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闽侯一中的学校简介。

八闽第一市闽侯县第一中学,矗立在美丽的闽江畔。历经近百年的风风雨雨,有着辉煌的历史,如今呈现出壮丽的风貌。闽侯一中创建于1902,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以优质的办学质量享誉省内外,进入新世纪更加充满活力。现在它有36个高中班级,超过65,438+0,800名学生。是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闽侯县重点高中,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和广泛影响。

上世纪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东风一中重获生机。1985被列为省重点中学40所推荐学校之一,每年都有很多优秀的学生直奔重点大学。90年代,随着闽侯一中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其教育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1993年,闽侯一中通过省级二类标准学校验收,同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2013年学校通过省级学校验收。几年来,我们致力于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中考和高考都保持了较好的升学率,第二课堂活动活跃。学生们在参加省市奥林匹克运动会时经常得到好消息。学校还连续几次获得组织读书活动让精神世界更美好银奖,社团组织瀛洲文学社也获得了全国中学优秀文学社的光荣称号。今年暑假,两位同学代表福建省参加了在苏州举行的全国青少年航模希望杯比赛,分别获得了中学组男女第一名,赢回了两个金杯。另一名学生在新世纪全国青少年阅读教育活动中获得特别奖。

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原名全敏大学堂,创建于1902年4月(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她是福建省最早的公办普通中学。闽浙总督许遵照清廷颁布的圣旨,组织了整个福建大学堂,并聘请叶在祺为首席教师(校长)。学校设在福州东街正一书院,先设正斋(中学)。1903(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全敏大学堂更名为福建高等教育学院,以中学课程为主。1912(民国1),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中学改名为中学堂。福建高校随即更名为福建高校。1914(民国3年1),福建省高等学校根据省令更名为福建省第一中学。1927年(65438+2006年2月),北伐军进入福建后成立的福建省教育改革委员会,对福州所有省立学校进行改革,划出第一省立中学高级中学,与其他省立职业学校合并,更名为福建省第一省立中学。1929年(民国18年),第一所省立初级中学更名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不久又更名为省立福州中学。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省立福州中学于1938年春迁至福建沙县城关文庙继续办学。1939年8月,省抚州中学奉命将初中部和高中部设为两所学校。高中仍设在沙县城关,中学迁至沙县泽滨。1943年9月,省立福州初级中学迁至闽清六都(坂东),1945年7月,增加一所高中,更名为福建省闽清中学,春秋两季招生。解放后,福建闽清中学由闽清县人民政府从1949至10接管。她是当时闽侯地区唯一一所完全中学。1950年7月,学校迁至闽侯县南屿镇,定名为福建省闽侯中学(简称“省立闽中”)。1953 65438+2月,“福建中学”被列为省九所重点中学之一,由省教育厅直接管辖。。1954年7月,闽侯机构决定将福建省闽侯中学高级中学迁至闽侯县三角城独立办学,并将学校命名为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1956,增设初中,成立完全中学。1959年3月,闽侯一中被省教育厅评选为全省48所重点普通中学之一,受省教育厅和闽侯特委双重领导。1970年春,程门、螺洲被划归抚州郊区。闽侯县行政机关从罗州迁至闽侯县甘蔗镇。闽侯一中也迁蔗并与闽侯五十七中合并,更名为闽侯五十七中。1973,闽侯五七中学更名为闽侯中学(简称“县中学”)。1981 4月,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闽侯县政府将闽侯中学更名为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1981 5月,闽侯一中被省教育厅调整后列为全省87所重点中学之一。鉴于闽侯一中原校区面积较小,设施落后,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拟将校区迁至甘蔗之乡谭石村。闽侯一中新校区的建设始于2003年。2004年9月10日教师节,在县委、县政府的主持下,一中新校区建设奠基仪式隆重举行。经过两年多的努力,2007年4月基本建成并通过验收。2007年5月8日,新校区启用。闽侯一中新校区占地132.6亩。位于谭石山脚下,岷江边,新县城规划区内。场地地势平坦,北邻府谷路,交通便利,东临连绵群山,一条小溪自北向西穿过场地。环境理想,依山傍水,优雅静谧。整个校园由教学行政区、运动区、生活区三个功能区组成。早在1938,学校就被列为全国十大中学,并获得了当时教育部的嘉奖。20世纪50年代,我校因高考红旗而闻名福建省内外。百年薪火,人才辈出,校友中涌现出许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的杰出人物,如林觉民、邓拓、陈标、田昭武等。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我校在闽中闽北跋涉,依然不遗余力地办学。进入新世纪,这棵植根于闽文化土壤的常青树更加苍劲挺拔。学校先后获得福建省文明学校、省教育管理先进单位、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福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我国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自1902建校以来,先后担任过专职校长、书记或书记、校长的有:叶在琪(校长)、陈(校长)、林(校长)、(校长)、(校长)、张振农(校长)、曹(校长)、魏(校长)、施绵南(校长)、张占(校长)。宋小英(校长)、(校长)、高广元(校长)、黄乃杰(校长)、林昌贤(校长)、翁(校长)、周(书记兼校长)、林(书记兼校长)、牟光勤(书记)、陈有水(书记)、。张贤明(书记)、郭国道(书记兼校长)、陈惠萍(书记兼校长)、叶品瑜(书记)、(书记兼校长)、蒋(总支书记兼校长)共38人。蒋,现任校长、党总支书记、特级教师。

2007年5月,我们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同年2月7日,6543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专家一行六人赴闽侯一中开展评估工作,专家一致同意接纳闽侯一中为教师教育教席成员学校。进入21世纪以来,闽侯一中本着实事求是、坚持发展的精神,与时俱进,锐意改革。逐步完善学校管理机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升级教育理念,全面规范教学秩序,努力构建适合农村中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推进“优化、自主、高效”工程改革,不断优化教学环境和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近年来,高考分数持续攀升,年年刷新纪录。2003年应届毕业生494人,1.000%上了专科线,本科上线率达到65.2%。2004年,85%的应届毕业生上了本科线,很多达到了北大清华线,有两个考上了清华。由于历史原因,闽侯一中校园狭小,布局凌乱,周边没有拓展空间。难以满足新世纪的办学需要,严重制约了一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闽侯县委、政府做出了建设闽侯一中新校区的决定。校园建设于2007年5月初步完成,校园也已搬迁。建成后的闽侯一中是一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充分体现新时代校园特色的现代化花园式校园。新校区的建成,将为百年名校闽侯一中奠定新的基础,为闽侯一中实现一流标准进而成为示范性高中提供硬件基础。新校区的建成将激励闽侯一中全体师生为闽侯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兴县”的战略目标不懈努力。

百年名校,在新世纪,在八闽第一城,必将焕发出青春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