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写作的需要,在网上找不到官方的答案。如果有知道的上海朋友最好!急!圣玛丽女子学校详情。

据附近的三井北宅老人介绍,这里以前叫圣玛利亚女子中学,在旧社会是一所高等级的女子中学。著名女作家张爱玲曾在此求学。老人对学校的现状连连叹息:好房子都拆了。于是我从网上了解到,圣玛利亚女子中学自从1952年7月与中西女子中学合并后,就成为了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的一部分,而圣玛利亚女子中学的校史也是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的一部分。

圣玛丽学院,原名圣玛丽学院,创建并命名于1881。与1879创办的圣约翰大学共同组成美国圣公会上海捐助教会在范黄渡(今万航渡路)设立的教会教育中心。圣玛利亚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851的上海第一所女子寄宿学校Emma JonesSchool和创办于1861的Bridgman GirlSchool。两所大学合并1881。如果以文姬的学年计算,圣玛利亚的历史应该追溯到151年前。

当圣玛丽亚女子高中刚成立时,只有28名学生。一个原因是它只对基督徒开放,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学习的女性人数很少,即使不收学费。学习内容很简单,只考语文、圣经、缝纫、英语。第一任校长是苏黄(圣约翰大学校长弗朗西斯·李斯特·霍克斯·波特夫人)。

第二任校长是S.L .多德森,任职30年(1890-1920)。第一次正式的毕业典礼在1900举行,朱景珍是唯一的毕业生。从1900开始,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校舍扩建;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收取学费;科目越来越全,开始形成英汉语);特征;建立英语系、中文系、音乐系,重点是英语系。1908增设教师部,1924设立实习小学,8月13日抗日战争停办。

校风正统保守,校规严整。所有学生寄宿,每月可以回家一次。当时,英语和Chenko被视为培养女性的理想学校。除了出国,他们还吸引了外省资产阶级家庭的妇女入学。由于学生增多,1920年在百里南路(现长宁路)购买了70亩土地,建立了封闭式的西班牙式新校舍。包括教学楼、理科楼、体育馆、音乐楼、学生宿舍、中外教师宿舍、医院、食堂等十一栋建筑,典雅、古朴、幽静,建筑风格独特。这个美丽的校园与严谨的办学风格相映成趣,至今仍是在那里读过书的校友梦回爱情的地方。虽然解放后成为上海纺织专科学校的校址,但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风貌,在上海解放前建立的中学中颇具特色。1923年7月,学校离开圣约翰大学校园,正式迁至百里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