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摘要: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要明确自学能力的具体要求,建立一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先进理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自学训练。关键词:自学能力语文自学能力需要先进的理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自学训练。自学能力是受教育者运用现有知识,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不用教’,让学生在没有老师教的情况下,培养这样一种阅读能力。”这里强调的是学生语文自学努力的培养。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发明、新创造、新技术、新信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然而,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产的迫切需要。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加快知识的获取,这就要求努力培养自学能力,这有利于发展各学科的自学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和素质。第一,明确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要求。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不同。基于“跳而达”的原则,我认为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有以下具体要求。第一,可以熟练使用工具书,查阅字典。第二,可以更准确的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判断文章的常见风格。第三,可以对文章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第四,可以看出文章的思路,总结中心思想。五是找出文章中的关键段落、重要句子、关键词,着重把握体味。第六,可以从文章中找到一些写作方法,在作文中进行模仿。第七,可以保留一定质量的听课笔记和读书笔记。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要完美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非智力因素。这些非智力因素包括明确而稳定的语文学习动机、强烈的语文学习兴趣、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饱满的语文学习热情、顽强的语文学习意志等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他们建立自主学习的动力机制创造条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可或缺的土壤。二、树立一些先进的理念培养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照本宣科,循序渐进,问答学生,直接告诉学生。师生在预设的教学过程中失去了灵活性、个性和创造性,也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课堂教学需要备课和“预设”。然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和师生思维活动的多样性使得“预设”教学过程非常困难。这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学生是探索者,有学习的权利。他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学习愿望,以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展现多元化的学习成果,从而实现基于自由的成长意志。只有生成性教学才能称之为“钓鱼”而不是“鱼”的教学,才能称之为成功的教学。在强化课堂教学预设的同时,也伴随着课堂教学的严重僵化。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减少“大家一个声音说话,大家一个声音说话”的僵化,增加“不要坐得整齐不整齐,不要在乎答案是否规范”的自由。培养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要正确对待他们的“错误”。大人自习都经常出错,何况一个初中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犯错”越多,“体验”越深,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也就越快。实践表明,有上进心的学生学习精力充沛,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老师激励的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学习成绩也会下降。教师要乐于给学生赞美的话语,以保护他们的热情,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享受尊重。第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老师的“教”和所有学科一样,应该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但它有自己的本质属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解决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问题。没有动机就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不现实的,学生的兴趣要靠老师的引导。因此,教师要善于点燃学生纯粹好奇心的火花,尽量利用课堂教学来引起学生对所教学科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不知不觉地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汉语和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都有汉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学习语文。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用所学服务社会,这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比如走上街头,搞一个消除不规范词语的活动。志愿写信,春联等。为了大众。此外,课内外可以开展更多的活动,把枯燥的课堂学习变成生动的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小品表演、讲故事比赛、把唱歌带进语文课堂等。2.多欣赏电影电视剧等文学作品。优秀的影视作品会激励和带动人,使审美能力反作用于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比如看《南京大屠杀》,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他们的强国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看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学生们学习保罗顽强的革命意志。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和习惯是通过反复练习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特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自动的学习倾向。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自觉、自主学习的动力,是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不打无准备之战”。同样,在学习中预习课文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更主动地学习课文内容,提高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要引导学生做好几件事:看提示,有个大概了解;阅读全文,整体感知;认真看笔记,排除障碍;写提纲加深理解;结合“实践”,抓住重点;提取精华,积累素材。2.培养经常查阅参考书的习惯。“字典是最好的老师”是我在第一节课上传达给学生的一个学习理念。学生能否使用参考书,关系到他们一生自学的效果和水平。所以我把教学生使用工具书作为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训练。在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有质的区别。有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问老师一个单词的发音和意思。他们等待老师告诉他们,但我经常不告诉他们,而是鼓励他们用参考书解决类似的问题。在这种指导下,学生遇到问题可以积极查找参考书,效果还不错。3.培养学习后总结的习惯。我们说学习一篇课文,不仅是为了解决这篇课文的问题,更是为了从这篇课文中学习方法,让我们自己去学习同类型的文章。“方法是学习的关键”,这就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总结出学习方法,供以后自学使用。所以,在学习一些不同类型的文章时,我要求学生把这篇文章中学到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通过长期的练习,学生只能从一开始就掌握文章的重点学习方法,并能从多方面进行总结。遇到类似的文章,同学们可以有意识地用自己学过的方法尝试自学。4.培养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的习惯。语文是积累。在阅读各类文章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摘抄好词、好句、好典故。在我的学生的预习作业中,我明确要求学生从每篇文章中抽取不少于四个优美的句子。积累的主要目的是正确使用。使用语言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积累优美的词汇和短语,最终目的是应用于生活,即“学为己用”,把别人的话转化为自己的话。所以我经常让他们做一些语言表达练习,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模仿写作练习是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这在大多数课文中都可以尝试。小块的练习也很好用。此外,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也不可或缺。课前说是一种省时有效的方法。5.通过各种手段对初中生进行自学培训1。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自学训练期间,可以多搞一些迷你比赛,比如查字典比赛、错别字纠正比赛、锐度比赛、用合适的单词填空等。课后还可以开展各种有助于提高学生知识积累能力的展示活动,如展示讲义、摘抄笔记、读书笔记等。2.互相推论。如果谈过一篇课文,可以选择一篇体裁相同、文笔相近的文章,让学生“随身带”。这种“以读促读”,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这类文章的布局特点、写作风格和基本结构,尤其有助于初中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当然也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学能力转化为物化成果,进一步提高学生“反三”的积极性。3.多布置一些简单易行的课外写作任务。在布置任务时,不能简单地要求多写,而要强调课堂在课外活动中的带动作用,按照课堂上定下的“规矩”办事。写日记、写周记、办墙报、编手抄报都是很好的写作任务,也可以结合学校重要活动安排自由写作任务,比如运动会、艺术节、旅游等活动。这些学生在班里展示、交流、选拔优秀学生,更便于老师指导,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