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与中小学德育如何衔接
(1)大学和中小学德育内容不合理。首先,德育应包括五个方面: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然而,在我国,学生的道德教育通常不重视纪律教育和心理教育。其次,审视当前的德育内容,大多是一些不易操作的笼统要求,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反映出分时内容的缺失。再次,我国的德育没有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思想道德水平制定出适合学生特点的内容,往往存在简单的重复,没有解决高校与中小学的德育衔接问题,往往导致德育超出其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2)大学和中小学德育管理机构不统一。首先,我国没有建立统一的德育管理机构,大学和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其次,虽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大部分师生并不了解这些规章制度,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及时向学校和社会公示,所以制度的执行没有核查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再次,学校和社会没有形成有效的德育管理体系。很多学校非常重视学校的硬件设施,却往往忽略了校园文化、校风、学风的建设。
二,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衔接的原因
(一)对大学与中小学的联系认识不清。尽管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但许多学校仍然没有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目前,社会和学校普遍认为当前的德育成效并不理想,一些专家学者也意识到了德育衔接的重要性,并进行了理论研究,但许多学校尚未理解德育衔接的真正含义。党中央和教育部的文件多次强调德育衔接,但由于宣传、理解学习等各种原因,学校和老师并没有落实。总的来说,是对高校与中小学德育衔接认识不清、重视不够造成的。
(2)现行教育体制的缺陷我国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出现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现行教育体制本身存在缺陷。目前主要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对学校和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所以学校通常只是重视和加强智育。即使学校、老师、家长知道德育的重要性,也会因社会现实而淡化德育。对于学生来说,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为了在未来的社会中具有竞争优势,而决定一个学生是否具有优势的主要依据是考试成绩,德育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学校和社会往往通过教师的评语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德育状况,但很难正确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果不去除应试教育的弊端,不改变德育评价的方式,德育趋同的问题依然存在。
(3)德育改革缓慢随着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德育,要跟上社会的步伐,与时俱进。在各种改革和研究中,学校德育的研究似乎在许多方面脱离了实际。特别是在德育衔接方面,学校还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真正把德育衔接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此外,中小学和大学的德育管理仍处于碎片化状态,德育改革迫在眉睫。
第三,大学与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
(1)充分认识德育的功能,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一是大力宣传素质教育,改变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标准的现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需要、思想道德水平合格的人。第二,改革现行教育体制,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学校的考核应该更注重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而不是单一考核知识的记忆和复述。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素质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重视德育工作。
(2)明确大学、中小学各自的德育任务,培养德育衔接意识。德育衔接问题需要社会关注,需要大学和中小学明确各自时期的德育任务,* * *共同努力实现。大学与中小学的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树立德育衔接的意识。其实中小学要为高校打好基础,德育也不例外。高校要与中小学沟通,为中小学提供指导,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主要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人。
(3)系统规划德育目标,制定统一的德育标准。德育目标既是德育的目标,又是德育的导向,更是检验德育的标准。学校德育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心理发展和道德发展的规律,结合每个学生、社会和时代的需要,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现在应该组织专家学者,根据现行的小学德育大纲、中学德育大纲、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时代的要求,制定出完整统一的我国学校德育大纲,充分发挥其导向、选拔、激励、评价的功能。建立统一的大学和中小学德育标准,明确德育内容和方法,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