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敏的简历

先生1914(今成都东郊洛带镇)建阳县人,1933王先生考入由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公立四川大学合并而成的国立四川大学中文系,后考取北京大学文学院硕士,师从、唐用彤,毕业后留校。王淑敏先生于1948年随诗雨迁居台湾,台湾一分为二。他在大陆的知名度并不高。20世纪60年代后,王先生先后在新加坡大学、台湾省立大学、马来西亚大学、新加坡南洋大学等任教。上学后潜心写作,用了17年完成了代表作《史记》,退休后完成了代表作《庄子学派阐释》。

1992之后,王淑敏先生多次往返大陆,并于2000年获得台湾省行政院文化奖,开始在大陆永久居住。大陆文化界开始关注王淑敏先生的学术造诣。2007年,中华书局引进出版王淑敏著作15册。2008年8月,王淑敏先生在成都龙泉驿区他长子的家中去世。

家庭状况

王淑敏先生家境殷实,家住龙泉山西麓的洛带镇。他的父亲叫姚清(1876-1950),名叫槐斋,晚清学者。毕业于四川申法班法政系。曾任四川高院书记员,后任教于成都市南浔中学,与人合伙创办成都私立协和女子师范学校并任教。太太的妻子张害怕。祖父忌讳泽音(1851-1923),字松茂,一生慷慨大方,并教导子女重视读书。清末至1921,被选为洛带镇守廉。1965438+2004年4月29日,王先生出生于洛带。当时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军阀正在成都到龙泉山一带打仗,到处都是兵。每次穿越乡村,他们都要一夜惊好几次。三四岁时,姚清被授予唐诗;七岁进私立学校;十一岁进入镇上的高级小学(原名凤武书院);十三岁随父赴成都,姚庆亲自颁赠《诗经》、《左传》、《史记》、《左太冲》、《陶渊明》、《李太白》、《杜工部》诗。闲暇时喜欢读《庄子》、《史记》和陶渊明文集,尤其是《庄子》。他有四本书,《改志》就是以此为基础的。业余时间研究七弦琴,姚庆功买了一把明代的连珠古琴,请南北名师教他弹,也成为他生活的高雅情趣。十四岁时,王先生被成都华阳中学录取,在那里他擅长学习和运动。他被选入学校篮球和足球队。十七岁进入联合中学(石狮中学)高中部,成为同龄人中的“梅花五子”。他一生的孤傲本性开始显现。19岁时,王老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国立四川大学中文系,师从朱光潜、刘大姐、林善佐等名师。1937年,她嫁给了潼南县双江镇一个姓杨的婆娘尚叔。四川大学校长张振如结婚,张校长的儿子,梅花的朋友当伴郎。朱光潜、林善佐等老师写了对联。

两三个老师

日军大规模侵华,国民政府退守四川,定都重庆。先生虽忧国忧民,但仍立志经学,每次考试都名列第一,颇有名气。王先生认为文学是他父亲培养出来的,他是他的启蒙老师。拒绝接近川大教授,1939川大毕业时未能留任助教。但在毕业前,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四川大学客座教授徐中书先生曾教授过金石甲骨文,得到徐先生的高度评价。这时徐老师安慰道:“要不你去报北大文学院,把你的成绩单和平时写的诗寄过来?”这是王先生终生学习的关键。在选人方面一向很严格(可惜王先生没能进入历史语言学院终身师从先生)。后来在考虑是否保留许先生在历史语言研究所时,曾上书许先生征求意见,受到好评。因此,王先生十分珍惜这次学术机会,视徐中书先生为继父亲之后的第二位老师。

王先生报考了北京大学文理学院,并顺利通过了初审。因为战争拖了笔试,我被邀请到长寿县的重庆联合高中教书,然后假期回成都考试。9月,1940,当时在昆明的傅斯年先生亲自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先生和傅先生的缘分就从这里开始了。北京大学文学院因抗日战争隶属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于1940年2月迁至四川宜宾李庄莫砺锋,所长为傅斯年先生。1941年秋,先生收拾小提琴,离家前往李庄,这里不仅有地名,还有李二和,为先生奠定了一生的学术纽带。王先生回忆起第一次见到先生的情景:“我把自己的诗呈上来,请他指教。他谈笑风生,学识渊博,谈吐幽默,气度很高。我既震惊又钦佩...然后傅老师问我:‘你学什么书?’答:《庄子》。傅先生笑了,背了《万物之论》最后一章“周孟,前庄,后是”,看着自己好像很自在的样子。傅先生突然严肃地说:‘从校勘、训诂的角度研究《庄子》,才有实际意义。’如何研究空灵超脱的庄子,要从校勘训诂入手。我怀疑这是必要的。傅先生继续翻看我的诗,说:‘要洗去天才,三年不发表文章。我当时很难受,也很无助。自从来到研究生院,我就不得不下决心从基础功夫开始研究庄子。”后来,据任回忆,在背后说“才华横溢”。傅先生所说的“才”,是《世说新语》中使用的一个词汇,指的是他有才学史,有史识,善解人意,并不是特指“天才”。当时傅斯年发现王淑敏是可造之材,刻意栽培,用金条买了宋版《庄子》给王淑敏用,用后锁在保险柜里。“先生师从,向昆明助教唐用彤请教时,也鼓励他要‘努力’,不想骄傲。

由于先生的亲身经历,王先生在求学的路上得到了指点,于是他从校勘训诂入手,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整理了广泛的资料,逐渐进入了学术境界。傅斯年先生是他的第三位老师,尊重胡适之先生和蔡元培先生,因为他在生活中深受斯年先生的影响。王老师65438-0943获硕士学位,留校任助理研究员;1944年八月,《庄子注》完成,二十余万字。抗战胜利后,1946先生随历史语言研究所从南京退休。《庄子·通论》于年发表在徐先生创办的《学苑》杂志上,受到学术界的好评。

邢先生和他的妻子杨尚书一生恩爱。无论是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求学或讲学,还是从大陆逃到台湾,都有专业人士的陪伴,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后来妻子在新加坡1977因肺癌去世,亲戚或朋友劝他续弦,王先生不为所动。他的弟子林耀春写了《纪念先生》,里面记载了先生的话:“人一生只能结一次婚,债还完了就不要再欠债了”,真挚的感情是这样的。

从65438年到0948年,傅斯年先生成为国立台湾省立大学的校长。被台大中文系聘为“大一语文”和“易学”。* * *学者有台静农、洪、戴、、许世英、(叔侄)、、屈万里、何等。1951先生开始讲授《庄子》,既以庄解庄,又与百家争鸣,并引用汉魏六朝唐宋名家诗词为证。当时杏坛轰动一时,很多人推崇。王老师除了勤于著述、争教之外,没有带助手,没有加入或组成任何学术团体,没有担任任何行政职务(只有短暂的例外),甚至拒绝竞选院士,所以有点“默默无闻”。1959年赴美国哈佛大学远东中文系做访问学者一年。他和红叶先生(连连)谈得很好,是他推荐的。1963,应邀在新加坡大学中文系做了两年的客座教授。1967吉隆坡马来亚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1972调任新加坡南洋大学任讲师,期间王老师数次谢绝任何行政职务。1980南洋大学(以中文为主)和新加坡大学(以英文为主)合并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重组的时候,需要一个让师生都信服的院长。当局短期内敦促王先生担任新的中文院长,并设立博士项目。

王老师总结了自己的学术经验:校勘古籍是小学题的一种,可以帮助学习大学题;它是一种碎片化的小作品,可以帮助理解大义,系统地工作;是刺绣作品的一种,可以帮助大刀阔斧的工作;这是一份枯燥的工作,但它有一种无味的味道。从1965开始,* *先生用了十七年的业余时间,写出了一部300万字的巨著《史记》。以下是《史记·伯夷列传》的校勘例子:

“伯夷,蜀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蜀齐,父为卒,蜀齐让伯夷。博伊说:“我父亲命令我这么做的。”所以我逃走了。舒淇不肯马上离开。

从来没有人怀疑过‘齐大爷不肯马上走’这句话。我们想,伯夷逃了,舒淇也逃了,各奔东西。两兄弟是怎么走到一起藏在首阳山的?我们看到敦煌版的那句“舒淇不肯马上走”作为一种追求逃脱了。没错。伯夷逃走,舒淇追他,然后自然就一起隐居了。《太平玉兰》卷514引用这句话,逸字也作为追。可以证明北宋时有追书。追词为逃,是涉及到上面那句‘逃’的错误。"

刘在《史记六十年考》一文中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这是一部引文丰富、考据严谨的书。每一个疑点都要有所追究,这样石公两千年不白的目的才是明确的,才是淡然的。可以说,它不仅是一部功勋卓著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惠士林。”

1981先生从新加坡大学退休回到台湾。住在中央研究院蔡元培博物馆,同年9月回台大国学研究所任教。1984从历史语言研究所退休,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文集》发表论文近百篇。次年起在台大研究所任教,讲授《易薛坤》、《先秦道法思想》、《刘子研究》、《诗与文心比较研究》等课程,并受聘为中央研究院中国雪莉研究所筹备处顾问委员。1987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成立,邀请王先生做两次学术讲座作为荣誉讲座。在此期间,我完成了代表作《庄子注》。其中,对《许武贵》中“一”字的解读,可以看出是煞费苦心。

“天和地是一样的。上升的地方不能长,下一个地方不能短。

《释文》说:“一字嫌浅,人言夸大……”、案郭、程:由不得这个词的意思,这个词也绝非浅薄之人所加同物之长的理论与《庄子》中的同物之义密切相关。《淮南子原道篇》没有一个字是义无反顾的,所以要根据这篇文章来补充。因为改写此云:‘天地之修,与下面之眼耳口鼻之修,不同。举借是基础,《淮南子原道》举永同义。尔雅释义:永远,很久,很久。《大笠下郑潇》:五月,有天养;十月,偶尔有夜晚。《列传》又云:养,长也。对于raising和raising的外来词也是如此。天地同支,说天地之长也是气,一个还是气。淮南子原道篇:曾循迹,高注:一,齐也。天地之长是无限的,所以就天地之长而言,登高不能长,留宿不能短,长与短都在一起。这种均匀性理论也就是均匀性原理。“如果按照齐长短的原则来推,大小、数量、贵贱、长寿、生死等原则都是一样的。”

后世研究《庄子》的学者都无法回避《庄子》的注释,而王先生也被称为20世纪《庄子》注释界最权威的学者。

2008年8月30日,台湾省立大学文学院《教授追悼大会筹备委员会》写道:“王先生一生不慕名利,与世无争,偏爱老庄自然之道,长期保持清静自得。虽然年纪很大了,但他并没有在意,头发也没有发白。王先生的学术著作,包括四部,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成为一家之言;古籍证据在当代尤为重要。70年来,我编了近30本专书,200多篇论文,遍布全校。其中,《庄子注》、《联学》、《史记》、《斋藤优子注》、《庄子注》、《列子补》、《刘子骥证》、《世说新语补》、《颜家训补》。《史记》、《庄子注》、《陶渊明诗品注》、《钟嵘诗品注》、《先秦道学讲义》、《左传考证》等。,集校勘、训诂、义理于一体,开启由实入虚的学习之路。我品《我好学》诗曰:‘由实至虚救破,虚不虚。谁能成为现实和现实的结合体?“先生学识广博,思想深邃,尤其是后期,更是深陷酒精之中。他对指导灌溉的贡献很大。”

王先生对爱情无比重视,无比珍惜。读书之后,他不枉诵经。他的诗深情,各方面都很好,尤其是炼成五古,像一个宁静的节日。诗在世界上有很多种,如《斋》、《南园杂咏》、《老庄新咏》、《情吟》、《情吟》、《诗论》、《穆禄》等,在海外拥有大量读者。

传递火焰

王老师儒雅温和,待人和善,对待学生如同对待孩子,教学中不拘泥于旧论,常有新的解决方案和体系。改作文的时候,要把每一句好的句子都标上。顶批、侧批、总评总是满满的。学生们都很喜欢,经常和老公来一次亲密的交谈。王老师下课后忙着写作,学生想来又不敢打扰,但每当学生来访,都受到热情接待,经常说:“你不在,我总是有空,你在,我就有空。”师生之间没什么好说的,比家人还多。任何一个被教导过的人都比沐浴在春风中感受生命更好。1982先生因长期研究导致胃穿孔,在台大上课晕倒;稍微恢复后,王老师依然无动于衷,继续写。在写《庄子注》期间,胃病复发。弟子们争先恐后地在NTU医院轮班陪伴他们,其中包括岛内外的许多知名学者和教授。王先生回到台大后,因为没人陪,每周三下课后,台大中文系的同事约他中午一起吃午饭。大家轮流当主持人,退休的老同学也加入进来。这就是那次被台湾学术界再次引为奇闻、持续了20多年的“三中全会”。这说明王先生很受尊敬。

1992上半年,王先生无课可上,终于带着女儿回到了大陆。王先生于6月26日抵京,在国家图书馆会见了他的同学和老朋友任、张、。6月30日,我回到成都郊区的老家洛带镇,却发现我的老房子花园已经属于三个陌生人了。1993、12年6月台大中文系编辑出版《王淑敏先生八十寿辰文集》,共49篇手稿,80多万字。1998年5月6日,王先生应邀出席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并在国际汉学研究大会上发表闭幕词。2000年,王先生获得“行政院文化奖”,他向台大中文系捐款60万元,作为鼓励后进生的奖学金。次年6月28日至29日,中建协会与台大中文系联合举办了王淑敏先生学术成就与薪酬传递研讨会,中外学者发表论文21篇。同年8月,台大中文系出版了《王淑敏先生学术成就与薪酬传递研讨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