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瓯海区第二高级中学校园规划

瓯海区第二高级中学于2001年3月经温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1年9月正式开学。是瓯海区教育局下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校位于温州市鹿城区水新路252号。教学楼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瓯海中学的校址。

学校的前身是瓯海区景山中学、瓯海区泽雅中学、瓯海区藤桥中学(现属鹿城区)。瓯海二中的组建是按照瓯海教育局“移一校,盘活所有”的校网调整原则进行的。学校的成功创办,实现了瓯海区高中和初中的完全分离,为瓯海区普通高中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校在2005年前完成了三大任务:2004年通过浙江省A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2005年通过温州市重点高中和浙江省三级重点高中评估验收。近年来,学校还获得了“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市绿色学校”、温州市、瓯海区市等荣誉称号,现已成为瓯海区、温州市颇具影响力的普通高中。(一)树立了正确的办学理念

1,确定了“崇真成德”的办学理念。

办学的关键是人,本质是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是出发点,和谐发展是归宿。

追求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和谐成长奠定基础,为教师的专业提升提供环境,改革学校教育的发展。崇尚真理、厚德载物,以“崇尚真理”作为教育教学的行为准则,讲求务实的校风、朴实的教风、踏实的学风;以“修德”为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人的个性特征,全面培养人的素质,培养和谐发展的有用人才。

2.确立了“严谨、诚信、求实、求是”的校训

校训的核心是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1150—1223),晚年定居温州水心(学校所在地),著书讲学,被称为“水心先生”。“务实而不退缩”,反对陈腐观念,不迷信权威思想,不注重历史依据,不照搬前人做法,勇于开拓创新;“求实”,践行政治、道德、品德,以“严、诚、真、实”为修身、齐家、修德、治学的要义,追求现代教育理念与历史文化内涵的结合。

唯严:认真,严格,严格,严格,严格,严格。

诚实:诚实,真诚,诚实,简单和真诚

实事求是:实干、实效、实证、实用。

求真:真意、真言、真理、真知、真心、真理。

3.明确行为目标:行为规范,管理精致,育人和谐。

坚持建设文明学校、依法治校、改造活校、科教兴校的方针。要从管理和教育的本质和细节入手,注重过程和细节,做到精细管理、精致教学,追求教育的精致品质,以和谐的校园氛围、和谐的育人方式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2)实施了四大工程。

学校事务管理项目

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追求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既注重制度对人的约束,又营造和谐的人文关怀氛围。

1,加强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提高了领导班子的业务素质,提高了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成为一个凝聚力强的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

2、整理和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一些没有执行的制度要重新调整,大力执行,一些管理死角要在健全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按章办事,用管理规范来规范教学秩序,落实学校管理制度。

德育管理项目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形成全员参与的德育机制。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加强“德育导师制”管理,完善评价机制。形成德育体系,从环境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教育、榜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六个系统进行德育。

2.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德育渗透作用。结合学科特点,将思想教育纳入学科教学内容和过程,有效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体系。

3.做好学生行为的培养。以文明礼仪为切入点,狠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深化学生德育评价“千分卡”制度,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德育标兵评选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好值日生班级管理工作,形成有特色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新局面。

4.创造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追求德育管理的道德内化,注重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磨砺人的品格。

教学科研工程

1,培养出来的青年教师。为了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我们应该把关心培养和信任使用结合起来,严格要求,积极引导。给青年教师送温暖,中年老教师给青年教师送“梯”,实行“传、帮、带”。给青年教师一个沉重的负担,让他们在教学一线担当重任,发挥创造力,锐意进取。

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四个方面提高教师素质。①教育思想素质。继续深化“教师之魂工程”,鼓励教师“尊师重道,建设教师之魂,培养教师形象,培养教师开放的知识结构和对新知识的敏感性。②文化素质。为了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完善和教育的发展,采取校本培训和专业进修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③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定期开展教学竞赛,积极推广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教育观念,夯实基本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艺术④教研能力和素质。以科研和教学改革为导向,培养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真正做到“研究型学校”。

3、实施名师工程。选拔培养了一批教学能手,培养了一批教学新秀和学科带头人。具体措施是找苗子,明确对象;及时总结,不断完善;结对互助,互相促进;政策倾斜,设立教学科研专项资金,鼓励创新。。

4、规范了教学秩序。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营造稳定和谐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落实教师考勤制度、教师备课标准、班级异常情况登记通报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等。,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大力端正教风。落实“学生学习常规”、“学生作业常规”、“晚自习管理常规”等制度,大力端正学风。为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根据《教学常规管理办法》、《教师考核要求》等相关文件,加强常规检查评估,不断提高教学活动质量和水平。完善《教研组评价条例》和《教师评价办法》,积极打造促进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有效发展平台和载体,为他们充分发挥才华提供足够的空间。

6.改革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改革主要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的改革。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阅读、自学和自主的方法和机会,增加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既要求教师面对所有学生,又要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层次提升。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改变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体验。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学方式从传授转向探究,单纯的知识灌输应该是知识、能力、情感、意义的综合吸收。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水平最重要的环节。建立好的优质课程的综合评价标准,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以下三个方面重新建立评价标准:一是考察课堂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第二,测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的效果;第三,反馈学生的注意力、吸收率、巩固率、内化程度。

7.优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结果做出的价值判断。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活动,强化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规范教学测试制度,落实学分管理措施,对补考和复试做出明确规定。加强动态评价,确保动态评价的有效性。

后勤保障工程

1,改善教学设施。继续完善图书馆建设,继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特色的打造,根据学校有限的发展场地合理调整校园布局,打造精致校园。

2、规范了后勤保障机制。进一步强化各项措施,使学校的财务管理、物业管理、设施维护、校园绿化、实验管理、教务管理、图书管理、总务管理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形成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1,文化背景相对不足。虽然学校的演变历史悠久,但可依托的文化背景并不雄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虽然我们尽力挖掘本地资源(水心先生和永嘉学校)来丰富校园文化氛围,虽然外部的文化氛围可以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来,但要达到内部的人文知识还需要时间。学校尚未形成鲜明的校风。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学校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加入25年规划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办学目标都是自上而下的,没有必要的宣传就难以深入师生的内心,从而难以内化其行为。这一制度影响没有得到重视。由于制度多而杂,运行机制不畅,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威力不大。尚未形成有特色的课程文化。由于高考任务重、认知偏差、教师水平有限,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文化尚未形成,尤其是校本课程薄弱、平淡,高二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失序。

2.缺乏学校基础。学生不理想。学校虽然位于市区,但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对瓯海地区的考生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前面有两个省级重点高中,学校吸引不到真正的优势生源。和市区的一些学校相比,学生的录取分数差距还是挺大的。办学经费相对不足。虽然学校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学校的基本建设可以得到上级部门的拨款,但是总体的拨款额度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自筹资金的渠道非常有限。资金相对短缺将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事实。校舍狭小,教学楼门窗等设施陈旧。部分房间已被瓯海电大借用,难以安排专用教室和考试场地。

3.教育教学的内在动力不足。一是管理的科学民主制度有待完善,二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待深化,三是学科品牌、教学质量品牌和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第四,浓厚的教研氛围尚未形成。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认识不到位,由于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到位,工作思路受限,教研活动没有制度化、主题化、有效化、主题化,教研氛围不浓,效果不佳。第五,积极的评价机制尚未形成。由于学校人员结构复杂,良莠不齐,考评方案和结构性薪酬方案陈旧,考评不合理,分配不科学,考评机制缺乏正向引导。

4.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还没有培养出专门的后勤团队。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增多,服务意识差,水平低,再加上分配不均,教师的师德教育不到位,导致后勤队伍懈怠、低效、堪忧,严重影响教育教学。高效务实的行政团队尚未形成;由于评价不科学,兼职任务重,存在重教轻政的倾向,工作不务实,执行力不强;尚未建成一支技能精湛、师德高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