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科学教育课程

第一,引导学生牢固掌握科学基础知识。

科学知识在科学素质五要素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它是人类世世代代积累和流传下来的宝贵遗产,是学生今后从事科学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基础。因此,在中学阶段,通过科学课程的教与学活动,让学生牢固掌握科学的基础知识。科学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但科学知识总量大,要选择那些必不可少的、基础的、典型的关键知识供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主要包括:①最基本的科学现象和事实、最常见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史知识;②科学的计量体系、科学术语和命名法;③最重要的科学概念和最根本的科学原理。(4)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新进展和科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科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应用以及与当前社会发展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第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科学素质教育的第二个方面应强调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科学能力应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因为,从社会生存和进步的角度来看,这种能力远比掌握具体科学的概念重要,不管这些概念有多重要。作者认为,科学能力应该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新的科学知识的能力。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基础,是在科学知识的教与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在中学科学教学中,要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1.实验能力(包括观察能力)

观察和实验能力是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高度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按照一定的认知目的安排观察或实验活动;②让学生独立完成观察和实验;(3)使学生学会如何记录、分析、观察和实验信息和数据,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和报告。

2.思维能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涵盖的范围很广。科学知识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能力;对培养他们的比较、类比、逻辑推理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在科学教学中,要注意利用相关科学知识的特点,培养相关的思维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了酸的共性后,可以推导出一些没学过的酸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能力。同时可以将所学过的酸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一种要求很高的科学能力,是以观察、理解、思维、记忆等能力为基础的综合性自主学习能力。它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让学生具备自学能力,独立获取和探索新知识,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②注重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

4.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能够反映学生科学能力的好坏,是学生学习和消化知识,不断拓展知识的范围和深度,提高自学能力的必备能力。在中学科学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应该帮助和要求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做到以下几点:①掌握所学科学概念和规律的背景或实验条件和现象;(2)掌握所学科学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义,分析物质变化的原因;(3)掌握所学科学知识与其他科学知识的联系和区别;(4)掌握所学科学概念和规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并根据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解释做出正确的推论。

5.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性人才。每个人都有创造能力,只是程度不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来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科学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②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特征。培养学生善于怀疑和反思已知事物,打破习惯性思维,提出其他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③注重联想能力的培养。由于科学知识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相似联想、比较联想和因果联想能力。④注重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给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中充分展示才华和创造力的机会。

第三,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遵循的方法和使用的各种方式方法的总称。从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角度来看,掌握科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很难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方法,但教给学生普通的自然科学方法是必要的。在科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程序来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1.收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进行观察、实验、条件控制、测定和记录。

2.分析、研究和处理相关材料、文件和数据(表格、方程式和图表),并最终进行分类。

3.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抽象科学,发现规律,建模,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形成概念)。

第四,鼓励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以科学的意识对待、处理或解决实际问题。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并不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但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可以形成许多唯物主义观点,这是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特点。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意识也是科学素质教学中应该重视的一个方面。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意识,最重要的手段应该是让学生参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可以采取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周围环境中的科学问题,形成科学能给人类带来好处的观点。同时也要告诉学生,科技成果的不合理使用也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五、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情感、意志、风格和态度。因为这些品质有强化学习过程的驱动力,也有控制和调节学生学习科学的反作用。因此,我们把这些素质称为科学素质。良好的科学素质能使人乐于参与科学学习和实践活动,并从中获得快感和满足感。它能使人具有坚强的意志,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韧性和自制力,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谦虚谨慎,努力工作。在中学科学教学中,通过各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