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发展史?

宋元南戏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浙江温州、福建泉州和福州是京剧的形成时期。南戏是中国较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它集唱、跳、诵、学于一体,表演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由于故事曲折,剧本一般较长,是北曲杂剧的好几倍。它用的是南方曲调,节奏和宫调没有严格的规定。其唱法多种多样,有独唱、二重唱、轮唱、合唱等。乐器主要是鼓。因为南腔北调不同,所以两者风格迥异。

钱南洋在《戏曲概论》中得到了238种宋元戏曲,其中大部分是元代作品,但实际上不止于此。在这些剧种中,只有张协的《状元》(一般认为是南宋作品)、《官错身之子》、《小孙涂》、《琵琶记》、《大白兔的故事》、《柴静的故事》、《明月亭》、《杀狗的故事》等。元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出现在晋末的河北镇定和山西平阳。元杂剧流行于元代,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达到了极高的文学水平,以至于单就诗歌风格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为。

王国维说: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一代人的所谓文学。元杂剧取得了与唐诗宋词齐名的崇高地位,其突出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极高的艺术造诣上。

元杂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深刻,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元杂剧作家为了避免文学灾难,往往利用历史传说和故事来反映现实,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往往涂上一层历史传说的保护色彩。但许多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元代社会广阔的人生面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重要的现实意义:1,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如袁、陆斋郎、早弥等,大胆抨击了元朝的专制统治和失败政治,使人们看到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在民族和阶级的双重魔爪下的深重苦难。2.表现英雄主义,歌颂人民的反抗。有的正面歌颂人民起义的英雄,如“双功”、“李英战败”。有的歌颂历史英雄,如《单刀会》。有的表现各种弱者的反抗斗争,如袁,一个诅咒政府、诅咒天地的寡妇;《周琛探秘》描写了农民张丕谷对全昊的谴责和反抗;《救风尘》写的是妓女赵,年纪大了,打不动了。3.描写爱情婚姻,反映女性问题。有的描写青年男女真心相爱,追求婚姻自主的奋斗历程,如《西厢记》、《月亭》、《挂壁马》、《鬼故事》、沈剧《张生朱海》、《刘一传疏》等。,被称为四大爱情剧,都有着相同的反封建主题,表现了女性的愿望和追求。有的揭露男人的奸诈,反映女人的不幸遭遇,如潇湘夜雨,秋胡扮妻。有的反映妓女的悲惨命运和生活挣扎,如《救风尘》、《金池》。4、褒扬忠义,鞭挞奸贼。比如《武天塔》、《东窗事发》、《赵的孤儿》等。,或者他们珍视民族感情或者赞美正义。许多案例剧揭露了官员腐败,并赞扬了一些清廉的官员。这类作品体现了理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艺术上,元杂剧形式新颖独特,在结构情节、人物塑造、戏剧语言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标志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成熟,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1。现实主义是元杂剧创作的主流,但也有不少积极浪漫的描写。许多优秀的杂剧作品不仅描写人民的苦难,而且表现人民的反抗,往往让人民胜利。对于那些嚣张跋扈的权贵和奸夫,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应有的惩罚,让他们以失败告终,从而表达人们的理想。2.在结构上,绝大多数优秀的杂剧作家都能为出道精心烘托歌词,使戏剧矛盾集中,主线突出,情节紧凑多变,所以很多杂剧作品都有很强的戏剧效果。3.元杂剧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这是其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关汉卿、王实甫、康、嵇等优秀作家都能遵循人物发展的必然性来安排情节,进而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段,通过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从而使人物充满血肉,栩栩如生。4.元杂剧的语言丰富多彩,富有表现力。元杂剧作品吸收了大量的民间语言,并与文学语言融为一体,形成了通俗、流畅、朴实、直接、生动的特点。这是中国文学创作从文言向白话文发展的显著变化。元杂剧作家的语言大多强调本色,如关汉卿、康;也有一些作家,如王实甫、马致远,强调文采。明清传奇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发展而来的一种戏曲形式。它产生于元末,流传于明初,兴盛于明嘉靖年间,在万历达到顶峰,并延续到明末清初。许多作品被称为“词曲珊海”。

由于明代社会各界对戏曲的普遍兴趣,昆山戏和益阳戏在广大乡镇流行开来。皇家宫廷、贵族文人的府邸、民间庙会的草台都有频繁的演出。前期,明廷的演出主要由“焦芳”承担;万历年间,故宫设立了“四斋”和“玉玺宫”等戏班机构。有时候还会叫街剧团来宫里表演调节。许多贵族和士大夫私下储存“家课”,有的甚至表演自己的剧本。为了争取成功,他们经常给演员讲解和指点,认真排练,在表演上对演员提出非常严格的要求,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水平,对戏曲舞台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民俗表演,有水陆舞台;剧团里有许多技艺高超的昆曲和彝腔艺人。此时的戏曲表演规模远远超过宋元时期的勾栏瓦舍和齐鲁的作坊。

在音乐中,不同的声腔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昆山腔,它是南北音乐的代表作,充分发挥了南方音乐高雅精致的独特特点,吸收了北方音乐热情大方的风格。各种官调的搭配和演奏的编排更加规范,同时广泛采用借宫、采歌,使套曲的结构方法更加完整,表现力更强。演员的唱功越来越精湛,要求“唱各种歌”,达到个性和戏剧的高度。这些是剧作家和艺术家在长期的昆曲演唱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成为中国民族声乐的重要遗产。昆山腔的乐器编排和乐队场景的组织也更加丰富完整,使演出能够在规定的场景和节奏中进行,为后来的歌剧、戏曲的乐队伴奏树立了典范。益阳各剧种的音乐在“多字少音,一举皆尽”的基础上,创造出“助调”“滚调”。“梆腔”是独唱与合唱相结合的声乐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益阳唱腔中器乐伴奏的不足,同时丰富了唱腔的形式,起到了渲染人物感情、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滚调》是《流水板》演唱的通俗易懂的歌词,不仅增加了音乐节奏的变化,也有助于更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感情。绝大多数益阳戏只使用锣鼓等音响效果较强的打击乐器作为陪衬,这与在村镇的寺庙、广场上为大量下层民众表演的条件有关,也与早期益阳戏的内容偏重于人数众多、场面热闹的历史剧密切相关,所以益阳戏整体风格显得高亢奔放。这些对后来的高音歌剧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表演艺术中,脚和色彩的细致分工无疑是这一时期表演艺术丰富和提高的关键。尤其是昆山腔,从南戏的七色发展到了江湖的十二色,使演员能够潜心于某一类型、某一人物的创作,发掘他们的内心,揣摩他们的性格。各种表演艺术都有独特的发挥,艺术家们塑造了许多鲜明的典型形象。《梨园园》总结了昆山腔表演艺术的经验,提出了“形体八要”和“艺术十病”,表明了对昆山腔表演艺术的严格要求。益阳戏的表演虽不如昆山戏精湛,但也有其不容忽视的成就和风格。比如演唱时,要重视观众的接受程度,尽量用生动的诵经来活跃舞台气氛,加强表演的戏剧性和动作性,避免一些传统南戏剧目中单一的抒情性。根据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的一些条目记载,益阳戏的演员也十分重视人物内心的刻画,往往“能使观者落泪”。由于历史剧表演的需要,民间武术和杂技所表现的战争场面是独特的,带有火热和粗犷的色彩。清代地方戏是古典戏曲的第三阶段。它与现代和现代歌剧具有相同的艺术形式。清朝康熙末年,各地地方戏兴盛,称为花部。当他们进入乾隆时期,他们开始与昆曲“雅布”竞争。至叶末,花部压倒雅部,占据舞台主导地位,直至道光末。这150年是清代地方戏曲的时代。1840 1919的剧种称为现代剧种,包括形成于同治、光绪年间的京剧和20世纪初出现的一场戏剧改革运动。、

清代地方戏剧具有强烈而悲凉的主体风格,创造了以板式变体为主的音乐体系,带来了剧本文学的新形式。此外,戏剧文本的结构形式也从传说的分离变为场域的分离,使体系不再像传说那样繁琐松散,而是具有结构严谨、适合观众的特点。但清代地方戏曲也存在语言复杂、准确性不高等不足。

清代地方戏数量庞大,为历史之最。史料:1956年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统计期间,共有***51867个传统戏曲剧目,清代属于地方戏曲的剧目、剧本有上万个。清代地方戏多由来自农民或农村的手工艺人和来自城市社会底层的艺人集体创作,所以清代地方戏亲民,群众性广。清代地方戏曲主要改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此外,还有基于杂剧、传奇、剧本、曲艺等形式的改编和移植。清代地方戏的题材可分为历史剧、妇女剧、婚恋剧、公案剧、童话、幽默剧和无法归类的剧。其中历史剧有《如意钩》、《清河桥》、《阳平关》等。,女剧有花木兰、范将官,婚恋剧有买婚胖、何文秀等,公案剧有探阴山、奇侠复仇等,神话剧有画中人、画中人。

中国的戏剧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在20世纪初的“五四”前被称为“文明的新戏剧”。这种早期戏剧仍然具有一些中国传统戏剧的特点。文明剧作为外来的艺术形式,要想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必须经历一个磨合适应的过程。“艺术”在早期不得不面对本土文化的排斥,同时也不得不寻求一些支撑作为中国戏剧的立足点。但也要防止被民族文化融化,失去独立的品格。于是,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文明戏剧的形式就成了“非中非西、非中非西、非新非旧、非新非旧、混合”的过渡形式。在艺术形式上,它既不像西方戏剧,也不与中国传统戏剧相混合。在内容上,往往是中西合璧,缺少自己的东西。同时也没有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它虽然曾经枝繁叶茂,却像浮在水面上的浮萍,至今没有生根发芽。五四运动后,西方戏剧被原封不动地以现实主义戏剧的形式重新引入,被称为“新戏剧”。从1928开始就叫“剧”,一直沿用至今。

1919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这是一场以解放思想为目的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提倡民间书籍和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于是,新的文学出现了,新的戏剧即铺子剧也在这场文化大运动中形成了。

西方戏剧经过中国文明戏剧舞台的过渡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培育,终于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其标志是:新戏剧文学的出现,从事戏剧的队伍,专门的戏剧教育,业余戏剧制度的兴起,业余戏剧团体(包括校园)的活跃,戏剧导演制度的初步建立。

王悠悠第一个提出了“爱美的戏剧”。他认为商业力量的介入使戏剧片面强调盈利,从而损害了艺术,因此,他想模仿西方的“业余”和东方的“业余戏剧”,组织一个非商业的戏剧团体。他的想法在第二年实现了——在他的倡议下,成立了上海人民戏剧社,这成为五四运动后的第一个戏剧团体。它的创始《宣言》中说:“看戏的时代现在已经结束,剧院真正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轮子,是寻找社会疾病根源的x光镜。”

此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南开大学和一些中学也开展了“爱美戏剧”运动,校园剧团如雨后春笋,形成了五四戏剧的一道风景。

大众剧社衰落后,上海的另一个剧种群体——剧协崛起。20世纪20年代,不仅组织了多次公演,上演了多部名剧,还以一部小说《一个主妇的扇子》在上海引起轰动,使该剧一举成名。此外,它还在中国戏剧界率先建立了现代导演制度,培养了许多戏剧人才。其成功的原因与著名戏剧家洪深在这个社会的带头作用有关。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戏曲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从此戏曲进入了现代戏曲时代。京剧的形成是清代地方剧种发展的结果,京剧成为民族代表剧种后根本没有压制地方剧种的发展。从清朝的地方戏到京剧,中国戏曲非常繁荣。

20世纪初,伴随着中国文化领域的革命潮流,戏剧改良运动也蓬勃发展。但当时的新剧,也就是“文明剧”和早期剧,并没有导演的设定。1921年,戏剧家洪深从美国留学归来。他在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和同事们一起演出和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建立了正式的导演排练制度,并制定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导演体系。但戏剧导演艺术真正发展起来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20世纪初,上海京剧艺术家借鉴早期戏剧编排新剧。1925年,周在演出《汉刘邦》时,第一次在广告中使用了导演的话:“周君编导了两部汉史大戏,文武机构空前”。1930年,梅兰芳赴美演出,聘请正在美国讲学的南开大学教授张帮助整理、修改剧本。当时,张还使用导演的头衔,但京剧导演制度的建立和形成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真正将导演制引入戏曲领域,确立戏曲导演制,是20世纪40年代袁雪芬的越剧改革。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艰难的时期。一方面,民族矛盾加剧。1931年,“一二·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入侵东北。另一方面是阶级矛盾的激化,工农反对资本家和土地房的斗争风起云涌。

这一时期,中国戏剧不断吸收和借鉴西方戏剧,但已从各流派的折衷主义转向强调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戏剧实验逐渐消退。然而,在时代的催促下,中国戏剧一扫往日的浪漫感伤基础,转而悲愤抗争,主动担负起了唤起民众、拯救国家的重任。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中国戏剧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开始走向成熟。它的主要特点是:将戏剧与中国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在学习西方戏剧的同时,创造性地将这一外来艺术形式转化为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戏剧,使之成为中国现实所需、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戏剧品种;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剧作家和戏剧,如曹禺和夏衍。专业剧团开始出现,表演艺术接近并达到世界水平。

中国传统戏曲一直植根于中国民间,深受人民喜爱。中国有很多种戏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约有360种,传统戏曲有数万种。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被称为中国五大剧种。各种地方戏都有自己的观众。远在他乡的人甚至把听、看民族歌剧当成思念家乡的表现。

除戏剧外,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区还有约360种传统戏曲和数万种传统剧目。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传统剧目被改编,表现现代生活主题的新历史剧和现代剧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