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中学和云浮中学哪个好?

屈原的爱国故事

根据历史学家《屈原和贾生传》的记载,屈原是楚怀王的一位大臣。“他学识渊博,雄心勃勃,善于处理混乱,善于辞令。他入国时,与王商议国事,以便发号施令;外出时,他会见客人,应对各种事件。因为他很受器重,所以引起了上官大夫和令郎尹的嫉妒。就在和继位的清襄王之前,他诽谤屈原,逐渐疏远,甚至拒绝接受他的建议。最后,他甚至流放了屈原。屈原满怀悲愤,离开江湖,写下最后一部作品《怀沙》时,石怀纵身跳入汨罗江。屈原死后几十年,楚国终于被秦国所灭。但屈原这个忠义多疑的悲剧英雄,依然活在楚姓的心里。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对屈原的喜爱。

雄黄酒: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悲痛万分,纷纷涌向汨罗江,向屈原表示敬意。渔民下了船,在河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一个渔民还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一声扔到河里,说让鱼吃了就不咬医生的身体。一个老医生往河里倒了一坛雄黄酒,说是要药晕。这样就不会伤害到屈博士。没多久,一条晕乎乎的龙浮在水面上,它的胡子上还沾着一块屈博士的裙子。人们把龙拉上岸,从它的脖子里拔出来,然后缠在孩子们的手和脖子上,用雄黄酒擦,这样那些毒蛇和害虫就不敢伤害这些孩子了。据说屈原投江的日子是5月5日。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在一些地区,端午节时会在门上放上菖蒲或艾草,这当然是因为艾普的有毒作用。但是,关于这个习俗的起源,民间有一种说法。

菖蒲和艾草

唐玄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他所到之处,数百万人被杀,血流成河。人们一听说黄巢来了,就急忙逃跑。这年五月,黄巢大军入侵河南,到达邓州。黄巢骑马出城勘察地形。我看到一批批老弱妇孺涌出这座城市。他看到一个女人背着一个包,一手拉着一个小男孩。黄巢下马问道:“嫂子,你急着去哪里?”妇人答道:“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小人,过几天就要攻打邓州了。城里所有的男人都被召集起来守卫这座城市,所以我们,老老少少,还不如早点逃命。”黄巢指着孩子问她:“你怎么牵着一只小手?”女人说:“我怀里抱着的是我叔叔家唯一的幸存者。我手里拿着的是我自己的儿子。以备不时之需,我宁愿失去儿子,也要给舅舅家留一根苗。”黄巢深受感动,对妇人说:“嫂子,你快回去,在门口贴上菖蒲和艾草,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我对此表示怀疑,但她回到了城市并传播了这个消息。次日是五月端阳,黄巢大军猛攻入城,只见家家户户门上挂着菖蒲和艾草。为了信守对女子的承诺,黄巢只好无奈的领兵而去,全城幸免。为了纪念这件事,每个端午节大家都会在门上插上菖蒲和艾草,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学而不厌,讲究方法。

徐特立出生于1877。青年时代,他热爱读书,认为读书可以“了解人生和社会的道理”。18岁时,为了谋生,他在当医生和当老师之间选择了后者,开始了“从教一生”的道路。但他白天教学生读书,晚上还要拜师傅学手艺,因为他可以“教学生他懂的东西”。

徐特立学习时非常讲究方法,积累了一套自学经验。20岁那年,他准备读八股文,参加当时的科举考试。有一次,他步行80里到长沙市,拜访著名的先生,想请陈看看他的八股写得怎么样了。老举人看了他的八股文,作了评价:“还有差距。”然后我问他:为什么不读书,而是读八股?陈耐心地告诉徐特立,明清科举制度规定的八股是束缚人们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半年后,徐特立又来,陈这次送给他一把扇子,并在扇子上写了一段话:“读书贵在有师,尤其是书。农村没有老师和书,书是老师的耳朵。张之洞的书目问答是买书之门,《宣萱余》是读书之门。如果你得到这两本书,你将可以用一辈子。”徐特立高兴极了,马上去书店买了《书目问答》和《奕譞余》带回家当自学指南。以后,他再也不会写八股文了,但要牢记“读书贵在师,尤其是书”。后来,徐特立在回忆往事时非常感慨地说:“我一生都知道读书的方法,受益于那位举人先生。"

阅读古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徐特立从不贪心。他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定量”,二是“不变”。比如《说文解字》的部首有540个字,他每天只看两个字,打算一年看完。他认为单靠贪婪是无法理解和记忆的,读书等于不读书。他在教中学生的时候,是同一本书,要求学生每天课后背一个单词,两年后,有的学生坚持周六同时学六个单词。结果大部分都不会听写。他说这就是“不保持一定体重,不保持规律学习的危害”。

“无笔墨不读书”是徐特立的一句名言。他在湖南第一师范教书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这样一个问题:读书的时候贪多求快,但要求不高。他向大家介绍了自己长期自学的经历。他认为,他不怕书读得少,就怕没消化就吞枣。他教导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消化,要学会思考和评估所读书籍的价值。他教导学生,读书时要在书中标出要点,在书眉上写下自己的经历和看法,摘抄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这样读书,一句话算数,一本书算数。当时,在他的学生中,毛泽东是实施这一方法最坚决和最成功的。几年下来,他在网篮里写了几篇读书笔记,文学水平和思想修养提高很快。

徐特立在读《统一党史》的时候,书店里只出了第一卷,就买了一本书看。后来听说有苏联版的第一卷和第二卷,他就借了第二卷来抄。因为是删节本,所以抄之前要做详细的分析。结果他对《连* * *党史》第二卷的理解比第一卷更深刻,于是,他又回来抄了一遍第一卷。由此,他得出了另一个结论:借书不如买书,抄书不如读书,全抄不如摘抄。

1919、43岁的徐特立已经是湖南省颇有声望的教育工作者。但当他得知蔡元培、李世曾等教育家在法国开展勤工俭学时,他积极加入了这一行列。很多人表示惊讶,但徐特立还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了。勤工俭学的目的是“勤工俭学,以增进劳动者的知识”。徐特立非常欣赏这个目的。他说:“我今年43岁,不知不觉就44、45了,60岁就来了。60岁的他和43岁的他一样无知。这17年不是浪费了吗?我们在17做的事情没有任何进展。60岁后悔,更晚了,何不从今天开始学起?”于是,他放下了老师的架子,以一个普通老学生的身份和年轻人一起去了法国,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诲人不倦,忠于事业。

徐特立60岁时,在一部3000字的自传中,提到自己“一生教书。我从蒙学馆、初中、高中、师范到高等师范都当过老师。我在高等师范学校当老师的时候,没有离开小学岗位,因为我热爱教小学生。”徐特立从宁乡速成师范学校毕业后,怀着“创一番事业”的理想,和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漓江高等小学。半年后,徐特立应邀到周南女子学校任教。辛亥革命后,为了发展初等教育,徐特立白手起家,创办长沙师范学校。当时,为了解决家乡农民子女的上学问题,还自费建立了一所吴梅小学。后来,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大学任教。参加革命后,任中央苏区教育人民委员会副主任,培养扫盲骨干,发起扫盲运动;并努力工作,建立了中央列宁师范学校。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徐特立不忘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抓住一切机会教战士们学文化。他的热情和耐心深深地感动了士兵们。

徐特立办教育,有自己的主见,敢于挑战历史偏见。过去,学校大门对穷人关闭。徐特立创办长沙师范大学时,大胆招聘铁匠和老兵,打破了先例。这件事在教育圈引起了一些流言蜚语。有些人嘲笑他是个补锅匠,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徐二国”。徐特立很开心,也很自豪。在教学实践中,平日里他最喜欢差生。他办夜校是为了给他们更多受教育的机会,知道他们并不缺乏聪明智慧,可以从中培养出人才。

徐特立主张教育民主,注重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长沙师范大学当校长的时候,当时14岁的田汉和几个喜欢文学的同学经常在自习室的窗户上贴一些打油诗,让人忍俊不禁。其中有两个是学藏语诗的,校长徐特立、老教师寿之龙、黄竹村的名字也嵌入其中。一首歌中说:“在泰里汹涌的波涛中,包道的血溅到了龙身上。”另一个人写道:“黄澍村有这么多鸡和狗。”两位老教师气得浑身发抖,要求校长严惩学生。徐特立安慰完两位老教师后,马上给学生打电话。田汉说:“我们对黄先生和寿生先生并无恶意。那是一时兴起,开个玩笑,让大家开心一下。”许校长确信自己说的是实话,诗歌也透露了学生们的聪明才智,便亲切地告诉他们:喜欢写作是好事,但不要把时间和心思花在游戏上。最好能写一些有意义的文章,锻炼自己的才华。校长的讲话鼓励学生办橱窗报纸。那时候,像雨后春笋一样,几乎每个自习室的玻璃窗上都贴了窗报纸。田汉办的《祖边报》尤为突出。他以激动人心的风格表达了他的爱国主义和对人民的爱。徐特立经常把《窗报》上的优秀诗词转载到自己的《教育周刊》上。老教师的态度变了,学生们更高兴了。

徐特立不喜欢用强硬的方式管理学生。他在担任湖南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时就明确提出:“对学生的教育不应该是强制的,更不应该是粗暴的。中国古代温柔敦厚的‘诗教’,今天的学校教育仍然需要。”为了进行“诗歌教学”,他在学生自习室通往教室的楼道里挂了一块大黑板,专门用来写诗。有一次,他得知一个叫唐的学生和一个叫于的学生学习很努力,影响了身体,心里很不好受。他写了一首诗建议他们停课休息一下,也算是给大家敲响了警钟。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我劝过汤生和鱼雨,也劝过你不要犹豫。

你为什么瘦?你不爱你的身体,你只是爱书。"

徐特立非常注重节俭治校。有些老师总是在课堂上扔掉粉笔头。徐特立看到了,总是在上课和写诗的时候拿起来占为己有。有同学称他“小气”。他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首诗:

“半段粉条犹存,公物永珍藏;

学生们不理解俞仲渠,但他们称俞为好人。"

读了这首诗,骂他“小气”的同学,知道自己错了。当他发现有些学生浪费饭菜时,徐特立找他们谈话,还写诗教育大家。看到有两个班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徐特立写诗鼓励,表示女生智力不比男生差...学生每天都要在黑板上读诗,无论是表扬、批评还是劝导,都是一种思想道德教育。徐特立给黑板诗起了一个统称,叫做《百校咏》。

徐特立有时候很苛刻,但他不一样。有一次,一个叫苏福记的学生闹事,在校务会议上讨论后决定开除。徐特立一开始是赞成的,但后来总是不放心。他越想越觉得不能把苏福记赶出学校。他认为这位同学学习好,有组织能力,不可轻视。他立即派人把苏福记从家里找来,和他进行了认真诚恳的谈话,然后介绍他到长郡中学继续学习。苏福记很感动,后来成为长郡中学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没有文字的教科书

徐特立“一生教书育人”,他的革命精神、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被誉为“无字教科书”,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

徐特立断指血书的故事,是最感人的爱国教科书。1906期间,在周南女子学校任教,有机会阅读《人民日报》、《蓦然回首》、《新湖湘潮》等革命刊物。他思想转变,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1909年夏天,他本来要在学校做一个时事报告。他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无处不在的侵略,列举了传教士毒害中国人民的一系列悲剧。他越说越生气,越慷慨激昂,越是泪流满面。突然,他跳下讲台,跑到厨房,拿出菜刀,当众砍掉了自己左手的一根手指。他用鲜血写下了“驱逐鞑靼人,恢复中国”八个大字,表达了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和复仇的决心。他因出血而晕倒。事后,省内外多家报纸在显著位置报道了这一消息。徐特立的爱国壮举教育了各界人士,激发了众多师生的爱国热情。

作为一位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一生都保持着朴素、节俭的优良品质。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修身教材。早在湖南第一师范,徐特立就以生活节俭著称。他的住处很简单,没有大行李箱,没有大柜子,没有值钱的家具,只有破旧的书。当时长沙的教育圈有一种氛围。中学老师被视为体面人,出门都要坐轿子,表现出绅士风度。但是徐特立从来不坐轿子。他是长沙师范大学的校长,也在一师教书。两校距离约10里,他总是来回走。雨雪天,他穿着“钉鞋”,打着伞,拿着讲义,从不缺课、迟到。一些老师对此非常感动,渐渐地他们都学会了不坐轿子。

65438年至0937年,徐特立领导陕甘宁边区的教育工作。党中央刚进瓦窑堡的时候,当地只有一所学校。一天,徐特立去上课。他穿着一件破旧的皮大衣,腰间系着一根绳子。学校老师都以为他是红军的马夫,没在意。第二天,徐特立和董还有一起去上课。冯雪峰把徐特立介绍给老师们,老师们都很惊讶。原来,这位穿着极其朴素的“新郎”竟是边区的教育部长。有两首小诗描写了他在延安的俭朴生活:“延安的老人,只是公而特之,生活简朴如老战士;“粗布常补,自煮瓜果充食。”“少骑种马多走路,不要老是管它。背两个冰包子,一天开好几个会。”

建国后,徐特立生活在北京,在物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节俭的作风。他经常对亲戚们说,简朴的生活不仅可以为公共事业省钱,更重要的是联系群众,锻炼人民的革命意志,培养人民的高尚品质。他的衣服、被子、鞋帽从延安一直穿到解放后,只要能补就坚持不换。后来他同意买了一套料子衣服和一双皮鞋,平时不穿,只是因为要经常出席一些重要的宴会和参加外事活动。他饮食也很简单,一直爱吃五谷杂粮和蔬菜。起初,他和中宣部的一些工作人员住在一起。房子又旧又拥挤,他的孙子们回家后就睡在办公室的地板上。1952,组织要给他盖几栋房子。他几次表示不同意,说要等到以后生产搞好了,人民生活小康了。后来经过反复劝说,而且施工费用降低了1/2,他才勉强同意。他住在香山的时候,很少一个人坐车。他跟警卫员算了一笔账:汽车、汽油都是从国外用实物或黄金进口的,一个中农的年收入,从象山到城里跑几趟就跑了。后来住在城里,他经常把车换成台阶,保持了优良传统。

1968 165438+10月28日,徐特立先生,享年91岁,因病去世。他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