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姐
[注释]
(1)刘先生,原名,江苏镇江人,1911年生于镇江市巷一书香门弟。父亲刘,京口儒生,精通经学,考据学优,能书会篆刻,曾在当地以学生身份办过私塾。
(2)1915年,我丈夫五岁,开始上小学。1919年至1924年,我分别与闫全成和李在之在私立学校学习。从1925年开始,他就被父亲教导阅读经典史书和古诗。王先生16岁读完《论语》、《孟子》、《石矛》、《春秋》、《尚书》、《周易》,17岁读完《关》、《荀》、《老》、《庄》、《孙》,19岁读完《资鉴》,19岁读完《饮酒间集》。1993年,二十岁的王先生潜心研究桐城派古文,代理父亲校务。
③《左传·皮》指春秋时期《左传·吉杰》的作者杜预。在三部《春秋》列传中,王先生对《左传》特别感兴趣,此后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开设了《左传》选修课,并与、吴教授合作校订了《春秋左传集》,该书于20世纪70年代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4)刘先生学识广博,记忆深刻,如《楚辞》、《文选》中的许多名篇都能背诵,对《尚书》所编的古代诏令也有流利的理解。
⑤顾祖禹,清代初学,江苏无锡人。后来又迁到无锡、常熟交界的皖西,写了130卷的《读史地理纪要》。他根据历史,研究地理沿革,探讨形势的艰险,回顾古代战争的得失,招贤纳士,作出细致的努力,应用于世。二十岁的时候,王先生用一生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⑥1931年4月,崔云干先生介绍他到江苏省农矿厅,任文案、档案登记。1933年考入上海中华书局总厂任文熙,能够随意浏览中华书局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关注演化地理、理化历史等多门学科。1938年,应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之邀,成为该校高级中学的中国文史教师。两年后,在学院中文系系主任黄浦先生的推荐下,成为学院讲师,讲授《中国通史》和《散文与诗歌》。1943年,王先生晋升为副教授,担负起断代史的教学任务。1945年秋,任育才中学语文教师。1946年,36岁的王先生被提升为奥罗拉女子文理学院的教授。今年2月起,他还担任大同大学的教席,曾经给临时迁到上海的南通学院教大一语文。在接下来的五六年里,王先生一直在奥罗拉女子文理学院和大同大学任教。
⑦上海于1949年5月解放。第二年,王先生在大同大学加入了上海教育工会。1951年秋,赴华东师大政治研究所短期学习。之后回到大同大学和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52年9月,上海高等院校实行院系调整,刘先生调到复旦大学,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⑧《清云之歌》,即《清云之歌》,有句“清云烂,此处尴尬”,故名。燕园,复旦大学老校门附近的一个花园,有蜿蜒的沼泽和竹径,环境幽静,也有“小桥流水”之称。它曾经属于一个富商的私人花园。学校买来给师生晨读休息用的。因唐代刘禹锡“老王谢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而得名“燕园”。
⑨仙舟馆,即仙舟图书馆,原名一竹堂,是复旦校区西部的一座双层大屋顶建筑,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为复旦图书馆旧址。1958年底,学校新图书馆建成,为中文系办公室。1959年春,该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在此召开多次座谈会,讨论古代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评价问题。当时,笔者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参加,第一次见到了先生。
参加那一年,由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召集的这样的座谈会开了四五次,每次都由教研室主任王运喜先生主持。会上发言最多的是老教师赵先生和刘先生。那时,王先生风华正茂,穿着黑色的羊毛外套,栗色的哔叽裤子,戴着一副金边眼镜。他行动敏捷,精神焕发,声音洪亮,对曹操、曹植、陶渊明、李清照等提出了一系列见解。他在《复旦月刊》8月号上发表的关于曹孟德的文章,就是根据他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写成的。
为支援国外兄弟院校的学术建设,1959年,王先生被委派到安徽大学中文系任教。临行时,他写了一首《孙桃林同志赴安徽大学中文系任教》的诗,充分流露了他的激动之情。一首诗说:“雨下着,雨过江来。来到琼楼四楼。开朗的人中气十足,精妙的理论盖雷。灯前脱帽头半白,壶中冰全清。然后跟着水,留在春耕。”
刘先生到安达大学中文系后开了“中国文学史”的讲座,并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在安徽期间,严先生受到了安徽省领导的深切关怀和治疗。有关方面协助他走访桐城、安庆,系统收集桐城派研究资料。就这样,他小心翼翼地打磨涅槃,小心翼翼地丈量,力求突破前人的偏见,在上海很少有人听说。
1962年初秋,王先生被派回上海,临行前写了一首五律诗送别安达大学中文系。诗中说:“去泸州久,秋风动客衣。”楚山情昏,凉雨霏霏。旧情可续,新知可违。池兰桥边回望明月,更是依依不舍。“王先生回上海时,正巧苏州江苏师范学院的钱仲连教授被借调到上海,协助先生编纂《中国历代文论选》。没有人接手钱先生在师范学院所学的课程。经复旦大学师范学院与复旦大学协商,决定聘请刘老师代课一学期。江苏师范学院的前身是东吴大学,所以被称为“东吴客”。第二年春天,王老师转来讲复旦中文系本科生的《唐宋文学史》,我刚留校,教研室就指派我做这门课的导师。通过近半年的听课和辅导实践,我不仅能从王老师的讲课中感知到他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还能在很多方面照顾到他,我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文革”内乱期间,正常秩序被彻底破坏,学校到处一片混乱,让刘先生无所适从。在运动的头几年,他先是跟着青年到长兴公社和上海钢铁三厂劳动锻炼,后来又被疏散到宝山县罗店农村。虽然他不是运动的重点目标,但他经常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而受到指责和批评。好在王先生性格调和,能化险为夷。
1977年春夏之交,王老师和系里的一些老师被输送到奉贤海滨的五七干校。夏天过后,我也在那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五七战士”。我和老公住在一个小屋下,睡的床离得很近,所以有更多的机会交谈和交流。那年冬天,干校干部组织全体职工进行“集训”,往返60多个阿利日。此时的王先生已经六十多岁了,居然拄着一根竹竿,艰难地支撑着全程。当他拖着疲惫的脚步到达终点时,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
1971年3月,王先生回到复旦参加二十四史工作。与此同时,王运喜先生、徐宝华先生和提交人从干校被提升来承担这项任务。校检组十七八个人,有中文系的,也有历史系的,有老中青。老专家和几个中年骨干是小组的主力。当时刘先生已经60岁了,两鬓全白。
王先生预校《旧唐书》和《旧五代史》,历时三年多。他不得不每天乘公交车上下班,甚至放弃了寒假和暑假的休息。他校对认真负责,核对原始材料一丝不苟,喜欢引用历史事件,提出一些变态的见解。大声说话已经谈了很多了。
整理校对《旧唐书》时,组里的同事注意到某个人的传记里有一句话,但不知道是哪里出的。刘先生马上指出:“这是《国语》的旧文。”有一天,城里一位读者打来电话,询问《红楼梦》中林黛玉朗诵的一首诗《任无情人有情》的出处。先生以晚唐罗隐《牡丹诗》诗答曰:“教释者,应倾吐社稷,任无情而动人。”若反应灵敏,足见擅长的全是腹痛。
刘先生关心时政,热心支持改革开放,品味* * *同志的丰功伟绩。他认为,新时期以来,知识分子受到重视,各方面条件明显改善。我们越应该珍惜时间,为实现国家的“四化”目标多做贡献。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刘老师在中文系增设了《诗经》、《左传》、《论语》、《孟子》等选修课和《清诗选读》,填补了本系选修课设置的空白。他讲课潇洒,谈警务,以明大义,广开思路,很受听课学生的欢迎。这一时期王先生的科研成果,无论是对东汉洪都门、三国的深入探索,还是对桐城派人物、古代文学创作的系统梳理,都参考了陈、饶多等人的成果,在各自的探索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同时,他的旧体讽刺诗也越来越好。《补室诗集》六卷,作品风格鲜明,笔法成熟,呈现出才情丰富、情趣诱人的艺术特色。
刘先生晚年发表的学术成果有《方苞集》(1983)、《方苞文集》(1987)、《Xi包宣石集》(1992),著作有《东汉三国演义》(1999)、《都史历史文学杂著》(二年)。以上书籍中,《方苞文选》由黄山书店出版,其余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2年8月,为庆祝刘先生90大寿,复旦大学中文系在黄河路饭店举办了生日宴会。除了系领导、同事和王老师培养的研究生外,中文系工会还特意订购了一个盛有90朵玫瑰的大花篮——为晚会增添了浓浓的欢乐祥和的气氛。
王先生性格开朗乐观,喜欢锻炼筋骨,从过去的“五禽戏”和“八段锦”中提炼出一套健身方法,直到年近九旬,身体依然轻盈健康。然而,2001年,他的情妇张夫人不幸去世,给他造成了极大的精神打击,健康状况急剧恶化。2004年7月,他因左股骨骨折而入院。虽然手术成功了,但他已经筋疲力尽,只能长时间卧床,然后昏迷了很长时间。2007年2月20日下午1时18分,王先生在上海市山东路仁济医院逝世,享年97岁(按满周岁计算为96岁)。刘先生去世后,其长女刘与陈先生、高克勤先生一起,将他的全部著述,包括他的亲属、同事、学生写的一些回忆录,汇编成《刘文存》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9年5月出版。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严正声明
近日,不少热心读者和作者反映,有一个冒充古典文学知识编辑部的网上投稿系统,向投稿者收取大量版面费。对此,编辑部郑重声明,本刊未委托任何组织或个人接受投稿,也不存在网上投稿系统。本刊只接受纸质稿件,邮箱gdwxzs 1986 @ 163;本刊不收取任何版面费,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或审稿费的都是假冒。编辑部将保留相关证据,对侵犯本刊合法权益的网站和个人采取法律措施。同时提醒投稿人擦亮眼睛,不要上当受骗。