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郯庐断裂带的向南延伸及其消失的原因

已发现郯庐断裂带是由多组斜向分布的断层组成的断裂带。根据山东省(1991)、江苏省(1984)、安徽省(1987)区域地质,在山东省内,自西向东由塘桥-郭沟、沂水-汤头、安丘-莒县、汤头组成。在江苏,集集-王集断裂在西部,山左口-泗洪断裂在东部。安徽自西向东由五河-合肥、石门山、池河-太湖、嘉善-庐江断裂组成(图2-25)。由上述断裂组成的复杂断裂系统斜截大别-苏鲁造山带。根据前人的资料和作者的考察,在大别造山带北淮阳地区,五河-合肥断裂在原鲁镇关群中向南消失。石门山断裂向南延伸至大别造山带,消失在大别杂岩中。嘉善-庐江断裂是郯庐断裂带东侧的主断裂,向南分为两个分支:西直池河-太湖断裂,经桐城形成大别造山带东缘与潜山中新生代盆地的分界,再经太湖消失在原宿松群中;东部嘉善-庐江断裂,过庐江后隐伏于潜山盆地下,过宿松至黄梅,消失于古生代地层中。

郯庐断裂带是否向南延伸,切断大别造山带和古生代褶皱带南缘后过长江,与华南方向和性质相似的断裂相连,一直存在争议。黄等人(1982)认为郯庐断裂带在巢湖分为两支,东支跨过长江,与江西赣江断裂带和吴川-四会断裂带相连。西支经过广济、衡阳等地,翻越十万大山后进入越南。徐嘉苇(1964)详细论述了郯庐断裂带穿过广济和长江,切断了断层两侧地质体的现象。其中:①江南隆起带变质岩北缘露头线偏移17km。②扬子区中奥陶统相带界线错动105km。③黄马青凹陷中心线偏移135km。④扬子区震旦系北缘露头线偏移160km。⑤张八岭变质火山岩带错动180km。湖北、安徽两省的详细地质填图否定了上述认识。在湖北境内,郯庐断裂带南延段称为黄梅断裂,地面资料和卫星解释未过长江,与赣鄂北东向断裂的衔接难度较大,可能与NWW走向的襄樊-广济断裂相连或相交。黄梅地区煤田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资料显示(1990),第四纪隐伏下的古生代褶皱带由西向东,由近东西向逐渐变为北东向,没有与郯庐断裂同向的平移断层。曹落华等(1987)根据深部重力资料进一步论证了郯庐断裂带没有向南延伸,黄梅-广济地区不存在北北东向隐伏断裂。在安徽宿松-黄梅地区,也证实了徐嘉苇(1964)所确定的所有错位地质体都是从近东西向逐渐转向北东的,在此期间没有发生过错位。最近,笔者等人对蕲春王思经大佛寺至黄梅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路线调查,发现在新近开通的第四系覆盖的公路路基中有新元古代变质火山岩层,岩层产状倾向于SE,倾角约50°,清楚地表明它是从王思向东,然后在黄梅县城以北断续转向NE, 然后通过苏淞河崩塌,与江塘地区的火山岩相连,其间没有发生过位错。

图2-25郯庐断裂带南段地质构造示意图

1-第三系-第四系;2—下白垩统;3-下侏罗统和中侏罗统;4-古生代至三叠纪;5-石炭纪;6-早古生代佛子岭群;7-元古宙元古宙管群(包括正堂子岩组);8—新元古代五莲群;9-新元古代宿松群和肥东群;10-新元古代张八岭群;11-新元古代海州群;12-新元古代贺刚组;13-新元古代何鹏石岩组;14-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大别杂岩;15-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坎吉杂岩;16-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东海杂岩;17—新太古代-元古代胶南群;18——震旦纪;19-新元古代变质火山岩;20—新元古代含磷岩系;21-新元古代园路镇关群-五莲群分布区;22-华北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层;23—华北(太古宙)变质基底;24-中生代花岗岩;25—出现片状剥落;26—印支背穹轴;27—断层带及其编号;28-新元古代;①塘桥-郭沟断裂;②沂水-汤头骨折;③安丘-莒县断裂;④昌邑-大店断裂;⑤集集-王集断层;⑥山左口-泗洪断裂;⑦五河-合肥断裂;⑧石门山断层;⑨池河-太湖断层;⑩嘉善-庐江断裂;(11)磨子滩-哮天断裂;(12)五莲断裂;(13)襄樊-广济断裂;(14)团马断裂

图2-26郯庐断裂带南段南延区地质示意图

(据周镐?、湖北省地质矿产局、通卫星等。)

1-中新生代沉积;2-三叠纪;3-古生代;4-下古生界;5-新元古代宿松群;6-新元古代红安岩群;7-新太古代大别杂岩;8-中生代花岗岩;9-新元古代火山岩;10——震旦系;11-故障及编号;12—印支期背斜轴部;13—印支向斜轴;14 ——根据地球物理资料推断印支期背斜轴部;15 ——地球物理资料推断的向斜轴;16—下新元古代火山岩被第四纪覆盖;17 ——推测新元古代火山岩的边界;18 ——岩石产状;①太湖-习水断裂;②池河-太湖断裂;③嘉善-庐江断裂;④襄樊-广济断裂

郯庐断裂带没有向南延伸的现象,后来被(1992)和童(1987)所认识。认为郯庐断裂带止于长江北岸广济附近,但对大别造山带进行了切割和错动,形成了一条断层尾,与赣江断裂、修水-衡阳断裂、东兴灵山断裂等与华南地区产状和性质相似的断层形成了一条间歇性的雁列走滑断裂带。童(1987)详细分析了“断层尾巴”的作用,认为黄梅-广济地区巨大的平移量(700km)通过末端转化(由平移断层向逆冲推覆断层转化)、帚状分叉、末端弯曲、韧性调整而消失。对此,笔者逐一追溯了安徽省的四个断层。上述断层是向东或向西陡倾的脆性断层,具有不同类型的碎裂岩石和小的次级剪切滑动面。其中,池河-太湖断裂位于潜山北部。可见断裂带多次移动,发育碎裂岩,切断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嘉善-庐江断裂位于通城县南部,呈一组陡倾的地垒-地堑断裂构造。上述断层向南延伸时其方向、产状和性质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很难用断层的端部效应来解释巨大平移的消失。因此,合理的解释是上述断层为枢纽断层,即向南的垂直断距逐渐减小并消失,向北的断距增大,断裂带形成与地堑-地垒断层构造有关的沉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