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先生的生活是怎样的?

季羡林,字姬,又字齐灵。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教徒和作家。精通12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 8月6日出生于山东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研究院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语和巴利语专家和作家。印度中国文学史研究成果颇多。

爷爷纪老太,父亲纪思莲,母亲赵,农民。季思成叔叔。当我年轻的时候,我跟马·龚景一起学习阅读。

6岁去了济南,投奔叔叔纪思成。去私立学校读书。7岁后就读于山东第一师范附属新余小学。10岁,开始学英语。12岁,考入正一中,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属高中。高中开始学德语,对外国文学产生了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级中学。中文老师是董,也是一名翻译。“我之所以舞文弄墨五六十年,直到现在还放不下笔,都是拜董老师所赐,这一点我永远不会忘记。”

1930考入清华大学西方文学系,德语专业。师从吴宓、叶公超学习东西方诗歌、英语、梵语的比较,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学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词等课程。和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治交朋友,他们被称为“四剑客”。学生中有胡乔木。我喜欢“纯诗”,比如维勒兰、马拉梅。李义山和姜白石的六朝骈文。他翻译了德莱塞和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我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家乡清平县政府颁发的奖学金。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的研究生交流协议,清华在德国招收研究生,为期三年。季羡林考上了,马上去了德国。与乔一起旅行的在柏林和美国。10年6月,我到了哥廷根,认识了、田等。进入哥廷根大学,“我梦见我在哥廷根,……我能读到一些书和一些文字,这些书和文字在古代曾经辉煌过,而且这种辉煌永远不会熄灭。”“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抓住这个梦。”(《德国十年》)

1936年春,季羡林选了梵文。他认为“印度文化受印度文化影响很大,我就好好研究一下中国和中国的文化关系,说不定能有所发现”。所以,“看不懂梵文。”“我一生要走的路终于找到了。我已经沿着这条路走了半个多世纪,直到现在,我还会走下去。”(在德国十一年)“命运让我坚定了信念。”季羡林主修印度学,在哥廷根大学梵语学院学习梵语和巴利语。选择英语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作为附属系,并增加南斯拉夫语。季羡林师从梵语讲座主持人、著名梵语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众。一学期40多节课,季羡林学习很努力。佛经《大事记》有三厚卷,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专心读书写作。“打开电灯继续,永远穷下去”。

从1940、65438+2月到19465438+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英语考试中,拿到了四个“优”,获得了博士学位。因为战争,没有办法回国,只好留在哥大。5438年6月至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任教,同时继续研究佛教的混梵文,在《哥廷根科学院学报》上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学术生涯的黄金时代,从此再无踪影。”博士后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的前夜,德国物质匮乏,而身为外国人的季羡林,也不可避免地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人民一样饱受战争灾难的折磨。作为一名海外游子,我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是感受到“天涯何处无芳草,唯有无尽相思”,对祖国和家人的思念更是日夜萦绕。"我低头看着灰色的天空,热泪盈眶,脑海中浮现出母亲的面容。"

1941年获得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来,他在语言学家E. Sike的指导下研究了东北。

1945 10个月,二战结束后不久,我就裹得严严实实,回到瑞士,“就像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来了”。离开哥廷根35年后,1980年,季羡林率领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再次造访这座城市,随后拜会了83岁的瓦尔德施密滕。后来,他做了一篇感人至深的名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月,他到了上海,去了南京,与重逢,并通过李的介绍认识了散文家梁实秋和诗人。在南京,他拜访了清华时期的导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到北京大学任教,然后他拜访了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秋天,回到北平,拜会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唐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