大的八角形客家围场。在鼎盛时期,土楼可以容纳600多名客家人,现在仍有超过65,438+000人居住在土楼。据说清朝顺治年间,土楼曾被政府收编的土匪包围了三个月,无法攻破。土楼内数百居民以储粮和井水为食,利用土楼上方的内沟灌溉,使官兵免受炮火袭击,从而躲过了这场灾难。据住在土楼的当地老人说,土楼被建成八卦形的围场是一种巧合。起初设计为圆形围场,三建三落才建成大型八卦形围场,在国内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