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孟晓冬、梅兰芳和杜了解多少?

01

腊月十六,1907,孟家诞生了一个小女孩,取名“小东”。孟家是梨园世家,祖祖辈辈都是京剧演员。从小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孟晓冬对京剧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

那时候,5岁的歌手孟晓冬每天天一亮就在这里“吊死”。年轻时的她,声音难免稚嫩,但叔叔邱月香认定她以后一定会是一个有名的“角色”。

9岁时,孟晓冬跟随叔叔学唱《老人》,第一次在舞台上演唱《武盆记》。当他想哭的时候,观众都很惊讶。12岁在无锡首演,14岁因唱功好而出名。

孟晓东戏曲照片

剧评人梅花屋主人对她的评价是:“她容貌秀丽,声音洪亮,没有女声,在坤生中首屈一指。”

当年写剧评的“燕京三人”对孟强的评价是:“在千千千万人中是少有的。在女学生领域,我不敢说不会有未来,至少是史无前例的。”

1925,在南方发了大财的孟晓东坚持北上。那时候,北京是京剧演员们向往的“圣地”。她来北平学艺术,一上台就一炮而红。

除了声音出众,孟晓冬的长相也不错。她身材高挑,气质优雅,一双水切割的眼睛,嘴角总是撅着,透露出一种冷漠孤傲的感觉。这样一个脱俗的女人,在舞台上却让男人们天翻地覆,让人移不开目光。

据天津一位中学生戏迷在文中回忆:

“她不仅是一个著名的女演员,真的,她真的很美。班上每个人都买了一两张她的照片,大的放在书里,小的贴在铅笔盒上。那时候很多中学生不懂京剧唱功,冲过去看她,就是为了看她的美。”

袁世凯女婿、戏剧评论家薛观澜曾将孟晓冬与陆素娟、陆兰春等10位以美貌著称的昆凌相提并论,得出“无人能敌孟晓冬”的结论。

02

1925八月,北京有一场义演,大牌云集。彩排当天,大轴是梅兰芳和杨小楼的《霸王别姬》,压轴是余叔岩和尚小云的《渔父杀子》,倒数第二场是孟晓冬的《上天台》。孟晓冬和梅兰芳上台时擦肩而过。她恭敬地喊了一声“梅老板”,他也报以微笑。

这次相遇是孟晓冬和梅兰芳的第一次相遇,也是“冬皇”和“灵王”的第一次相遇。

1926下半年,北平政客王克敏办生日会,请了多位名家唱戏。有人建议孟晓冬和梅兰芳唱一首《王子与歌舞女郎》:“一个是该生的皇帝,一个是该生的国王,国王和皇帝要一起到场。”

在《王子与舞女》中,孟晓冬长着一张大嘴,扮演英俊浪漫的皇帝郑德。身着女装的梅兰芳饰演美丽动人的餐厅女孩李凤杰。两人对视,甘丹坤生,阴阳颠倒。台下的观众入戏,台上的主角分不清戏与戏的区别。

在《王子与舞女》中,英俊的皇帝郑德嫁给了卖酒的李凤杰,而在《王子与舞女》中,20岁的大胡子皇帝孟晓冬嫁给了33岁的世界之王梅兰芳。

不管怎么看都是绝配。

03

梅兰芳在嫁给孟晓冬之前有过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王明华,贤惠贤淑,但身患重病,在天津休养;第二任妻子傅芝芳有九个孩子,操持家务作风很好,与梅兰芳关系很好。

孟晓冬自然不想小,那么她该以什么身份嫁过去呢?

聪明的媒人有自己的故事:梅兰芳从小收养了姑父家,所以她也是姑父的儿子。孟晓冬进门就是大伯的媳妇,和傅芝芳“名婚”“两头大”,不是一翼。

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一个男人同时继承了两个宗族的习俗。兼职者并没有脱离原家族的血统,也是被继承家族的继承人。俗称一子二门。即当两三个兄弟中只有1个男性后代时,可以分别娶两个或三个妻子来传递几个后代。

孟晓冬同意了。虽然没有合法结婚的女子,婚房也不设在梅家,却设在梅兰芳在外面买的豪宅里。在外人看来,颇有点“金屋藏娇”的味道,但因为爱情,孟晓冬忽略了它。

本来很多戏迷都以为,梅萌和梅萌的结合,会引出更多的戏份。而事业如日中天的孟晓冬却甘愿躲在梅兰芳身后,不再演戏。只因为梅兰芳对她说:“男主外女主内,自古如此。”

婚后,梅萌和丈夫确实过着恩爱的生活。他们曾留下一张照片,梅兰芳侧身做了个手势,墙上留下一个投影,右上方是孟晓冬的题词“你在那里做什么?”?左上方是梅兰芳的书法“我在这里做鹅影”。

04

1927年9月28日,一个叫李志刚的人冲进梅兰芳的住处,枪杀了代表梅兰芳会见客人的朋友张汉菊。枪击事件发生后,小报消息四处传播。有人说李志刚是孟晓冬的粉丝,讨厌梅兰芳,因为她结婚后就不唱歌了。有人说他想绑架梅兰芳,拿很多钱...

梅兰芳在《天津北洋画报》为孟晓冬辩护:至于谣言,终将止于智者。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已经半年没有插手梅兰芳金屋的傅芝芳突然开口了。她对梅兰芳说:“叔叔的命重要。”

我不知道傅芝芳的话是否一针见血地击中了梅兰芳的要害。简而言之,此时的梅萌热烈的爱情就此落下。

1928年初,梅兰芳去天津演出,傅芝芳陪同。梅兰芳和孟晓冬在一起时,约定“男的在屋外,女的在屋内”,孟晓冬愿意隐退。但这次他公开拿傅芝芳“露脸”,孟晓东觉得这是有意驳她的面子。

于是,淡出舞台的孟晓冬,在天津再次出现在舞台上。这十天的演出轰动一时,座无虚席。《天津沙报》编辑沙达峰专门开辟了“花梦”专栏,甚至直接在文章中高呼“我的皇帝万岁”。

“冬皇”的称号从此开始。

后来梅兰芳的姑姑去世,孟晓冬带着短发白花花去戴孝当媳妇,傅芝芳却在梅家门口拦住了她。傅芝芳迫使梅兰芳用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做出选择。这时,梅兰芳对孟晓冬说:“回家吧”。

孟晓冬心灰意冷,这才明白一切。

1933 9月5-7日,孟晓东在天津大公报头版,连登连续三天刊登孟晓东紧急通知:

“冬天天真不谙世事,一切都由参考主持。众所周知名字既固定又固定。乃兰芳语焉不详,在母亲去世的那一天,无法练成序,导致功名尽失。虽然经朋友劝说,我据理力争,兰芳不予理睬,可见根本没有善意可言。温特悲叹自己的身世并再次受到打击,于是他毅然与兰芳断绝了家庭关系。我是背了黑锅的人?约束别人对我?天下有公论,冬天无需赘言...如果有谁故意损害我的名誉,进行虚假索赔,混淆视听,winter只有一个法律途径可以起诉。不要说冬天是孤独的弱女子,所以你愿意放弃人权。”

离婚时,孟晓冬对梅兰芳说:“梅兰芳,我以后唱戏不会比你差。如果我要结婚,我要么不嫁,要么嫁给一个跺遍全城的人!”

没想到,这两句话真的是真的。

05

收拾完婚姻的烂摊子后,孟晓冬费尽心思拜师著名学者余叔岩,并认真学习京剧。有人说孟晓冬:如果他崇拜,他就会每天风雨无阻地去俞的家里努力学习。六年下来,他已经学了十多部戏,是余派唯一流传下来的人。

孟晓东和他的导师余叔岩。

6年后,孟晓冬以京剧第一女学员的身份回来了。

孟晓冬后来再婚,她的第二任丈夫是杜,中国300年来的第一黑帮老大。绑架了宋美龄,在宋子文的房子前放了两枚炸弹,在孔祥熙面前放了一口棺材。杜真是一个“跺脚震天”的大人物。

杜和孟晓冬其实是老熟人了。孟晓东十几岁在上海唱戏的时候,每次唱戏都会来捧场。有“天下第一戏迷”之称的杜,是孟晓冬的戏迷和知音。他称赞孟晓冬:

“侬有阳刚之气,色彩和艺术都是独一无二的。少年成名,却骄横如梅,无一丝奴性。”

1925,孟晓冬离开上海去北方深造,还是他替她打理琐碎的生活,让她无后顾之忧。后来,孟晓冬与梅兰芳离婚,杜竟为她骗取梅兰芳4万元。他拔腿就跳,孟晓冬大叫,“我就是要他流血不止!你知道哇!”

1947年,杜迎来六十大寿,为国民政府筹款12亿元。许多重要的人物都来庆祝他的生日,但杜病得太重不能出席。但北平被日军占领时,他担心孟晓冬的安危,安排直升机把孟晓冬接到上海,并拖着病体亲自去迎接。

在杜生日期间,在中国大剧院组织了一场义演。孟晓冬和梅兰芳都参加了演出。杜特意调整了顺序——前八天梅兰芳唱大轴,后两天孟晓冬唱大轴。直到最后,他们都没有见过面。

孟晓冬戏剧生涯的巅峰,是在这个舞台上演的一部《寻访孤独,拯救孤独》。一张50万的票被炒到了500万。

孟晓冬的《寻孤救孤》,声线浑厚,唱腔醇厚,三天下来,盖过了梅兰芳。质疑孟晓冬“冬皇”称号的人从此闭嘴了。

1947《寻找孤独与拯救孤独》孟晓冬饰演程英。

06

1950年,杜计划举家迁往美国。当他数完需要多少本护照时,孟晓东问:“我跟他去。是女生还是女朋友?”

闻言,已经重病在床的杜停下了一切,决定先把婚事安排好。一桌900港币办了十桌,还帮杜娶了孟晓冬。她还让孩子给孟晓冬跪拜,叫她“妈咪”。

孟晓冬婚礼晚宴照片。

孟晓冬成了杜的第四任妻子。这一年,杜63岁。他对人说:“我活了60多年。对于男女之间的事情,我一直只知道一种欢喜,对爱情一无所知。现在我说的时候不要笑我。直到抗战胜利,我才明白,爱情和欢乐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951年,杜病危时,

他问孟晓冬:“下辈子你还会唱歌吗?”?

孟晓冬说:“下辈子,再说吧。”

“我走后,你能不能不要再给别人唱歌了?”

孟晓冬只说了一个字:“好”。

果然,《寻孤救孤》成了孟晓东人生中最后一场正式演出。

07

65438年至0957年,孟晓冬移居台湾省定居。她深居简出,平日喜欢看电视打麻将,偶尔教教学生。人们只靠“听说”她。

听说杜死后,方夫人整理了他的一件遗物作为纪念,孟晓冬选了一个他每天都用的金钥匙扣,因为那是陪伴他最久的一个。

听说孟晓冬唱《寻孤救孤》的时候,梅兰芳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听她唱了两天。没有人知道他的感受。

听说孟晓冬晚年的卧室里只有两张照片,一张是他的老师余叔岩,一张是梅兰芳...

后来再见到孟晓冬的人都说她不再有“冬皇”的架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都结束了。

1977年5月,孟晓冬病逝,享年70岁。至此,一代冬皇结束,一切真的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