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廷英的技术成就。
马廷瑛从“三古”研究出发,系统研究大陆漂移理论,在以“新全球结构”为核心的“活动地质学”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
本世纪初,德国地质学家a·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在科学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20世纪20年代,我国地质学家翁文浩详细介绍了这一理论。但由于这一理论本身的弱点和不成熟,受到了传统习惯势力的批判,于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理论趋于沉寂。但此时,马廷英从以造礁珊瑚生长节律为核心的“三宫”研究中,认识到了与大陆漂移学说的联系。例如,他在矢部长克指导下的专著《古生代四射珊瑚生长中的季节变化与泥盆纪气候》中指出,造礁珊瑚生活在赤道两侧低纬度的温水区(23-25℃最适宜,至少不低于18℃),同一种或属的珊瑚年生长值越靠近赤道越大,越远离赤道越小。此外,离赤道越远(纬度越高),珊瑚的季节性生长越明显,而在赤道海域,由于四季或两季没有变化,珊瑚的季节性生长极其模糊或完全不存在。这样,珊瑚骨骼的季节性生长反过来可以作为推断气候和赤道位置的重要指标,这对于活珊瑚和珊瑚化石都是一样的。具体到泥盆纪,俄罗斯乌拉尔、提曼山、中国云南、四川的珊瑚化石季节变化最弱或缺失,因此推测当时是经过赤道,古今赤道差异如此之大,只能用大陆位置不固定(漂移)来解释。
自他发表这部专著后,开始系统研究各个时代珊瑚化石的季节性生长现象,推导出各个时代的古气候和大陆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据他交代,这项工作始于“八·一三事变”,即全国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日本侵略者对南京的狂轰滥炸。因此,他不仅在“大陆漂移说”遭遇厄运时对其“雪中送炭”,而且在国难深重、理论研究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顽强地承担了这项影响深远的工作。1937年下半年,马廷瑛随中央地质调查局迁往湖南长沙,在那里完成了《奥陶纪气候与当时欧亚大陆和北美的相对位置》、《志留纪气候与当时大陆的相对位置》、《泥盆纪气候与当时大陆的相对位置》三部巨著的手稿和图纸。后来担任东北中学校长,在带领家乡的流亡学生迁移湖北、湖南两省时,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在去学校的路上,他在湖南安化县颜夕镇画了一张地图。后随中央地质调查局迁至四川重庆北碚镇后,对手稿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他调到中国地理研究所后,经过重绘、临摹、定稿。在艰难的抗战岁月里,这种纯理论研究的成果极难发表,于是他出去借钱,争取赞助。1942年,他去福建沿海考察,带着这三部巨著的手稿和筹到的钱。在福建战时首都永安,由省财政厅援助。这三部作品同时发表于1943。
从那时起,他一直在继续研究这个重要课题。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上半期,他发表了近20部有关古气候和大陆漂移研究的系列著作。同时以个人名义出版了10多部《海洋学中国》系列著作,其中大部分属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在这些出版物中,他通过研究和计算世界各地古今珊瑚的年生长值和季节生长现象的发达程度,详细论述了各个地质时代的古气候、地理位置和大陆的变化,描述了各个地质时代赤道和极点的分布和迁移,并列举了古今大陆的相对位置和漂移程序。他的成果不仅证实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而且对其进行了重大补充。特别是在1953年,他发表了《古气候与大陆漂移研究——地球刚性壳相对于固定旋转的地核因滑动而发生的突然整体位移》第6期,提出了“地壳滑动理论”,解释了海洋中岛弧和火山的成因、海平面变化的原因以及其他各种海洋地质构造。为此他获得了1955台湾省教育部一等学术奖。
马廷瑛也是一位重视实践和应用的经济地质学家。在盐、油等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中成绩突出。
1942-12受重庆国民政府财政部福建盐务管理局委托,赴福建沿海考察研究盐场增产问题。他从东山岛到福州旅行了两个多月,参观了许多盐场,重点考察了东山县的赵普盐场和惠安县的山坡盐场,解决了晒盐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他着重于大地构造、地壳运动、海岸线变迁等根本问题的研究,并由此对生产实践提出了纲领性的指导意见。
马廷英在1953(中国海洋,第1卷,第2期)发表了《台湾省地槽构造的沉积与石油的成因》一文,从大地构造的观点探讨了石油的成因。6月1956,1日,台湾省“中国石油公司”举行石油地质讨论会,庆祝10周年。马廷英在会上作了一个关于地壳变化和石油的报告。1949-1958期间,台湾省石油勘探处对台湾省西海岸进行了大规模石油地质调查,北起台北尖山湖构造,南至屏东恒春构造。对所有可能的储油构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绘制了地面地质图和地下构造图,并编写了调查报告。但在12,钻井成果依然不大,浅层油气井逐渐枯竭。基于对构造与油气关系的深入研究,马廷瑛提出要钻深。因此在1958+2月选择金水38号老井继续钻井。3月1959,19,马廷瑛和瑞士地质学家阿诺德·莫寒到台湾立法院预算委员会作证,分析了台湾西部的地质构造,认为未来可以发现很多产油区,但油气藏位于深处,需要打4200m以上的深井才能勘探。果然,在当年165438+10月份,金水38号油井钻至4000m深处,获得了大量油气(日产原油10g,天然气65438+万m3),证实了马廷英和莫寒的先见之明。然后,原来的油气田,如宝山、矿坑等也钻得很深,获得大量油气,地震勘探发现的其他新油气田也有三四千米深。因此,1959成为台湾省石油地质勘探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马廷瑛还是一位杰出的地质学家,培养了许多新一代的地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