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早恋”这件小事——面对孩子的心跳,你会怎么做?
你会如何「处理」孩子的「早恋」?
情感认知和性脱敏是我们教育中严重缺失的两个重要的东西。
图:电影《心跳》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所有家长都应该和孩子一起看,一起讨论。
在中国,有父母不担心青春期孩子的“早恋”吗?
我想,不要说绝对没有,但是没有这种担心的父母一定占极小的比例,绝对多数把“早恋”当成洪水猛兽。
但我一直很疑惑,“早恋”是什么概念?多大才算早?
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同性或异性感兴趣,迷恋或暗恋。“早恋”这个词带有长辈的负面情绪色彩,在国际上只有中国大陆才广泛使用。早恋一般指未进大学的青少年之间的恋爱,尤其是中小学生之间的恋爱。
然后,有人问:“如果以进大学来判断是不是早恋,一个14岁的孩子恋爱了,你上中学当然是早恋了;如果你考上大学,成为一名年轻的大学生,那不是早恋吗?“——显然,百度百科的逻辑非常不严谨。
维基百科中没有“早恋”这个词,只有“青春期恋爱”——指青少年与他人建立恋爱关系或对他人产生爱意的行为。中国大陆经常被称为早恋。其实“早恋”这个词在素质教育国家和一些应试教育国家是不存在的。也许是因为素质教育国家的教育氛围更加科学理性,大多数西方人认为中国学校限制学生恋爱是非常不可理解的。
西方有一句话是指青春期的恋爱:早恋。维基百科的解释翻译如下:早恋(也称迷恋、小腿恋、小猫恋)是一个非正式术语,用来描述童年和青春期的浪漫爱情和柏拉图式爱情。这个词可以视为贬义,如果与其他形式的爱情相比,早恋很可能是浅薄而短暂的。然而,弗洛伊德从未低估早恋的力量。他说:初恋的感觉是出了名的执着。
在我个人的字典里,没有“早恋”这个词,爱就是爱,无论朝夕;爱情是无辜的,只有合适不合适的可能。
但是,作为中国一个孩子的母亲,我当然不能看不到父母对“早恋”的恐惧。
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把“早恋”视为洪水猛兽是大多数人的看法和做法,我们必须加以防范,把一切可能扼杀在萌芽状态。再者,人们紧张、不安、多疑,肆意滥用职权侵犯孩子的私人空间,无视界限,无视孩子的主体性和个体尊严,检查孩子的手机、IPAD和电脑,窃取密码窃取孩子的社交空间,这些都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
这些中国家长和老师到底在怕什么?
知乎上有个回答特别有意思:
中国的逻辑当然是“学习最重要”,典型的中国教学是这样的:你精力有限,每天想着谈恋爱能有多少注意力去学习,不学习怎么考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怎么找好工作,没有好工作怎么让女生嫁给你?
奇怪的是,虽然都说“学习最重要”,但如果二十五六岁的你真的还在读学位,不找工作,不找对象,你身边的说辞马上就变了: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赶紧想想自己的终身大事吧!
另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事实是,这样一个强调“专注学习”的国家,每年的书不超过5本,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垫底!
中国人真的那么重视学习吗?稍加探究,不难发现,“学业优先”的背后其实是“阶段论”,是赤裸裸的目的导向,所以这不仅仅是“早恋”的问题。
就“读书”而言,它的意义是作为找工作的敲门砖,所以当你工作的时候,你可以把它扔掉;一份好工作是获得高收入的敲门砖...
中国人似乎认为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异常明确的核心目标,并且总是抱着牺牲一切的决心为这个目标而活:20岁前读书,20岁后找工作,找到工作后买房结婚,婚后生孩子,直到孩子18岁,然后安排他读书,找工作,结婚生子,然后忙着保健,吃各种保健品争取多活几年。
如果不按这个套路出牌,比如读书的时候要谈恋爱,大学的时候要创业,找工作的时候要去Gap Year,买房的时候说要脱离父母奋斗,结婚的时候要专心学习。你荒谬,幼稚,不负责任。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离开这里。
有一个更直接的答案:
孩子,你太天真了。反对早恋的老师和长辈是没有逻辑的。他们只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任意剥夺弱者的自由。用实力,而不是逻辑,才是强者的逻辑。
那么他们反对早恋的理由是什么(注意,不是逻辑)?
表面上,他们声称早恋影响学习。但这个理由并不充分,你要反驳的话,那是小菜一碟,现实中也有早恋但成绩没有下降的同学。
在我看来,爱情不仅是一个人身体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人精神世界走向成熟和独立的标志。中国的未成年人整天生活在父母和老师的监管下,个人空间很小。但是一旦开始恋爱,就意味着他和她开始在一个私人空间里独处。这个私人空间不仅是物理上的,也是精神上的,家长和老师根本无法监控。他们反对早恋,最根本的原因是出于对这个监控盲区的恐惧。
对于父母来说,由于中国社会上下几代人关系密切,一般认为老一辈对子女的升学、买房、结婚等大事负有义务。一个学习成绩优秀,事业有成的孩子,还有一个孝顺的配偶,会减少他们的烦恼和经济压力。因此,他们也认为有必要对孩子进行监控。
另外,很多父母的控制欲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我们可以发现,严厉反对早恋的家长,往往会强调早恋对学习的影响。但其实这样的父母不一定是最关心孩子成绩的父母,但一定是对孩子各方面控制最严格的父母。
对于老师来说,只有对学生进行全天候的监控,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管理,提升学生的成绩(也就是老师的工作绩效)(当然这种管理方式是否有效值得商榷,但很多老师是深信不疑的)。
——知乎用户王艺霖
当然,我知道知乎的两个回答是真的——比如功利阶段论,目的论,老师的控制欲等等。但是作为一个青春期孩子的母亲,我也知道父母们担心的不仅仅是这些。
担心早恋会导致孩子无心学习,影响成绩,影响中国大多数家长最看重的高考,肯定是重要原因之一;担心孩子不“懂事”,造成自己无法承担责任的麻烦——比如一个女孩怀孕,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都是父母的一大烦恼。
但这又带出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问题,这个问题在当前的现实中严重缺失:性教育。性教育这个话题不小。另找时间写文章。今天我只说“早恋”。
得益于从小构建的良好亲子关系,我和女儿基本无话不谈,所以我能知道她从小认识的同学的故事。
当我的女儿进入公立学校后,我发现了一个可笑的现象:让大多数家长感到恐惧的“早恋”现象如此普遍,这是学生的常态,也是孩子之间公开的秘密!
想想也不奇怪!人需要爱和温暖,需要理解和认可。但是,现在的教育给不了孩子真正需要的精神世界的支撑。大部分老师不用讲,家长也很可能只看学习——成绩。
无数次在公交上遇到长辈和孩子。无论是我的父母还是爷爷奶奶,聊天内容基本只有学习和成绩。长辈责怪自己的孩子做的没有别人的孩子好,一次考试出错,补习班有多少题没做完。孩子们要么不耐烦地低下头,要么愤怒地反驳。孩子年龄越大,忽略的概率越大,但年龄小的还是能保留一些争论的意愿和能力。
每次看到这样的情况,我都很同情那些孩子,很想问问长辈:人生只有课本和成绩吗?难道你真的找不到这个世界上孩子们喜欢分享和讨论的精彩话题吗?
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可想而知那些不被理解、不被认可的孩子,内心是多么痛苦、孤独,甚至干涸。
抱团取暖是人之常情。在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父母的认可,没有老师的理解的情况下,从同龄人身上找到精神上的支撑,也就不足为奇了。难怪“早恋”如此普遍,是因为父母的推波助澜、促汤止沸和青春期荷尔蒙的作用。
像一个有罪的人?
黄磊说:“如果我女儿15岁谈恋爱,我觉得很正常。我不叫早恋。爱就是爱。她正处于青春期,对爱情的种子一无所知。我认为它很美。(早恋)这个词就是混蛋。”
真的,“早恋”这个词真的很混蛋!TA不仅伤害孩子,甚至因为其贬义误导了很多家长。
大多数反对早恋的父母都会承认“爱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但他们不知道,青春期的这段爱情,可以成为孩子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什么是尊重,如何妥协,如何拒绝,什么是责任的课堂;然后去了解自己和他人,甚至帮助他们建立择偶观和人生观——不用担心过早谈择偶观会让孩子过早谈恋爱。
爱情需要学习。选择合适的人生伴侣,学会取舍是一种能力,也是需要学习的。今天禁止孩子读书,过了22岁就被迫马上结婚生子。这才是真正的荒谬!
前几天女儿看了一个乌鸦影评(名字忘了)。影评附带的短片中,一个十三岁的美国孩子很自然地和父母聊起了自己的爱人。女儿笑着说:“在美国,十三岁谈恋爱好像很正常。在中国,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父母也不会接受的——嗯,你可能不一样。不过,我现在完全不去想这些事情了。我只想努力把成绩搞上去,挣大钱。我想为出国留学做准备。”
是的,女儿明白我和她大部分同学的家长不一样。她知道我可以接受她所有的条件,只会就事论事的和她讨论事件,分享我的想法和观点,最后把选择权还给她自己。
而她的价值观已经在形成过程中。她知道她需要什么,她的目标是什么。她见过很多和同龄人不一样的人和事。
我第一次感受到女儿爱的种子,是在一年多前,当我看到一双追逐某个身影时会发光的眼睛。
对我来说,女儿是个藏不住话的孩子。沉默了几天后,一天晚上在回家的路上,我女儿带着几分惶恐和羞涩问我:“妈妈,你像我这么大的时候喜欢过一个人吗?”
我立刻明白了她想说什么,坦率地回答:“是的!”
“后来怎么样了?”
“能有什么?毕业后就没见过了!”
“那么!太无聊了!”女儿叹了口气,停顿了一下,似乎犹豫了一下,然后腼腆地问:“你觉得我有喜欢的人吗?”
哈哈!有什么难猜的?
听她悄悄跟我说她的感受,我不去想“早恋”有多可怕,而是如何教会她学会尊重自己,保护自己,遵守边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感情更多的只是对异性朦胧的好感和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在坐稳的过程中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在聊天的过程中加入择偶的讨论,让孩子基于真实的日常生活体验家庭成员的责任。
我自己也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女儿过着压抑的家庭生活。离婚后,她能够越来越冷静理性地处理与父亲的关系,家庭氛围也越来越平和、宁静、幸福,这其实也让她体会到了价值观对具体生活的影响。
我和她父亲的关系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讨论素材,我借此机会引导她观察身边朋友尤其是男性朋友的婚姻和家庭,以及他们各自的性格对家庭幸福指数的影响。
女儿从小就要承担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家务,这让她知道现实生活是琐碎而复杂的,是辛苦而艰难的,一个人承担所有家务是很累很不公平的。
这个讨论没花太长时间,Er就总结出了她心目中的意中人的样子:
首先,价值观应该是相同的,或者至少是相似的。没有相同话题的生活太无聊,意见总是相左,生活也不会继续下去(她爸爸和我的结局);性格要开朗,有沟通能力,老是打肚子官司,累;基本的生活习惯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不容易改变;勤快,愿意分担家务。关键不在于你能不能做到,更重要的是你得愿意去做。能做和不能做本质上是一样的,甚至更糟...
在整个过程中,我没有说过一句话去否定和攻击任何人任何事,无论是为了这件事,还是为了那个男孩,当然也包括为了爱尔。没过多久,小女孩自己也对这个人没什么感觉了。因为,和她自己的一些观点相比,差距显然是相当远的。
我有过一些这样的经历。女儿回到体制内学校后,经常遇到女同社团讨论生完孩子会不会变丑,老公会不会嫌弃自己。家长看到这个不要惊讶。这真的是中学生甚至高年级小学生的常态。还是因为我不会给孩子造成压力,我听过孩子说很多在父母心目中很出格的事情,从这些对话中我也能清楚的看到现在的社会文化氛围对孩子,尤其是女孩的影响。
听到这些话,爱尔觉得好笑,小声说他们幼稚,用开玩笑的方式打击同学的类似言论。
所以,当Er告诉我她被表白的时候,我一点都不惊讶。
知道她的真实想法后,我在学会拒绝的同时,想着如何帮她把对别人的伤害降到最低。我必须考虑对方的感受和自尊,但我必须学会果断和勇敢。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却是所有孩子必须学习的课程。处理不当造成伤害的案例比比皆是。日本被杀的江歌就是这类事件的极端受害者——不要以为你上中小学的孩子就离这些东西很远,校园恶性案件中这类事件从来就没少过。没必要刻意和孩子说话,但是当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是一个讨论和学习的好机会。
被表白给了你女儿两个重要的学习机会。
第一次是讨论什么是“正确的事情,而不是人”
小男孩被拒绝后,铁哥们出来了,给了几个难缠的孩子。儿子当时有点生气,跟我说了这件事之后她也就放心了。我们讨论的是:能不能因为关系好就无原则的帮朋友“绑”?这是本质上爱朋友还是更容易伤害朋友?什么是对与错,什么是对与错,怎样才能做到对与错?
二是思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学生“早恋”。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早恋」?
爱尔的总结是:“妈妈,老人不懂他们。他只知道谈论学习。遇到事情就骂,就打。他只在同学中找到温暖。还有学习成绩差,老师也尴尬,得不到成就感,不想学,要找精神寄托。他们只需要找到一个男朋友和女朋友。其实他们还是找到了爱和温暖。”——这段话要用四川话读。
我笑了:“以前我二老师说你可能会早恋,因为我有一段失败的婚姻,不排除你会在男同学中找到精神慰藉。”
女儿笑着双手托腮做了个可爱的鬼脸:“不不,我有你,我还有干妈!我可以从你那里得到足够的爱,足够了,不需要向外看!”
谈了一会儿这件事,她又说:“我现在想的就是好好学习,把成绩搞上去!”你知道吗?月考结束后,知道自己全班排名15,很难过。我从来没有进过前三,实际上落在了前十的后面。就算我被抛弃了,我至少也要进前十。这是我给自己的最低要求。我根本没有心思去想。况且这些男生也不是我欣赏的那种。"
是的,这件事让爱尔调整了自己的择偶观,增加了一个新的:要能欣赏对方,要能“理解”对方,否则,可能还是无法理解对方。
我知道很多父母羡慕女儿什么都告诉我。
其实孩子什么都跟你说并不难。父母要时刻记住这句话:一个人说话的锋芒不在于说话者,而在于听者。只有当孩子感到安全,不会被打击,不会被说教,不会被否定,他才能和你无话不谈。
回到如何与孩子相处,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年轻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少年时经历的爱与恨,孤独与寂寞,痛苦与快乐。
我会不断反思父母伤害我的言行,我也一定会对我的孩子反其道而行之——必须承认,当时的父母也是极其开明宽容的父母,我也有过在同龄人中绝对民主、平等、自由的童年和青春期,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我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些痛苦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我——那就是我一直提醒自己尽量不要伤害女儿。
如果父母没有忘记自己的少年时代,应该还记得小时候的心痛。
爱一个人不是错,更不是罪。可能的不一定合适。而感情,也真的杀不死,停不下来。两千多年前,李冰叶就明白,疏而不堵,青春期的早恋也是如此。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接纳,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理解,不需要去家庭之外寻找爱;通过良性沟通,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学会处理情绪,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性教育一定要跟上。
性教育要尽早进行(我在幼儿园给孩子上过性教育课)。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女孩月经初潮,男孩遗精,意味着身体发育逐渐成熟,与怀孕相关的相关教育常识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要及时分享给孩子。
永远记住,性教育不是让孩子接触性,而是打消孩子的好奇心,去除性的神秘感和羞耻感,让孩子对性脱敏,学会接纳自己,爱自己,尊重自己和他人,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
有一句话我深信不疑:我们的心有多平静,对待性就有多自然。当然,这是另一个大话题,改天再说。
《心跳》:一部所有父母都应该和孩子一起看、一起讨论的电影。
这是莫斯吗?谢谢你的欣赏和鼓励
?结束
正文:莫斯。编辑: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