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资源

主要树种有天目紫茎、铁杉、羊蹄甲、红小豆、西藏野生赖利等50余种。竹子主要有毛竹、毛竹、毛竹、毛竹、毛竹、毛竹、毛竹、毛竹、毛竹、狭叶竹等。油籽包括油茶、八角、乌桕和山苍子。纤维、单宁、饮料,如冬青、桃金娘、余甘子、黑荆树、茶叶、苦丁茶等。毒品。上林县药用资源丰富。党参、山药、天冬、莪术、独活、花粉、黄精、何首乌、薤白、高良姜、土茯苓、狗脊、石菖蒲、百部、威灵仙共130余种。

草地,据调查,150亩以上草地352块,总面积43.8万亩,占草地可利用面积的45.1%,载畜量14052。其中,150亩至500亩草原336处,总面积30.8万亩,可利用面积23.8万亩,载畜量9324头。500亩至10亩草原12处,总面积8万亩,可利用面积6万亩,牲畜2905头。只有4块草地,总面积5万亩,可利用面积4万亩,载畜量1.823。这些草原主要分布在县城中部和东北部的大明山、丘陵和丘陵地带。其中,水源地面积超过万亩的有两处,一处是襄县六联村至光明李三地区,另一处是襄县长联村古竹屯村。由于草原一般海拔150 ~ 800米,坡度较陡(一般25 ~ 40度),大部分山谷形成大小不一的深沟,只适合小群体放牧,经营小牧场。草地植被该县主要的草被植物有竹荪、草蛉、香茅、夏枯草、广藿香等。主要伴生草有白茅、紫草、羊草、李属(当地语言)、莎草、日本当药、田基黄等。小灌木,尤其是桃金娘、爆牙狼、算盘、鬼画符、鬼王、铁扫帚、刺竹等,在牧草中广泛混种,对牧草质量有一定影响。海拔500 ~ 1000米的大明山草甸,受草害较少,属黄红壤或黄壤土,土层较厚,部分形成不同的草坡。如纤毛鸭喙、四脉金茅草坡;睫状浮萍和野草坡;白草坡和杂草坡等。草层主要由竹荪、白茅、垂草、五节芒、田基黄和芦苇状草组成。平坦草地主要是低洼地和河漫滩草地,其草被和“四面”草地一样,是矮草和牧草的结合体。主要有睫状猪屎豆、广藿香、画眉草、绿香草、虎杖、莎草、水生植物、百慕大草、马唐、牛筋草、鼠尾草、狗尾草、盆景。调查资料显示,草地类型根据地形、草被生态、优势等因素划分为同一“类型”,相似的草被生态生活型或经济类型划分为同一“群”,“类型”以单位面积一种或多种优势草的权重达到70%命名。全县有草地352处,面积150亩,可分为3大类,15组,26个类型。上林县包括大明山林区,20世纪末常见的野生动物(鸟类、动物、爬行动物)有60多种。20世纪50年代,两只华南虎和熊也被猎杀。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懒猴、斑犀鸟、金猫、豹子等。有叶猴、林麝、猕猴、熊猴、猕猴、苏门羚、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等,还有被列为联合国保护动物的大鹰鹞。其他动物动物有:狸猫、五只浣熊、九只浣熊、豹浣熊、小猪浣熊、黄羊、野羊、豪猪、豹崽、虎崽、熊、山猪、獐子猴、猕猴、黑猴、黑熊猴、野猫、鹌鹑、乳鸽。据《徐霞客游记》记载,明朝崇祯年间(1611—1644),李三有孔雀。爬行动物有:山蛇、蛇、条纹蛇、金环蛇、银环蛇、尖吻蝮、蝮蛇、焊头蛇、竹叶青蛇、南蛇、蝮蛇、黑蛇、虎蛇、松鼠蛇、水蛇、银蛇、绳蛇、金环蛇。

由于森林的减少和过度捕捞,华南虎、熊、豹和狼在20世纪末已基本消失在上林县,而黄山鸡、野猪和野山羊则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