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2政策何时实施?

1977-2007,高考改革重点回顾

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

两代人分享“高考”的喜悦。照片由CFP提供

1977年夏天,刚回来的邓小平同志召集知识分子集思广益,做出了恢复高考的历史性决定。现在,那个不平凡的夏天已经过去30年了。此后,高考和高考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传统考试到现代教育测量的考试技术变革

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传统高考命题方式和考试方式的弊端,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考试研究学者在现代教育测量理论的指导下,吸收标准化考试的理论和经验,提出了高考改革。

1985,广东省率先进行高考标准化改革。那一年试点了英语和数学的标准化考试。到1988,本次改革实验扩大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个科目,英语扩大到全国17个省(自治区),涉及1万考生。经过点对点的改革实践,1989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实行标准化考试。

高考标准化全过程包括:命题标准化、考试管理标准化、试卷评卷标准化、分数解读和使用标准化。这一改革增强了高考命题的科学性和可控性,减少了考试失误。

在高考走向标准化考试的过程中,我国首次进行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的研究,高考各科逐步确立了认知领域的考试等级目标,并对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深入探讨,为高考命题从知识观向能力观的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

标准化考试的实施,实现了对命题过程中各项指标的预测和把握,并在考试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由于考试笔记中对各种指标有相应的解释和说明,广大中学教师逐渐熟悉了表征试卷和试题质量的指标,对科学掌握考试方法、评价和改进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高考标准化改革还包括对各类题型功能和试题比重的实证研究,规范和稳定试卷形式,将光学符号阅读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引入高考阅卷,使客观题快速准确评分,主观题评分误差得到有效控制,更好地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

如果把今天的高考试卷和20年前的相比,试卷和试卷结构的巨大变化和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而这背后的本质是考试观念、命题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变化。

高考规范化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我国考试科学发展的里程碑,为我国高考后20年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高考科目改革从“文学6理7”到“3+X”

上世纪80年代,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考试成绩使用不当,高考升学率成为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依据。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突出,部分学生严重偏颇。高考客观上承担了高中教育教学偏向的责任。

为了抑制教学中的这种不正常现象,经过多次论证,原国家教委于80年代末决定建立高中毕业考试制度。中考毕业考试的设计初衷是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各司其职,让考试承担评价学生和学校的任务,从而平衡高考指挥棒的巨大力量。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1988在上海、浙江试点。1989年7月,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试行中考制度,在考试的基础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1991,湖南、云南、海南三省进行了在中考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的改革;199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考后高考“3+2”科目组设置方案,即语文、数学、英语为必考科目,文史加政治、历史;理工科加理工,各科满分150。

在此之前,高考一直是文科6科,理科7科的形式。高考只有在中考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才能走出统一高考制度固化的科目组合模式。实践证明,这项改革有利于普通高中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普通高校新生的选拔录取。

“3+2”高考改革8年后,广东省率先探索“3+X”高考改革方案,从65438到0999。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X”表示选择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的1-2科目。此后,各省实施的“3+X”科目方案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少数省市实施了“3+综合(or)+1”方案。

综合测试中“X”的引入,突出了综合能力测试的因素。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增加了能力型和应用型题型,考察学生对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3+X”改革中,各省相继增加英语听力考试,引导英语教学重视听说,不能再教“哑巴英语”了。

“3+X”科目改革的实施,客观上改变了以往一张全国试卷、一种高考模式的状态,多元化的高考模式应运而生。这次改革对考试内容的改革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各地展开,广东省等4个省(自治区)在2007年课改后开始实施新高考方案。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在各省逐步展开,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将进一步推进。

从“保送生”到“自主招生”的招生模式改革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考改革似乎从来没有触及过“大一统”的格局。事实上,在恢复高考后的30年里,统一考试、统一招生方式的改革探索从未停止。

1984,我国启动保送生试点。65438至0985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校扩大试点。“经中学推荐、高校批准的学生,免于参加高考,直接进入高校。65438-0988原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保送生录取暂行规定》,标志着普通高等学校保送生制度成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90年代初,参加该计划的学生人数曾一度扩大。但中学为了提高名牌大学的升学率,存在“推荐好学生而非优秀学生”的倾向,存在学生在申请材料中作弊的现象,干部教师子女比例过高。同时,高校为了争夺生源,干扰中学正常的教学秩序。1998,国家尝试对被推荐的学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1999教育部规定所有走在全国的学生都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此后,教育部发文从程序上完善了免试工作,规定考生报名权、中学推荐权、高校录取权、教委审批权“分离”。

2001教育部决定按照“缩小规模、严格标准、严格管理”的原则,将每年招生人数从2万人左右减少到5000人左右。与此同时,教育部调整了免试入学条件,扩大了免试入学高校范围,将免试入学条件中的“软”条件变成了“硬指标”。

类似保送生的改革,是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一种探索。2003年,教育部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名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在自主考试和面试的基础上进行初选。入选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可被学校录取。招生比例为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2006年,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扩大到53所。这项改革赋予了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扩大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操作空间,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除了探索招收优秀生,自主招生也在高职高专层面进行了改革。2006年,北京、上海在几所高职院校试行自主招生,采取“笔试+面试”的方式,完全由学校自己决定,录取结果由学校自己决定。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选拔录取,根据学校和专业不同,录取标准完全不同。同年,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更大比例自主招生。

纸笔测试的优点是便于大规模测试,同时有利于测量人才选拔中的* * *问题,便于比较和筛选。所以,统考仍然是目前高考的主要形式。省级命题虽然在考试科目设置和题目内容上有所不同,但仍然摆脱不了纸笔考试和区域内“统一”的形式。只有保送生和自主招生与此不同,与统一高考形成互补呼应。应该说,进一步扩大多元化选拔招生是未来高考改革的一个方向。

“单轨制-双轨制-并轨制”的招生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校沿用文革前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统一招生、统一分配的制度,即所谓的“统招统配”制度。这种制度分离了大学和雇主之间的关系。由于招生计划往往滞后于人才需求的发展,一些稀缺的高校毕业生很难学以致用。

1983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规定部分高校对农村、矿区等艰苦行业按照一定比例实行定向招生。这既是对国家急需人才的基础行业的政策倾斜,也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桥梁。

1984教育部还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量自费生。从而打破了过去单一的计划招生制度,在保证高校完成指令性计划的前提下,实行辅助性计划调整——招收委托生和自费生,使国家计划招生不收费和调控招生收费并存。

“双轨制”是当时针对国家建设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为加快高等教育发展而提出的。这项政策的实施,从挖掘高校办学潜力和开辟高校经费来源两个方面促进了高等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首次开辟了城乡集体所有制单位乃至个体企业委托高校培养人才的途径。

委托培养和自费生的录取分数线必然低于统招计划生。不管“双轨制”的初衷和积极效果如何,收费和减分在形式上挂钩,给人一种“花钱买分”的感觉。事实上,有人利用“双轨制”政策炒批文、批笔记、走后门,严重破坏了招生的公平公正原则。

从65438到0994,全国37所重点高校开展了整合招生费用试点工作,逐步建立了“学生上学时自付部分培养费用,大部分毕业生自主择业”的机制。65438到0997,高校招生全面并轨。至此,我国高校由“统招统分”改革为“双轨制”,最终实现了统一标准和政策。

随着招生的一体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在“双轨制”过渡中发生了变化,他们认同“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的新观念,大学毕业不包括分配和自主就业,因此招生制度的改革逐渐转向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最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30年来,高考改革仍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1999开始的高校扩招,是中国提前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动力;从统一命题到分省命题,成为高考改革在坚持统一的基础上走向多元化的关键步骤之一;网上阅卷从程序和技术上保证了阅卷标准的一致性;网上录取招生的“阳光工程”使招生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保证了招生的公开、公平、公正...

尽管如此,每年的高考还是会受到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对高考改革的更高期待,是社会的一种文明和进步。

“聚焦高考30年”征文启事

征稿:

内容:关于高考30年的经历,感受,记忆,收获,相关资料,图片。

邮寄: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中国教育报(邮编:100082)。

邮件:zkjy@edumail.com.cn

传真:010-62236792

网站征稿:

内容:

1.恢复高考的社会意义和历史变迁:

包括30年来关于高考的重要言论,社会反响,发展变化,以及你个人对它的感受。

2.30年来各省市高考的改革与发展:

欢迎从那个阶段走过来,了解某省高考发展的单位或个人投稿。

3.不同年龄考生的社会经历和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