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就孩子
所以早在1962就有心理专家建议,家长一定要参加家长效能感岗位培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家长要知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当一个家庭的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首先会责怪父母,认为父母有责任。中国有句古话:儿子不孝顺父亲是一种过错。其实家长不应该责备,而是培养。通过培训让家长学会如何教育孩子。
你在训练什么?
比如如何做一个不带偏见的家长,
所谓不评判,就是不给孩子贴标签,只给孩子正面引导,不负面引导。
如果我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淘气的孩子,你会同意吗?我相信很多家长是不会同意的。我们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调皮,比如孩子说假话,孩子偷东西,孩子打人,骂人,孩子不爱学习,孩子调皮捣蛋,弄坏家具,故意给家长丢脸,等等。
心理学家认为,所有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因为他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通过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来。
但是我们的父母往往忽略了孩子内心的诉求。然后给孩子贴上调皮的标签。这代表了父母对孩子的不尊重,是一种不公平的亲子关系。
父母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需求。一旦孩子有了自己不能接受的行为,要及时表达出来。否则,孩子会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在潜意识中积累不满。
案例:一个孩子一个暑假什么作业都没做。结果老师找到了他的家长,家长回到家就把孩子痛打了一顿。
孩子玩了一个暑假,没做作业,父母却不知道,说明父母很少关注孩子。孩子整个夏天都在玩,不做作业,说明孩子内心有强烈的放松需求。当我终于赶上暑假的时候,我会做爱。至于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心理需求,那就要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了。
那怎么讨论问题不做判断呢?
我们首先要让家长知道判决会给孩子带来什么障碍。评判往往是让人际关系紧张加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远。
其次,父母需要学习哪些语言才能不去判断?学习如何描述事实。只要你能客观描述事实,你就会从判断的语言中走出去。
比如一个妈妈对孩子说她没带文具盒去学校:你怎么老是忘事?这属于判断。你听完会有什么感受?这一定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
同样,我妈说:我妈注意到你今天忘了带数学书来学校,昨天忘了带铅笔盒来学校。这不是一个判断,而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
你听完会有什么感受?感觉像真的一样。
很多父母之所以喜欢给孩子贴标签,评判孩子,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已经习惯了。还有一个就是内在的自我防御机制在起作用。只要我给别人贴上标签,就成了你的问题,只是你做不好,所以我不用承担责任。
为了保护自己,我们习惯了推卸责任。很多妈妈遇到事情都会这样对孩子说:妈妈告诉你了吗?告诉你多少次
言外之意,是你的错,不是妈妈的错。父母只是想明确自己的责任,让孩子负责,从而逃避父母的监管责任。
为什么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世界上最难的语文,但是到了学龄后却经常语文考试不及格?很简单。上学之前,父母从来不会为孩子学习语文的错误大惊小怪。父母反而觉得很好玩。父母带着愉快的心情陪着孩子学习,带着愉快的心情对待孩子的错误。所以中国孩子再难也能学会。
但是到了学校以后,家长开始责怪孩子学习上的错误,不允许孩子犯错,让孩子感到压力,压力过大会成为孩子智商的障碍。孩子的潜意识是父母的指责和痛苦,但是因为他们比较弱小,无法抗拒大人的要求,所以只要一写作业,潜意识的痛苦就会被激发出来,害怕犯错。他们越担心犯错,就越会犯错。学习的自信心会逐渐消失。你会选择放弃学习。这是学习不好的主要原因。
所以,父母的不判断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