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浦江中学的学校简介。

学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鹤山书院”由南宋礼仪大臣魏辽翁于1210年创建。为了远离城市的喧嚣,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生活环境,韦辽翁选择了浦江鹤山作为自己的研究准则。得益于翁亲力亲为的教导,孜孜不倦,兴学育才,成绩斐然。首届研究生考试十个毕业生中有八个获奖,全国各地的学者“千里无师自通”。从南宋到清末的700年间,鹤山书院培养了众多文人墨客,成为浦江文化的发祥地,闻名于川西。鹤山“努力工作,勤奋学习”的传统代代相传。

清末民初,书院改为浦江县高等小学堂,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著名爱国将领、原国民革命军第36军总司令李家钰为第一批小学毕业生。

1941年,鹤山书院改扩建,改建为“浦江县初级中学”,学制三年。刚开始男女都招三个班,每年春秋各招一个班。1949浦江解放时,学校只有7个班。学校是一所小型初级中学,但也是全县唯一一所中学。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学校更名为“四川省蒲江小学”。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在财政困难、急需的情况下,拨款9.8万余元修建新校舍,并成立了以县长为主任的建校委员会。新校舍从山坡搬到山下,浦江各界人士互帮互助。工程进展迅速,1953学校建成使用。

1958年秋,学校开始招收高中生,逐渐成为完全中学。1960,学校更名为“四川省蒲江中学”。学校在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重视校风、校纪建设,发扬艰苦奋斗、勤奋学习的优良传统,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此时全校师生开垦荒地100亩,师生蔬菜自给有余。

1966年,学校被卷入文革的洪流中,学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教学楼成了战火纷飞的战场,师生宿舍被子弹打得千疮百孔,书籍和仪器被洗劫一空,大部分教师遭到无情的攻击,被送往公社中小学,剩下的教师则从事生产劳动,在旧校址上种植苹果、橘子和橘子树,为学校果园打下基础。

1971,新的领导班子成立,老教师陆续调回来,学校的正常工作也逐渐恢复。

65438-0973,学校加强果园建设,师生动手挖塘筑障,把一片杂草丛生的墓地变成了层叠的花果山,建成了闻名四川教育界的百亩果园。

1976粉碎了“四人帮”,师生中充满了革命青年的气息,老师乐于教书,学生乐于学习,学校各项工作步入正轨。

1982,学校被列为四川省第一批重点中学,更名为“四川省蒲江县蒲江中学”。2002年7月,被四川省教育厅认定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浦江中学以省级重点中学的荣誉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教育、教学、管理、科学研究、教改实验、学科竞赛、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特别是在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独具特色,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并成功地树立了省内外的名牌。

如今,浦江中学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师资力量、现代化的办学设施和骄人的教学业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