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金中学
根据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蒋丹书先生的观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产生可分为近因和远因两种类型。近因是废除科举,兴学。科举教育的特点是私塾教育,不包括艺术教育,而现代学校教育包括艺术教育。因此,私塾教育和学校教育实际上成了艺术教育变迁的分界线。远因是西方人传教与贸易的关系。洋教洋货的涌入,让西方艺术为国人所知。直觉很强的艺术甚至成为欧化的主要原因。“你要知道,欧化是最容易感受到的东西,不是在艺术之前,不是在艺术之中,不是在一般的艺术之中,不是在深度的艺术之中。”
蒋丹书先生的分析当然有道理。然而,推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快速发展的更直接的动力是科学和工业。
近代西方人文、声、光、化学、电学等实用科学的传播,让国人看到西方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大多与绘画有关。比如“数学”需要大量的图片,“地理”需要各种地图,地质学要靠测绘图,“植物学”离不开标本图。人们从科学和工业的角度认识到了艺术作为推动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工具的工具价值,这首先体现在洋务派建立的新学派中。
1866年,左在福州设立马尾船政局,内设船政学堂。它的教学科目除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质,还包括绘画。1867成立马尾画院,培养制图专业人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学习船舶制图,一部分学习机器制图。学生被称为“绘画学生”。
随后,开设图片(制图)的新学校越来越多,包括天津电报学校(创建于1880)、江南水师学校(创建于1890)、天津中西学校(创建于1895)。
发展教育、促进学习和培养新教师是一个关键问题。这自然导致了中国师范教育的萌芽。
两江师范(原名三江师范),由中国近代教育活动家张之洞于1902年(1904年正式开学)创办,是中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学校设有本科、速成、最速成三个科目,旨在培养高、初级水平的小学教师。学习的课程有修身、历史、地理、文学、数学、教育、理化、体操。画画也是必修课,也有法律体系;财务管理、农业、英语等选修课。1905,这所学校被改为以培养小学师范和中学教师为宗旨的优秀师范学校。
1906年,校监(校长)李瑞卿应邀出战,创办了中国师范院校1艺术系——图画手工艺系。“主课是绘画和手工,音乐是副课。就说画面吧,比如西洋画(铅笔、炭笔、水彩油画)、中国画(山水、花卉)、器乐画(平面、立体)、图案等。”
图画手工艺课程的开设采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美术教育体系,课程全面完整,突出了美术师范教育的特色。图画手工艺课程开设的课程有:教育为主;绘画和手工是主要科目;音乐是副主课;语文、英语、日语、历史、地理、数学、体操是辅修科目。学生必须通过预科的文理通识课程,才能进入绘画和手工艺课程。
平面手工艺本科课程主要有:
“教育学:包括教育史(先在预科讲授)、教育学、学科理论、心理学、伦理学、各科教(学)法、教务管理、小学设置。一周大概四五个小时,老师是日本人松本次郎和松浦。
画图:自由画图——素描(铅笔、木炭、橡皮擦)。临时绘画与素描、几何立体、静物与石膏人像(有的先在预科教授)、单色石膏、铅笔粉彩、水彩画(静物、动物标本素描和野外景观实践)、素描、油画、图案画等。老师是日本人,盐遇到竞争。
再加上当时被称为“毛笔绘画”的中国画——山水花卉。老师是萧俊贤。
使用仪器绘画——平面几何绘画(先在预科讲授)、正投影(当时叫“投影”)、等角投影、斜投影、远近投影(透视画法)、画法几何等。老师是日本人,在菅之助待过(短时间),透过盐看事情。
每周有十几个小时的绘画课时(国画课时另加)。
手工(以下简称工艺和劳动,发展为工艺美术):纸细木工——包括折纸、剪纸、粗纸、绞纸、厚纸、打结细木工(结合绞纸)、豆细木工、泥细木工(成型、窑烧——素烧、釉烧)和石膏细木工(浇铸、雕刻、转模)以上要先在预科里教。加上竹工,木匠,油漆工,起锚机工。(旋压机、车床部件)、金工(针金工是指线材金工、金属拉小焊、火焊、变色、蚀刻、镀金、锻造)等。老师:我预科的时候是日本人,本科的时候是日本家庭清洁工。每周的手工时间超过十小时。
音乐(略)
在本科阶段,除了这些主干课程之外还有几门辅修课程,比如:伦理学(每周只有一个小时)、力学(要和手工艺有关)、日语(增加阅读参考书的能力)、体操(软、武)。
两江高等师范学校举办了绘画和手工两个班,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五六十名美术教师,包括王采白、吕凤子、沈锡樵、李忠干、蒋丹书、吴改庭、李健等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四川、山西、北京等地,部分毕业生直接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为我国新美术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李瑞卿也因其杰出的贡献而被视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此后,保定市优秀师范学校、浙江省两级师范学校、广东省优秀师范学校和在两江师范学校旧址重建的“国立南京师范学校”也开设了绘画手工课。辛亥革命后,一些老牌师范学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成都师范大学等,相继开设了图画手工艺专业课。此外,中国最早的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今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也开设了绘画和手工艺作为主要课程。
辛亥革命前,没有培养绘画专业人才的学校。不过在1852期间,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附属的土山湾画苑还是值得一提的。这个画廊虽然是工艺作坊的一部分,但主要是为了培养宗教绘画人才。学生都是中国信徒,老师都是法国传教士。教学采用学徒制,包括钢笔画、素描、铅笔画、钢笔画、水彩画和油画等。,而课堂作业主要是抄写和临摹。1907画廊还出版了《绘画概论》、《铅笔画贴纸》等书籍,对中国的美术教育,尤其是西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甚至被徐悲鸿先生称为“中国西画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