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初中数学(初三冲刺)最好详细一点。
第一,教材要“预习、做好、反复”。每节新课前,先预习一遍,特别是用彩笔突出自己不懂的难点或东西,这样上课才能更专心。可以先做每一节后面的练习,这样可以理解70%的新内容,做80%的练习。每学完一节新课,都要根据课本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对所学知识进行逐级对比复习,对概念、定理、公式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本上的例题最好自己做。对课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进行推理,形成对知识的整体理解。
第二,上课要“听、记、练”。上课听预习中的问题,必要时做笔记,通过一些练习巩固。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靠死记概念、定理、公式是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减少操作上的失误。
第三,作业要“思、问、集”。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出发,从典型题目中探索各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同时也要建立更多的数学解题思路:比如方程的思路、函数的思路、数形结合的思路、整体的思路、分类的思路等常用方法;对于疑难问题,要多问几个理由,比如换条件,加条件,用条件交换结论。原来的结论还有效吗?另外,对于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最好准备一套错题,以备日后复习。不要两次犯同样的错误。
总之,学习数学一定要有方法,有计划,合理安排。新课上完,有的同学觉得头疼,就东张西望,东张西望,到最后不知道学到了什么。所以,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学习方法和目标;没有办法,就会变成无头苍蝇;没有目标,就不会有动力。
如果想考高分,建议你做历年中考最后两道题。
也要总结过去的错误,经常看看避免再犯。
(1)学习《数学阅读》
在中小学,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向老师提问时,有的老师往往会说:请把问题看两遍;请谈谈问题;请再次复制问题;等一下。这些老师想表达的是一个意思,请再读一遍,再理解一遍。
我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大学里,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数学建模竞赛”。竞赛中的问题都是实际问题。需要三个人工作三天,完成一篇“论文”才能解决问题。你可以使用各种书籍、网络资源和工具(包括电脑和软件)。1993或者1994首都师范大学第一次组队,请我们做指导老师。我们非常尴尬。首都师范大学的学生不得不与北大和清华的学生一起参加考试。差距是明显和多样的。我们的分析表明,最大的差距是独立学习和理解数学的习惯和能力。我们改变了辅导的方式,让学生选择内容,学生说,我们听。一开始,我们总是说:对不起,我们没听懂,请重新准备。有的同学说了四五遍,等我们觉得他真的听懂了,我们就去学别的。这个方法很好。大部分同学经历一次这个过程后,再报其他内容会更容易。这些学生在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学习外语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能力:阅读理解。我们觉得“数学阅读”在数学学习中也是很基础的。近年来,我们接触到一些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中小学生自主阅读数学的要求和机会越来越少。老师们用心良苦。为了让学生尽快提高考试成绩,为了“多说话”,为了“节省时间”,老师代替学生做了太多。我们希望学生认识到,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本技能之一。我们做过一个调查,在地质学科的论文中,数学公式出现的次数平均每页多达6次。其他学科也有类似情况。为了更好的说明中小学数学阅读的重要性,我们以数学“应用题”为例来说明。
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往往是一个难点。为什么难?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背景丰富,都是一元二次方程。但是可以用各种背景显示,很难定义为疑问。如果归类为“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似乎没有归类。如果从后台分类的话,会很复杂。
第二个原因是问题和条件不像传统的数学习题那样规范,有时需要从叙述中定义“所需结论和待证结论”。“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并不像传统的数学习题那样“决定性”,即条件不可或缺。这样就需要分析判断哪些条件有用,哪些条件没用,而且分析判断的依据因题目而异。这些都不符合中小学教学-题型的基调。
应用题之所以“难”,是因为它需要“数学阅读理解”的能力,“难”是因为这种能力不能突然培养,不能轻易建模,“难”是因为老师无法替代。
应用题,包括数学建模,有两个教育功能。一方面可以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数学的价值。另一方面,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可以理解做数学的过程。数学不仅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定理到定理,从一些结果到一个新的结果;数学是有背景的,它包含着深刻的数学内涵,在数学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做数学会有一个过程,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我们需要发现问题,进行猜想,分析,寻求条件,我们会不断地修正,甚至反复修正,等等。
“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是一种基本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这种能力的提高需要很长的时间,老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建议。
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认知障碍。有人认为“学数学就是做数学习题”,也有人认为“做题的能力是实实在在的,其他都是虚的。”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处理考试的时候。做数学习题的能力是体现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做习题有助于理解一些数学技巧和方法。然而,数学的研究还包含更丰富的内容,这一点我们以前已经谈过很多了。
建议教师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给学生更多提高“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机会。很多老师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比如,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本,收集参考资料。在阅读中,让学生思考“一些重要概念”的形成过程,一些章节的知识结构,不同概念(如函数、级数)的内在联系等等,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报告。
希望同学们拓宽思路,除了做题,还可以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养成思考的习惯。我们在北大数学系读书的时候,问过丁老师一个问题,大致意思是: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丁老师的回答让我们终生难忘。“没有问题的学生恐怕成不了好学生。”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除了不会做的习题,大概没有什么值得思考的了。在数学的阅读中,要不断提问,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2)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三维目标,其中“过程”也被视为一个目标。“学习习惯”很好的体现了这个过程。
什么是学习习惯?
有的同学放学回家就做作业(一般是习题),就算做完了,也是完成了学习任务。
有的同学,回家后,先认真看老师教的教材,然后做作业,思考今天学了什么,以前学了什么。
有些同学有总结的习惯。当学习一个段落时,他们必须把它整理出来并写下来。
有些同学不喜欢写作,喜欢思考。他们经常坐在那里发呆,重复着已经学过的记忆。
……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养成适合自己情况的良好学习习惯,会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学习习惯自然会保持下去,会让你受益终生。
数学学习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很多人在讲解数学的时候喜欢画图,总是用最直观生动的语言来讲解本质内容;有些人在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时总喜欢选择一些熟悉的例子,一下子就会把抽象的概念表达清楚;有些人教数学的时候,总是给人一种整体感。很自然的,来源、过程、结果、应用,缺一不可。用直观形象表达抽象概念;用具体的例子来理解一般的东西;不断形成整体知识框架;等一下。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习惯。
这些好习惯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老师也在自觉不自觉的用自己的习惯影响学生。希望老师们能更自觉、更积极地做到这一点。也希望同学们成为有良心的人,形成一些适合自己条件的有效的好习惯,改变一些坏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学会“取”——主动学习
从老师的角度,我一直希望尽一切可能把我的东西给学生。有些同学不知道如何接受这些东西;有些学生什么都接受,不管是好是坏;有的会挑挑拣拣,好的留下,重要的收藏;等一下。但是,一般来说,老师喜欢会主动“拿”的学生。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般老师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教鱼,极具挑战性。上面说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抓鱼”的范畴。
“授之以渔”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方法;另一个是动机,“好奇心”、“兴趣”、“上进心”、“理解数学的价值”,这些都是动机。两者密不可分,“信心”体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学好数学,需要付出一些努力。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坚持下去。我们有些硕士或者博士在做论文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除了一起分析讨论,我们一直要求“坚持下去”。这个过程不仅能帮助他们建立信心,还能“逼”他们总结“方法”很多优秀的老师在这方面都很足智多谋。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也要学会“求知”,不断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需要思考。比如做题的时候,有的同学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当他们完成后,他们应该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并对问题做出评估。是个好问题吗?你给我留下了什么?这些想法让他们的学习“事半功倍”,这就是他们求知的方式。
我们希望把“教与学”结合起来,建立起这方面的师生互动,这将是大家的光荣。老师要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提高主动性的机会,帮助学生发挥潜能,给非学生的学生不同的建议,让更多的学生尽快上手。化被动为主动。
(4)独立思考和讨论。
学习数学需要独立思考。我们需要思考背景、问题、概念、定理、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它们才能自然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也需要独立做题和习题,哪怕是请教别人,最后,还需要自己做。
目前,各种形式的研讨课已经成为学习数学的一种基本工作模式。在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的教学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研讨课的形式。讨论形式不一样,层次不一样,人数不一样。但是基本形式是一样的,有明确的讨论问题。参加研讨会的委员要认真思考,提前准备,有专题报告,充分讨论交流。
这种形式在中小学也可以借鉴。师生一起组织,大家都受益。
借助互联网,出现了一批专题讨论的平台,尤其是一些“名师工作室”。如果有更多这种形式的讨论就更好了。这是信息技术带来的最大便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