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一中的历史沿革

1940年,国民政府在河南省建立新乡中学,目的是收容豫北沦陷区辍学的青年。学校创办时,招收了高中、初中、师专、师专9个班,400多名学生。后来由于日军不断骚扰,学校迁至荥阳、洛阳、洛宁、卢氏等县。

1945年,日本投降后,迁至新乡,学校有了很大发展。* * *高初中13班,600多名学生。5月,新乡解放,市军管委派工作组到学校。8月,受军管会之命,并入太行公立新乡中学。1949年8月,两校合并后,使用“太行公立新乡中学”名称,校址在原省新乡中学(现人民路空军家属院)。9月,平原省成立,改为“平原省新乡中学”。校址迁至西街老文庙和西街老城隍庙(现红旗区政府医院和中药厂)。

1951年4月,在藏营西北(现南干道校址)新建占地141亩的校舍,学校迁至新校址上课。

1952,平原省撤销,归河南省教育厅领导,校名改为“河南省新乡中学”。

1955,学校变更为“河南省新乡第一高级中学”。

1958,学校名称变更为“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同年被河南省教育厅定为省重点中学。

从65438年到0958年,“大跃进”运动冲击了学校的正常秩序,师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炼钢铁”。

从1959年到1961年,学校连续三年遇到经济困难,师生生产劳动较多,极大地干扰了教学。

1961,学校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纠正了以往工作中的偏差,教学秩序迅速趋于正常。

65438年6月至0966年6月,“文革”运动开始,学校的一切工作都集中在阶级斗争上。学生“停课闹革命”,党政领导瘫痪,教师遭到残酷迫害,学校陷入严重的无政府状态。

1969年3月,学校开始招收两年制初中班。65438+2月,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立。

1971 7月,学校招收两年制高中班。

1972年3月,学校改建一中党支部。6月,学校革命委员会成立(简称“革委会”,学校的行政领导机构)。由于“文革”的拖延,一中停止招生三年。

1976粉碎了四人帮,学校彻底整顿,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1978,学校被重新定义为省重点中学。

1990年代初,完成了一些学校改革和学校建设项目。原有的平房教室陆续拆除,综合实验楼、1号教学楼、2号教学楼、花园、雕塑、自行车棚、西篮球场硬化等相继建成,这是“文革”后学校面貌第一次大幅度改善。

90年代,学校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进行了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校内分配模式、设立少儿班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

2000年至2003年,学校先后修建了科技楼、西教学楼、餐厅、公寓楼、高标准运动场、讲台、看台等工程。完成了校园路面硬化、地下管线和供电工程改造、校园宽带网络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绿化布局调整等工程,学校面貌有了较大改善。

2005年后,新乡一中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位于新乡开发区东南部的南校区开工建设。

2006年8月,建筑面积654.38+0.5万平方米的南校区(新乡一中实验学校)竣工投入使用。

2012学校在新乡新区建设东校区。

2013,原新乡外国语中学并入学校东校区,同年秋,学校东校区开始招生。李是负责东校区事务的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