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分析报告

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也是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定型期。这个时期充满矛盾,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处于高度危险之中。以下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分析报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分析报告1

调查:秦仁燕琴于祁志黄闵雅宋

指导老师:李加华和王丽娟。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呈现出下降趋势。在此背景下,我们对中国九个省(市、自治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城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占总数的12.63%,而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样不容乐观,占总数的11.90%。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调查报告包括六项主要内容,即:调查背景、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原因分析、对策研究、调查证言。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调查背景

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社会阅历的拓展,思维方式的改变,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自我认知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非常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大,思维方式的改变,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导致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还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方法和能力。?

这两个政策中的描述基本概括了当今中学生心理状况的特点。从当今社会现实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责任主要由学校和家长承担。然而,受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根深蒂固的以成绩为中心、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观念,并没有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调查过程

(一)调查对象

本次活动是对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我们在我国东、中、西部划出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是:天津、浙江、辽宁、山西、江西、湖北、内蒙古、宁夏、新疆。每个省还分别在城市高中、城市初中、农村高中和农村初中各选取50名学生进行调查。考虑到调查的可操作性,以及我们的财力、人力等因素,我们将调查范围确定为初二和高二学生,因为我们认为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能代表初高中学生的整体水平。

本次调查* * *发放问卷1800份,访谈72人,回收问卷1728份,其中有效问卷1518份。

(2)调查方法和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学生自行填写问卷,统一指导)和结构化访谈法,在学生自习课上进行。

我们使用的问卷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也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广泛使用的测试量表。问卷共有100个条目,包括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

特别是在每份问卷前面附上每个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省份、城区、户籍、性别、家庭结构、年级、学习成绩水平、家庭经济状况,以便进一步分析这八个量表的影响因素。另外,在问卷的最后,有三个关于性心理的问题(分析问卷时,不会影响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这三个问题主要是为了了解城乡青少年对性的认识以及学校和家庭对儿童性心理的重视程度,从而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结构化访谈的问题主要基于我们想了解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问卷中没有涉及的,但可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原因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具体包括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压力来源、缓解压力的渠道、社会心理学、性心理学。

三、调查结果(使用SPSS软件分析)

(一)城乡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

注:本表显示的人数少于有效问卷数(1518),因为部分同学遗漏了附?基本信息?

结果显示*** 1306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7.78%。心理状态差的有*** 120人,心理健康状态严重的有62人,以上两项合计182人,占总数的12.22%。其中,城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占总数的12.63%,而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样不容乐观,占总数的11.90%。

(二)其他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关系

通过SPSS分析发现,户籍、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等因素对考试成绩没有明显影响(P

1.地域因素与心理健康水平

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率分别为11.37%、15.68和6.58%。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中部地区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卡方检验结果,

11.385 4 .023

(P = 0.023 & lt0.05,地区对总分有明显影响)

2.学习成绩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成绩水平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学习成绩越低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日益激烈的学习竞争和日益增加的学习压力对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分析报告2

一.比额表导言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继生教授编制的,可用于评价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有10个子量表,分别是:1。强迫症症状,如害怕考试,反复修改作业;二是偏执,如偏执的认为别人用心不良,评价不当;三是敌意,如脾气不好,经常与人争吵和摔东西等冲动行为;四、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如在人际关系中缺乏友好的感情和满足感,或感到无法在人际关系中得到理解和支持;5.抑郁,如对未来失去信心,缺乏兴趣;

第六,焦虑,如紧张、不确定、易怒等;七、学习压力,如感觉学习负担重、厌学、害怕考试等问题;八、适应不良,如不适应学校生活;九、情绪失衡,如学习兴趣、老师同学情绪时高时低;十、心理不平衡,如果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往往不服气。该量表不仅可以从整体上衡量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可以根据各量表的平均分进行评价。

二、评分方法和结果解释

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采用五级评分法,即1分为不作为,2分为轻度,3分为中度,4分为重度,5分为严重。总平均分是将60个项目的得分加在一起除以60得到的,它表明了受试者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10分量表分别由6个项目组成。将各分量表中6项之和除以6,即为该量表的因子分。如果心理健康总平均分或因子分小于2分,说明心理健康相对健康;2分以上(含2分),说明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总平均分或因子分为5,说明存在严重问题。

第三,测试结果的总体概述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排除错误选择的可能,对因子分在2.5以上的进行了统计。学生中各因子的比例分别为:强迫症状19.16%,偏执13.53%,敌对14.05%,人际关系敏感20.81%。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问题:

1.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情绪不稳定、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敏感五项均超过学生的20%。

2.学生进入新学校后,大部分住校,开始远离父母过相对独立的生活,增加了与同学相处的时间。而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相互熟悉需要一个过程,所以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的比例相对较高。当然,情绪的不稳定也要考虑到离家生活后想家的影响。

3.焦虑因子和敌对因子的比例也较高。根据这一测试结果,建议班级工作要充分利用活动、班会、家长会、师生交流等机会,为学生创造一个交流、倾诉的平台,让学生得到解脱。

四、综合建议的三大策略

1,掌握应对策略,对班里指数高的项目因素进行测试,即不要盲目测试,也要及时调整:充分发挥班级整体的集体作用,自觉开展班级活动,充分利用班级骨干,全力打造重点学生的活动平台。

2.各种因素指向的学生应对策略建议: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家庭状况,必要时向家长提出建议;要有针对性地关注和关爱学生,更重要的是有针对性地安排讲座和活动,做学生的忠实倾听者,加强认知引导。

3.针对个别特殊学生的注意策略:时刻倾听和关注,不歧视,不传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给予家长必要的引导,严重时一定要通知家长转介到专门的心理咨询部门进行治疗或矫正。

综上所述,本测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以为班主任和家长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一定的依据。

记者:李冰20XX年9月18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分析报告3页

摘要:为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对前进路中学三个年级的110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不同项目上有所体现。针对上述情况,应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重视专业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重视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这为学校的教育者和家长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针对具体问题对待学生提供了参考价值。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热点和焦点。由于现代社会变得非常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各种社会思潮都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一些学生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和学校环境。从各种调查来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国外学者估计,约15%的中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包括情绪障碍、不良习惯、性格问题等。

中学生心理健康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时代命题。为了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我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出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为自己和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心理学研究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前进路中学高一、高二学生。

2.研究方法:采用匿名问卷、个别谈话、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全面调查研究(为被调查学生保密,维护其个人隐私权,体现心理健康调查原则)。

三、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卫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不仅没有身体上的缺陷和疾病,而且还有一种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美适应的状态。?健康除了身体上的疾病,还应该有心理上的稳定性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指具有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具有连续统一的人格,对自己、对人、对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适应。

2.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把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定义为以下四个方面:学习适应性、自我意识和现实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发展。

(1)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实用;学习意识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力和足够的学习信心;他们对待考试冷静而灵活。

通过对学习适应性的调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占26%。从问卷中可以得知,他们会有意识地为没有老师监督的自习课而学习。第二种类型(60%)的学生选择低声聊天或者讨论学业。遗憾的是,第三种类型有65,438+00%的学生,第四种类型有4%的学生选择看杂志和漫画或者干脆睡觉(以下用A、B、C、D四个代号代表四种类型)。在回答对考试的感受时,学生A和B表示喜欢做一些比较难的题,学生C很害怕,学生D表示不在乎。只有30%的A同学敢在老师在问卷中出错时提问,其他同学(包括B、C、D、C、D)都选择保持沉默或者在下面讨论。这在传统教育中也能看出来?老师绝对权威专制?缺点。至于学习的目的,学生A说自己在学习上有一技之长,学生B和C说如父母所愿考上大学就有很好的出路,学生D说不清楚。

(2)学习自我意识和现实感。

自我认知是指对自身心理过程、特点和表现的认识,而现实感是指对自身与现实关系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自我意识能力较强。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在对现实的感知中,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自己对现实的认识为自己做出合适的人生发展定位,具有与现实紧密相关的自我价值体系。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将学生按照评分方式分为实用、从众、功利、冷漠四种价值观类型。

务实的中学生遵守社会规范,积极服务社会。另一方面,他们有自律的内控和自我引导,重视传统和社会评价。从众型学生对社会规范相当顺从,但这种顺从是以他人为导向的随波逐流,享乐主义,及时吃喝玩乐的倾向,自然的生活方式,保守的倾向。功利主义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很少关注道德、人情等价值观,认为金钱很重要,追求个人利益而非公益。冷漠型不在乎社会规范,回避人际交往,不关注他人的价值取向。它是什么态度?人不攻我,我不攻?。

(3)中学生的人际关系。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包括同学关系、异性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我的问卷最高分是10,表示人际关系最好;最低分是0,代表最差。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7%的学生达到8分以上,表明人际关系良好的类型;40%的学生达到6分?8分,说明人际关系一般;失败的有43%,人际关系差。突出的问题是:问的时候?你喜欢取笑别人的缺点吗?当时81%的同学回答,当问到?当你最好的朋友学习成绩超过自己时,你真的会感到嫉妒和妒忌吗?当时70%的同学回答是,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答案。也许只有在心理健康匿名调查中,中学生才会告诉自己?丑?,但却是很真实的一面。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所以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成为学生精神上的父母和朋友,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有真正的精神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困惑,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

(4)中学生的人格特征。

中国心理学家修订了《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将学生的人格倾向分为八个方向:学习焦虑、对他人的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躯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对高一、高二684人的调查结果如下:

人格倾向百分比

学习焦虑43%

对人焦虑36%

孤独倾向13%

自责倾向9%

过敏倾向2%

身体症状9%

恐怖倾向2%

冲动倾向7%

3.初中生的主要心理特征。

(1)抽象能力发展良好,要求独立性高,不愿意接受约束和限制。

(2)情绪容易激动,发自内心的愿意和朋友倾诉,但不愿意和父母老师倾诉。

(3)学习自觉性高,但也容易表现出独断专行、争强好胜、执着错误,但仍不成熟。

(4)我能根据社会要求约束自己,有良好的自制力。

(5)理想逐渐向概括性发展,你可以分析一下你理想中人物的特点。

(6)对生命的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个人的人性特征来评价生命和世界。

四。讨论和建议:

通过调查数据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为了教师培养21世纪健康进取的接班人,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学校提供心理咨询。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防止心理障碍。

(2)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3)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

(4)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5)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3.形成完善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教育形式。

(1)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2)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包括智力发展、非智力发展、学习成绩、职业兴趣、学习态度和方法等。).

(3)组织专项心理咨询活动和培训,开展案例研究(特长生)。

(4)严格遵守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有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全面的知识能力结构,健康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