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的主要价值
解放前,每年农历七月上旬至十五期间,武昌、汉口、汉阳等地街头巷尾的善堂,日落时分都要临时搭起一张小桌子,前面摆一张长长的方桌,左右各摆一盏“风灯”。桌子的左右两边站着一位穿着白色夏装的绅士,一个个说着“好书”。当时最有名的“好书”笑话是“打芦花”,说后妈给前妻的儿子做的御寒衣服不是棉花,是芦花,孩子冻得发抖。他父亲用棍子打孩子。结果冷大衣被棍子打破后,他发现不是棉花,是芦花。于是,父子俩痛哭流涕,恨女方太狠心。其他“好书”笑话还有《环顾河南》、《磨房生》。
改革开放后,1983年底,湖北曲艺圈在汉口举办了第二届百花书展,汉川的《好书》随后作为孝感地区队的节目,在人民乐园演出了新的《好书》和《梅花》。新《好书》让观众耳目一新。首先在内容上进行了创新,跳出了过去单纯劝善的圈子,而是宣传计划生育等现实生活中的新人新事物;在形式上也进行了改革,将过去两个演员的“一讲一宣布”改为一男两女的“一讲两唱”,并增加了音乐伴奏,既继承、发展和创新了《好书》高雅的艺术风格,也赢得了武汉观众的热烈掌声。王元祥是湖北汉川市刘家阁人。他出生于1919年。他的父亲早年留学日本,是早稻田大学毕业生。远翔在抗战前就读于武昌大公中学,但我们是1941同时从武昌毕业,是该校的第一届学生。解放后,袁翔被任命为汉川市文化馆长并兼任汉川汉剧团编剧,他专门研究“好书”。80多岁,病逝。
1989年,他在《忆汉口往事》一书中,以《谈好书》为题,说“武汉人过中秋(农历七月初一至十五)”。剧院正在上演一出节日戏剧《董永的离别》。晚上各善堂送河灯,锣鼓喧天,大街小巷传‘好书’。说到‘好书’,就是劝人做好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所以,好的教会都崇尚‘好书’,讲师大多是德高望重的名人,不收报酬。1931年,武汉被淹,大批被困在江城、汉川的半职业‘好书’艺人来到汉组班说‘好书’谋生。当时汉阳县蔡店镇发生了一起于海子杀人案,有人把它编成了一本‘好书’,叫《一口血》。汉川的‘好书’艺人抓住这本书大做文章。他们娓娓道来,令听者落泪,吸引了大批武汉工人听众。汉口三树街有一家叫赢台的茶楼,请汉川“好书”潘、王海元在厅里表演,1935到1943。可见武汉听众对‘好书’这种体裁的喜爱。“汉川好书有300多部优秀名著,100多部经常被传诵。专门宣讲和创作汉川好书的有300多人。
进入新世纪,受外来文化冲击和多元文化兴起的影响,加上一些有成就的老艺术家相继离世,年轻人可以独树一帜,一些优秀曲目濒临失传。目前,汉川好书的传承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青年艺术家档案流失,传统流失严重,急需扶持和保护。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曲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24日,11,汉川二中组织高三文科生在阶梯教室听《汉川好书》。
“汉川好书”是徐帮虎人王海源首创的文学体裁,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弘扬其艺术精髓,让这一濒临灭绝的优秀流派重新焕发光彩,该市已经有计划地让年轻人接触和了解这一流派。《汉川好书》一直具有禁恶劝善的教育功能。此次来校的四位老艺术家以《汉川好书》的形式向学生宣传廉政教育的内容,老艺术家们惊心动魄的演唱引起了学生们的强烈* *。
由汉川市政府和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的2006年“汉川好书”国际研讨会在汉川举行。36位中外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并提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